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搅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42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反应釜与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安装有搅拌桨,在反应釜底部固定有底座,该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在该安装槽的中心开设有底锥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装设有限位板,在所述安装槽上方盖装有压板,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压板与限位板连接有底锥,所述搅拌桨由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组成,所述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通过第一金属丝连接成栅状结构,在所述第一桨叶的自由端与第二桨叶的自由端之间连接有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与搅拌轴通过第二金属丝连接成栅状结构。其显著效果是:可实现立体搅拌,搅拌更加均匀;通过对搅拌轴的自由端进行限位,使得搅拌轴运转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复合材料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反应釜搅拌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复合材料加工领域会使用到反应釜,与其他医药领域或其他相关化学领域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反应釜的结构往往与其他领域所使用的反应釜存在一定的差异。反应釜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需要利用深入其内部的反应釜搅拌器来不停地对反应物进行搅拌混匀。现有的一些反应釜结构主要包括釜体和连接于电机并深入到釜体内部的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由深入反应釜体内部的搅拌轴以及连接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组成,搅拌轴靠近所述釜体底部的一端为自由端。然而,现有反应釜的经常会搅拌不均匀,造成反应速率不高甚至影响产品品质等现象出现。另外,由于所述搅拌桨需要长期执行搅拌动作,且容易受到搅拌物的碰撞,因此搅拌桨如果长期使用,会造成搅拌轴松动或变形从而影响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釜搅拌结构,通过该搅拌结构能够实现均匀搅拌,且该结构通过将搅拌轴固定,能够有效增加其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表述一种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反应釜,在所述反应釜的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该搅拌轴的上部伸出所述反应釜的釜体,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安装有搅拌桨,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反应釜底部的中心固定有底座,该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在该安装槽的中心开设有底锥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装设有限位板,在所述安装槽上方盖装有压板,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压板与限位板连接有底锥,且该底锥与所述底锥槽相适应;所述搅拌桨由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组成,所述第一桨叶位于第二桨叶的上方,所述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金属丝连接成栅状结构,在所述第一桨叶的自由端与第二桨叶的自由端之间连接有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与搅拌轴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二金属丝连接成栅状结构。在反应釜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桨叶、第二桨叶、连接在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之间的第一金属丝以及支撑柱与搅拌轴之间连接的第二金属丝,可实现立体搅拌,使得反应釜在生产时搅拌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本固定结构通过底锥与底锥槽相配合,使得搅拌轴限位在底锥槽内转动,从而使得其运转稳定;同时通过限位板对底锥进行限位,能够搅拌轴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摆动等情况,有效增加了搅拌轴运转的稳定性;另外,还通过设置压板对搅拌轴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并对安装座内的底锥与限位板提供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均呈弧形结构,其中第一桨叶的敞口端朝上,第二桨叶的敞口端朝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使得反应釜内反应物充分接触,保证产品的品质。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轴承套,在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套相配合的轴承。通过轴承与轴承套的配合,能够减少搅拌轴与压板之间的干涉,增加了搅拌轴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所述底锥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搅拌轴,所述限位板支撑在所述底锥的底面上。