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359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工车床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包括主轴箱,及设置在主轴箱一侧的立柱,及设置在立柱一侧的定位板,及设置在定位板一侧的车床组件安装箱,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上的气缸,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内、且与气缸连接的驱动连接块,及与驱动连接块连接的车床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中主轴箱连接面高度低于立柱,缩短主轴箱喉身跨距,保证立柱与主轴箱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前倾,保证所加工产品的质量且使用稳定、可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加工数控车床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数控技术及装备也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当前世界各国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随着数控技术应用,人们发现在现有的车床加工过程中,由于用于安装车床加工组件的立柱结构,其主轴箱喉身跨距大,造成立柱与主轴箱前倾,直接影响车床加工产品的精度,降低产品质量及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加工过程中的热变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解决传统车床立柱中主轴箱喉身跨距大,造成立柱与主轴箱前倾的问题,进而提高车床加工工作效率及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在加工过程中的热变径、保证产品质量。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包括主轴箱,及设置在主轴箱一侧的立柱,及设置在立柱一侧的定位板,及设置在定位板一侧的车床组件安装箱,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上的气缸,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内、且与气缸连接的驱动连接块,及与驱动连接块连接的车床组件,所述主轴箱连接面高度低于立柱。本技术中所述主轴箱连接面高度低于立柱,缩短主轴箱喉身跨距,保证立柱与主轴箱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前倾,保证所加工产品的质量且使用稳定、可靠安全。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还包括分别连接立柱和车床组件安装箱的柔性连接结构,使连接更稳定、可靠。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主轴箱设置为L型。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立柱高于主轴箱的面设置为坡面结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优点在于:1、其结构合理简单,组装、维护便捷;2、主轴箱连接面高度低于立柱,缩短主轴箱喉身跨距,保证立柱与主轴箱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前倾,保证所加工产品的质量且使用稳定、可靠安全;3、改进后的整体结构,提高了在加工产品过程中的热变径,保证所加工产品的质量。同时本技术生产成本低、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_主轴箱、2-立柱、3-定位板、4-车床组件安装箱、5-气缸、6-驱动连接块、7-车床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包括主轴箱1,及设置在主轴箱I 一侧的立柱2,及设置在立柱2 —侧的定位板3,及设置在定位板3 —侧的车床组件安装箱4,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4上的气缸5,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4内、且与气缸5连接的驱动连接块6,及与驱动连接块6连接的车床组件7。进一步优选的,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还包括分别连接立柱2和车床组件安装箱4的柔性连接结构,对车床组件安装箱4、气缸5、驱动连接块6,和车床组件7进行安全保护,防止脱落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主轴箱I连接面高度低于立柱2,缩短主轴箱I喉身跨距,使得主轴箱I和立柱2组装后工作过程中不发生前倾,提高所加工产品质量及工作效率;主轴箱I设置为L型及立柱2高于主轴箱I的面设置为坡面结构,二者采用此种一方面便于生产及与其它组装配件进行安装,另一方面节约原材料。实施例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组装时将主轴箱1、立柱2、定位板3和车床组件安装箱4利用铆钉组装连接,气缸5通过驱动连接块6控制车床加工组件7 ;本新型立柱结构将原来的主轴箱I与立柱2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使主轴箱I喉身跨距降低到最短(即主轴箱I与立柱2的最高连接面至立柱2最高点的距离),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加工过程中的热变径,保证所加工产品的质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箱(I),及设置在主轴箱(I) 一侧的立柱(2),及设置在立柱(2)—侧的定位板(3),及设置在定位板(3)—侧的车床组件安装箱(4),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4)上的气缸(5),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4 )内、且与气缸(5 )连接的驱动连接块(6 ),及与驱动连接块(6 )连接的车床组件(7 ),所述主轴箱(I)连接面高度低于立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还包括分别连接立柱(2)和车床组件安装箱(4)的柔性连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I)设置为L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高于主轴箱(I)的面设置为坡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加工车床配件应用
,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包括主轴箱,及设置在主轴箱一侧的立柱,及设置在立柱一侧的定位板,及设置在定位板一侧的车床组件安装箱,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上的气缸,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内、且与气缸连接的驱动连接块,及与驱动连接块连接的车床组件。本技术所述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中主轴箱连接面高度低于立柱,缩短主轴箱喉身跨距,保证立柱与主轴箱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前倾,保证所加工产品的质量且使用稳定、可靠安全。【IPC分类】B23Q1-01, B23B19-00【公开号】CN204366420【申请号】CN201420721315【专利技术人】王志松 【申请人】昆山全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1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防前倾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箱(1),及设置在主轴箱(1)一侧的立柱(2),及设置在立柱(2)一侧的定位板(3),及设置在定位板(3)一侧的车床组件安装箱(4),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4)上的气缸(5),及设置在车床组件安装箱(4)内、且与气缸(5)连接的驱动连接块(6),及与驱动连接块(6)连接的车床组件(7),所述主轴箱(1)连接面高度低于立柱(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松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全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