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526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包括: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所述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下方连接有注气腔,所述注气腔包括内注气腔和外注气腔,所述内注气腔设置在外注气腔的内部,所述外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两个充气口,所述内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多个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充气口的孔径,所述充气口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注气腔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分配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特定结构的注气腔,可使得物料混合均匀,设置了特定结构的旋转机构,从而,可以将一台混料设备连接多台密炼设备,节省了设备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胶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
技术介绍
胶管是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一般胶管的内外胶层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耐油胶管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耐酸碱,耐高温胶管采用乙丙橡胶、氟橡胶或硅橡胶等。胶管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配料、密炼、混炼、压胶、挤出、硫化、截断、包装等工序。其中,在配料阶段,原料一般包括:氯磺化聚乙烯、氯化丁晴、碳黑等,需要使用配料设备来配料以保证后续工艺的进行。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将所有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从上端的投料口投入,然而,当前的配料设备由于结构不完善使得各种原料混合不均匀,从而造成了产品的各个部分各种特性包括抗老化,抗腐蚀等不同,产品的质量不易控制,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胶管硫化推进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包括: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所述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下方连接有注气腔,所述注气腔包括内注气腔和外注气腔,所述内注气腔设置在外注气腔的内部,所述外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两个充气口,所述内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多个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充气口的孔径,所述充气口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注气腔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绞龙,所述绞龙在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下转动,所述搅拌腔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分配腔,所述旋转分配腔内设置有旋转输料筒,所述旋转分配腔下方设置有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所述旋转输料筒在第二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输料筒与所述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相配合工作,所述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分别与所述第二密炼设备、第一密炼设备、第三密炼设备相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了特定结构的注气腔,可使得物料混合均匀,设置了特定结构的旋转机构,从而,可以将一台混料设备连接多台密炼设备,节省了设备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配料罐,2-第二配料罐,3-第三配料罐,4-内注气腔,5-外注气腔,6-第一电机,7-绞龙,8-旋转输料筒,9-旋转分配腔,10-第一分配筒,11-第二分配筒,12-第三分配筒,13-第二电机,14-第一密炼设备,15-第二密炼设备,16-第三密炼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包括: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所述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下方连接有注气腔,所述注气腔包括内注气腔和外注气腔,所述内注气腔设置在外注气腔的内部,所述外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两个充气口,所述内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多个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充气口的孔径,所述充气口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注气腔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绞龙,所述绞龙在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下转动,所述搅拌腔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分配腔,所述旋转分配腔内设置有旋转输料筒,所述旋转分配腔下方设置有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所述旋转输料筒在第二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输料筒与所述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相配合工作,所述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分别与所述第二密炼设备、第一密炼设备、第三密炼设备相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泵和充气通道,所述气泵通过充气通道与所述充气口相连接。使用的时候,通过配料罐投入物料,通过双层注气腔,将气体注入,从而使得物料混合均匀,通过搅拌腔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输入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在第二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将第二电机连接PLC控制器,使得旋转输料筒可分别连接各个分配筒,从而进行物料的分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所述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下方连接有注气腔,所述注气腔包括内注气腔和外注气腔,所述内注气腔设置在外注气腔的内部,所述外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两个充气口,所述内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多个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充气口的孔径,所述充气口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注气腔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绞龙,所述绞龙在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下转动,所述搅拌腔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分配腔,所述旋转分配腔内设置有旋转输料筒,所述旋转分配腔下方设置有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所述旋转输料筒在第二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输料筒与所述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相配合工作,所述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分别与第二密炼设备、第一密炼设备、第三密炼设备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泵和充气通道,所述气泵通过充气通道与所述充气口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包括: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所述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下方连接有注气腔,所述注气腔包括内注气腔和外注气腔,所述内注气腔设置在外注气腔的内部,所述外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两个充气口,所述内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多个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充气口的孔径,所述充气口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注气腔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分配腔。本技术,设置了特定结构的注气腔,可使得物料混合均匀,设置了特定结构的旋转机构,从而,可以将一台混料设备连接多台密炼设备,节省了设备成本。【IPC分类】B29B7-74【公开号】CN204367219【申请号】CN201420826478【专利技术人】董湘仁, 吴宝双 【申请人】天津市津南区伟超橡塑制品厂【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有旋转机构的胶管生产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所述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以及第三配料罐下方连接有注气腔,所述注气腔包括内注气腔和外注气腔,所述内注气腔设置在外注气腔的内部,所述外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两个充气口,所述内注气腔的壁上设置有多个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充气口的孔径,所述充气口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注气腔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绞龙,所述绞龙在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下转动,所述搅拌腔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分配腔,所述旋转分配腔内设置有旋转输料筒,所述旋转分配腔下方设置有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所述旋转输料筒在第二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输料筒与所述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相配合工作,所述第一分配筒、第二分配筒以及第三分配筒分别与第二密炼设备、第一密炼设备、第三密炼设备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湘仁吴宝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南区伟超橡塑制品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