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将搅拌轴限位在底锥槽内转动,避免了搅拌轴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摆动等情况,提高了其转动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底锥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由于搅拌轴需要长期旋转进行搅拌,因此位于连接部位的底座与底锥摩擦较大,磨损较快,因此采用刚性材料能够减小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通过第一桨叶、第二桨叶、连接在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之间的第一金属丝以及支撑柱与搅拌轴之间连接的第二金属丝,可实现立体搅拌,使得反应釜在生产时搅拌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通过底锥与底锥槽相配合,使得搅拌轴限位在底锥槽内转动,从而使得其运转稳定;同时通过限位板对底锥进行限位,能够搅拌轴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摆动等情况,有效增加了搅拌轴运转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压板并采用轴承与轴承套的配合,能够减少搅拌轴与压板之间的干涉,增加了搅拌轴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反应釜1,在所述反应釜1的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2,该搅拌轴2的上部伸出所述反应釜1的釜体,所述搅拌轴2的下部安装有搅拌桨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釜1底部的中心固定有底座4,该底座4上开设有安装槽5,在该安装槽5的中心开设有底锥槽,在所述安装槽5内装设有限位板6,在所述安装槽5上方盖装有压板7,所述搅拌轴2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压板7与限位板6连接有底锥8,且该底锥8与所述底锥槽相适应;其中,所述搅拌桨3由第一桨叶3与第二桨叶3组成,所述第一桨叶3a位于第二桨叶3b的上方,所述第一桨叶3a与第二桨叶3b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金属丝11连接成栅状结构,在所述第一桨叶3a的自由端与第二桨叶3b的自由端之间连接有支撑柱12,在所述12支撑柱与搅拌轴2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二金属丝13连接成栅状结构,多根所述第一金属丝11与第二金属丝13构成网格状结构。参见附图1,所述第一桨叶3a与第二桨叶3b均呈弧形结构,其中第一桨叶3a的敞口端朝上,第二桨叶3b的敞口端朝下。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所述压板7上设置有轴承套9,在所述搅拌轴2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套9相配合的轴承10。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所述底锥8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搅拌轴2,所述限位板6支撑在所述底锥8的底面上。本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底座4与底锥8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金属丝11与第二金属丝13采用强度较高的惰性金属制成。在反应釜1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桨叶3a、第二桨叶3b、连接在第一桨叶3a与第二桨叶3b之间的第一金属丝11以及连接在支撑柱12与搅拌轴2之间连接的第二金属丝13,可实现立体搅拌,使得反应釜1在生产时搅拌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本结构通过底锥7与底锥槽相配合,使得搅拌轴2限位在底锥槽内转动,从而使得其运转稳定;同时通过限位板6对底锥7进行限位,能够搅拌轴2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摆动等情况,有效增加了搅拌轴2运转的稳定性;另外,还通过设置压板7对搅拌轴2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与固定,并对底座4内的底锥8与限位板6提供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反应釜(1),在所述反应釜(1)的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2),该搅拌轴(2)的上部伸出所述反应釜(1)的釜体,所述搅拌轴(2)的下部安装有搅拌桨(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釜(1)底部的中心固定有底座(4),该底座(4)上开设有安装槽(5),在该安装槽(5)的中心开设有底锥槽,在所述安装槽(5)内装设有限位板(6),在所述安装槽(5)上方盖装有压板(7),所述搅拌轴(2)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压板(7)与限位板(6)连接有底锥(8),且该底锥(8)与所述底锥槽相适应;其中,所述搅拌桨(3)由第一桨叶(3)与第二桨叶(3)组成,所述第一桨叶(3a)位于第二桨叶(3b)的上方,所述第一桨叶(3a)与第二桨叶(3b)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金属丝(11)连接成栅状结构,在所述第一桨叶(3a)的自由端与第二桨叶(3b)的自由端之间连接有支撑柱(12),在所述(12)支撑柱与搅拌轴(2)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二金属丝(13)连接成栅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反应釜(1),在所述反应釜(1)
的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2),该搅拌轴(2)的上部伸出所述反应釜
(1)的釜体,所述搅拌轴(2)的下部安装有搅拌桨(3),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反应釜(1)底部的中心固定有底座(4),该底座(4)
上开设有安装槽(5),在该安装槽(5)的中心开设有底锥槽,在所
述安装槽(5)内装设有限位板(6),在所述安装槽(5)上方盖装
有压板(7),所述搅拌轴(2)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压板(7)与限位
板(6)连接有底锥(8),且该底锥(8)与所述底锥槽相适应;
其中,所述搅拌桨(3)由第一桨叶(3)与第二桨叶(3)组成,
所述第一桨叶(3a)位于第二桨叶(3b)的上方,所述第一桨叶(3a)
与第二桨叶(3b)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金属丝(11)连接成栅状结构,
在所述第一桨叶(3a)的自由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太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