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016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公共平台的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包括公共底架、中心舱段、连接舱段和端盖,中心舱段内设有支座,公共底架安装在所述支座上,连接舱段分别设置于中心舱段的两侧并分别依次相连,且设置于距离中心舱段最远处的连接舱段的外侧设有端盖,所述中心舱段、连接舱段和端盖构成了一个密封舱体,公共底架和各种设备单元组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中,在连接舱段内设有楔台,所述楔台与公共底架之间设有楔铁支撑,所述连接舱段通过第一装配工装和第二装配工装进行辅助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仪器设备全部设置于公共底架上,直观反映设备运行状态,在发生故障时无须对电器连接进行拆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公共平台的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水下航行体的分段结构都是以功能进行划分,首先需将具备不同功能的仪器设备安装到各自的舱段上,分别形成具备一定功能的独立单元,然后在进行水下航行体整体功能调试时,再将安装有不同仪器设备的各个舱段组装、连接,这一方面使得在调试过程中,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不能直观呈现,另一方面,在调试过程中一旦某个组部件发生故障,必须将不同的舱段进行拆分才能进行检测和故障的排查,然而由于各个舱段间已经进行了电器连接,因此在拆分的过程中必然要对舱段间的电器连接进行物理拆分,这既破坏了原有的调试环境,也对故障的排查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通过将仪器设备全部设置于公共底架上,使得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直观反映,且在发生故障时无须对电器连接进行拆分,利于仪器设备的调试以及故障的排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全部设备单元组的公共底架、中心舱段、连接舱段和端盖,其中所述中心舱段内侧底面上设有支座,所述公共底架安装在所述中心舱段的支座上,且所述公共底架的两端分别沿平行于所述中心舱段的轴向方向伸出至所述中心舱段外部悬空设置,连接舱段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舱段的两侧并分别依次相连,且设置于距离所述中心舱段最远处的连接舱段,在其远离所述中心舱段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中心舱段、连接舱段和端盖构成了一个密封舱体,所述公共底架和各种设备单元组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中。所述连接舱段内设有楔台,在所述楔台与公共底架之间设有楔铁支撑。所述楔台的端面为斜面,所述楔铁支撑的一面为与所述楔台的端面相配合的斜面,另一面则为与公共底架的底面配合的平面。所述连接舱段与所述中心舱段之间、各个所述连接舱段之间、以及端盖与所述连接舱段之间分别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连接舱段通过第一装配工装和第二装配工装进行辅助装配;所述第一装配工装为千斤顶,所述第一装配工装在开始安装连接舱段时设置于公共底架下方的设备单元组的重心位置处并抵住所述公共底架;所述第二装配工装包括杠杆和支杆,所述杠杆的中部与支杆铰接,所述第二装配工装在准备将所述第一装配工装撤下时将所述杠杆的一端伸入到的正在安装的连接舱段中与公共底架铰接,所述杠杆远离公共底架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装配工装通过所述支杆安装在地面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将仪器设备全部安装在公共底架上,实现了一个开放的调试和维修的环境,便于设备的调试和维修。2、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密封结构提供了一个独立于内部仪器设备的常压干式的封闭工作环境。3、本专利技术在将各个舱段拆卸的过程中,无需对电器连接进行物理拆分,不会破坏原有的调试环境,利于仪器设备的调试和故障的排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公共底架和中心舱段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一连接舱段组装示意图一;图4为图1中第一连接舱段组装示意图二;图5为图1中楔铁支撑示意图。其中,1为公共底架,2为中心舱段,3为第二连接舱段,4为第一连接舱段,5为楔铁支撑,6为第一装配工装,7为第二装配工装,8为第三设备单元组,9为第一设备单元组,10为第二设备单元组,11为端盖,12为密封圈,13为支座,14为杠杆,15为支杆,16为楔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公共底架1、中心舱段2、第一连接舱段4、第二连接舱段3、第一装配工装6、第二装配工装7、楔铁支撑5和端盖11,其中所述中心舱段2为沿轴向贯通的中空结构,在所述中心舱段2内侧的底面上设有支座13,公共底架1安装在所述支座13上,且所述公共底架1的两端分别沿平行于所述中心舱段2的轴向方向伸出至所述中心舱段2外部悬空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舱段4和第二连接舱段3分别为沿自身轴向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舱段4和第二连接舱段3分别与所述中心舱段2的两端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舱段4和第二连接舱段3与所述中心舱段2之间分别通过密封圈12密封。