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冷片的汽车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56305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制冷片的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为共同的制冷片组件,制冷片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制冷片组件的发热面和制冷面上分别粘贴有散热器。在壳体内设有两套风扇,分别位于两散热器外侧,通过翻转机构可使制冷片组件翻转180度以使发热面和制冷面位置对调。本系统采用现有成熟的制冷片技术,在同一结构上既能进行制冷,也能实现制热,使用一个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切换方便,结构简单。本汽车空调系统制热时不需要让发动机工作,采用车载电源即可,安全性更高,而且由于不需要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才产出热风,因此制热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结构,具体指汽车上的空调系统,属于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车辆都配备有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由制冷和制热两部分功能构成。其中制冷采用传统成熟的压缩机技术,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散热后成为中温中压的液态氟利昂。液态的氟利昂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从液态到气态是个吸热的过程),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风扇将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吹出来的就是冷风。而汽车制热原理相对简单,就是在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冷却系统循环水的温度升高,风扇将空气从循环管道旁吹过,所以吹出来的就是热风。现有的汽车空调存在以下不足:1、制冷系统虽然技术成熟,但结构复杂,配置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出现故障,需要更换制冷剂。2、制热时,根据其制热原理,只有等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热风,所以发动机工作是制热的基本条件。如果仅仅在停止的车内休息,需要制热,也必须开启发动机,这不但不环保,燃烧燃油,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汽车空调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且安全的汽车空调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基于制冷片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为共同的制冷片组件,制冷片组件安装在两端开口的壳体内并垂直于壳体长度方向,制冷片组件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壳体一端开口朝向车辆座舱出风口 ;制冷片组件具有发热面和制冷面,发热面和制冷面上分别粘贴有散热器;在壳体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为两套,分别位于制冷片组件两散热器外侧,两风扇用于将制冷片组件发热面和制冷面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空气朝相反方向吹开,以形成需要的暖风或冷风;所述制冷片组件通过翻转机构安装在壳体内以使制冷片组件可翻转180度以使发热面和制冷面位置对调。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制冷和制热效果,所述壳体、壳体内的制冷片组件、两散热器、翻转机构和两风扇构成一个空调单元,本汽车空调系统具有若干这样的空调单元,空调单元的数量与车辆空调出风口数量一一对应,这样每个出风口就可以独立控制,更具人性化。当然,如果制冷片功率够大,也可以整个车辆只采用一套这样的空调单元。所述翻转机构由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转轴构成,制冷片组件通过转轴及轴承安装在壳体内,转轴一端从壳体穿出,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转轴上并位于壳体外,电机位于壳体外,电机输出轴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嗤合。所述壳体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两制冷片组件均为矩形结构。所述壳体两端均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吸附材料。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系统不采用压缩机结构,仅仅采用现有成熟的制冷片技术,在同一结构上既能进行制冷,也能实现制热,使用一个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切换方便,结构简单。2、本汽车空调系统制热时不需要让发动机工作,采用车载电源即可,安全性更高,而且由于不需要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才产出热风,因此制热更快。3、本系统不改变车辆驾驶室内部构造,从外部看跟现有车辆完全一样,操作也跟现有车辆完全一样,不改变使用习惯。4、本空调系统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和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5、本制冷片是电流换能型片件,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实现计算机控制,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6、本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很快,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通电不到一分钟,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技术基于制冷片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为共同的制冷片组件,即在该制冷片组件上既可以实现制冷,又可以实现制热。制冷片组件I安装在两端开口的壳体2内并垂直于壳体长度方向,制冷片组件I与壳体2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壳体一端开口为送风口并朝向车辆座舱出风口。制冷片组件具有发热面和制冷面,发热面和制冷面上分别粘贴有散热器3 ;在壳体2内设有风扇4,所述风扇4为两套,分别位于制冷片组件两散热器3外侧,两风扇用于将制冷片组件发热面和制冷面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空气朝相反方向吹开,以形成需要的暖风或冷风。所述制冷片组件I通过翻转机构安装在壳体2内以使制冷片组件可翻转180度以使发热面和制冷面位置对调。当发热面朝向送风口时为制热模式,制冷面朝向送风口时为制冷模式。所述翻转机构由电机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和转轴8构成,制冷片组件I通过转轴8及轴承安装在壳体2内,转轴一端从壳体穿出,从动齿轮7固定设置在转轴8上并位于壳体2外,电机5位于壳体2外,电机输出轴通过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7嗤合。电机5为步进电机,由车辆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使之能精确地使转轴转动180度,电机只在冷热切换的时候启用。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制冷和制热效果,所述壳体2、壳体内的制冷片组件1、两散热器3、翻转机构和两风扇4构成一个空调单元,图1即为这样的一个空调单元。本汽车空调系统具有若干这样的空调单元,空调单元的数量与车辆空调出风口数量一一对应,这样每个出风口就可以独立控制(包括开关和温度),更具人性化。当然,如果制冷片功率够大,也可以整个车辆只采用一套这样的空调单元。所述壳体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制冷片组件也为矩形结构。所述壳体两端均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吸附材料。由于制冷片组件的发热面和制冷面作用是固定的,而本技术在不同季节需要利用制冷片组件的发热面和制冷面,以分别进行取暖和制冷。为了减少制冷片用量,本技术同一空调单元制冷片组件为一组,在取暖和制冷两种工作模式下切换即可。此时制冷片组件及两面贴合的散热器在翻转机构的作用下可翻转180度使发热面和制冷面位置对调。制冷片组件就在不断的翻转过程中实现取暖和制冷。图中向下的箭头表示往驾驶舱吹的空气方向,向上的箭头表示往外吹的空气方向,由于制冷片组件的特性,两部分空气的冷热相反。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现有成熟的制冷片技术即可,而现有的制冷片非常适合汽车这样狭小空间的取暖和制冷。本空调系统只需要将制冷片、风扇、电机和温度传感器等接入现有的车辆空调系统中即可,现有车辆的冷热切换、温度设定、各出风口独立控制功能都很容易实现。本技术不改变车辆驾驶室内部构造,从外部看跟现有车辆完全一样,操作也跟现有车辆完全一样,不改变使用习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主权项】1.基于制冷片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为共同的制冷片组件,制冷片组件安装在两端开口的壳体内并垂直于壳体长度方向,制冷片组件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制冷片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为共同的制冷片组件,制冷片组件安装在两端开口的壳体内并垂直于壳体长度方向,制冷片组件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气流通道,壳体一端开口朝向车辆座舱出风口;制冷片组件具有发热面和制冷面,发热面和制冷面上分别粘贴有散热器;在壳体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为两套,分别位于制冷片组件两散热器外侧,两风扇用于将制冷片组件发热面和制冷面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空气朝相反方向吹开,以形成需要的暖风或冷风;所述制冷片组件通过翻转机构安装在壳体内以使制冷片组件可翻转180度以使发热面和制冷面位置对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铭武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