所述第一连接舱段4和第二连接舱段3远离所述中心舱段2的一端分别设有端盖11,所述端盖11与所述第一连接舱段4和第二连接舱段3之间分别通过密封圈12密封。所述中心舱段2、第一连接舱段4、第二连接舱段3和端盖11构成了一个密封舱体,公共底架1和各种设备单元组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中。本实施例包含第一连接舱段4和第二连接舱段3两个连接舱段,工作时,可根据需要设置除中心舱段2以外的连接舱段的数量。具备不同功能的设备单元组全部安装在所述公共底架1上,本实施例为三组设备单元组,其中第一设备单元组9设置于中心舱段2内,第二设备单元组10设置于第一连接舱段4内,第三设备单元组8设置于第二连接舱段3内,所述公共底架1即为一个能够安装全部设备单元组的公共平台,可实现一个开放的调试和维修的环境,而且在拆卸由所述中心舱段2、第一连接舱段4、第二连接舱段3和端盖11构成的密封舱体时,也不会对安装在公共底架1上的设备单元组之间的物理连接产生破坏。本专利技术在将第一连接舱段4和第二连接舱段3与所述中心舱段2连接的过程中,为防止由于设备单元组过重造成公共底架1变形或破坏,设置了第一装配工装6和第二装配工装7进行辅助装配,所述第一装配工装6为千斤顶,所述第二装配工装7为杠杆结构。以安装第一连接舱段4为例,如图3~4所示,先将第一装配工装6设置于公共底架1下方的设备单元组10的重心位置处并抵住所述公共底架1,防止由于设备单元组10过重而造成公共底架1变形或破坏,再将待安装的第一连接舱段4沿中心舱体2的轴线套装到适当位置,然后安装第二装配工装7,所述第二装配工装7包括杠杆14和支杆15,所述杠杆14的中部与支杆15铰接,所述支杆15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杠杆14的一端伸入到第一连接舱段4中并与公共底架1安装有所述设备单元组10的一端铰接,所述杠杆14远离公共底架1的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杠杆14的悬空一端通过人力或其他设备施力,使公共底架1安装有所述设备单元组10的一端产生一个辅助向上的支撑力,且所述支撑力的大小应满足撤下第一装配工装6后仍使公共底架1的位置保持不变。第二装配工装7安装完成后,撤下第一装配工装6,并将待安装的第一连接舱段4沿中心舱体2的轴线套入与中心舱段2对接。第一连接舱段4和第二连接舱段3远离所述中心舱段2的一端设有楔台16,如图5所示,所述楔台16的端面为斜面,楔铁支撑5的一面为与所述楔台16的端面相配合的斜面,另一面则为与公共底架1的底面配合的平面。第一连接舱段4与中心舱段2连接后,将所述楔铁支撑5楔入到所述楔台16与公共底架1之间的空隙内,从而使所述楔铁支撑5的平面与公共底架1的底面接合,然后拆下第二装配工装7,安装完成。第三舱段3安装方式与第一舱体4相同,第一舱体4和第三舱段3的拆卸过程按上述过程逆向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先将各个设备单元组安装在公共底架1上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再依次将各个舱段分别与中心舱段2连接,各个舱段连接完成后,将端盖11安装在远离所述中心舱段2的两端,从而使中心舱段2和各个舱段一起构成了一个密封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全部设备单元组的公共底架(1)、中心舱段(2)、连接舱段和端盖(11),其中所述中心舱段(2)内侧底面上设有支座(13),所述公共底架(1)安装在所述中心舱段(2)的支座(13)上,且所述公共底架(1)的两端分别沿平行于所述中心舱段(2)的轴向方向伸出至所述中心舱段(2)外部悬空设置,连接舱段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舱段(2)的两侧并分别依次相连,且设置于距离所述中心舱段(2)最远处的连接舱段,在其远离所述中心舱段(2)的一端设有端盖(11),所述中心舱段(2)、连接舱段和端盖(11)构成了一个密封舱体,所述公共底架(1)和各种设备单元组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底架(1)、中心舱段(2)、连接舱段和端盖(11),全部设备单元组安装在所述公共底架(1)上,所述中心舱段(2)内侧底面上设有支座(13),所述公共底架(1)安装在所述中心舱段(2)的支座(13)上,且所述公共底架(1)的两端分别沿平行于所述中心舱段(2)的轴向方向伸出至所述中心舱段(2)外部悬空设置,连接舱段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舱段(2)的两侧并分别依次相连,且设置于距离所述中心舱段(2)最远处的连接舱段,在其远离所述中心舱段(2)的一端设有端盖(11),所述中心舱段(2)、连接舱段和端盖(11)构成了一个密封舱体,所述公共底架(1)和各种设备单元组设置于所述密封舱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舱段内设有楔台(16),在所述楔台(16)与公共底架(1)之间设有楔铁支撑(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密封式水下航行体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台(16)的端面为斜面,所述楔铁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朱兴华郑荣汤哲孙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