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船坞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6863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8 01:30
一种数字化船坞的建造方法,建立数字化船坞,完美的将中心线、半宽线、肋位线等基准转换为三维数字空间,适用于所有分段的搭载定位;数字化船坞适用于任何船型,避免了传统方式作业中,由于船型不同而引起的重置船坞基准线等问题,在现行的串联式建造工法中,只需对数字化船坞进行基准控制数据的统一平移即可轻松实现定位搭载,且不会损失精度;提高了安全系数,缩短船坞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化船坞的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绘
,尤其是一种数字化船坞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船坞是用于修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水工建筑物。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在建造过程中,先以分段形式在车间等相关区域进行建造,经检测合格后吊运至船坞进行定位搭载。船坞作为瓶颈资源,其使用周期直接决定了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生产周期。船舶搭载定位是造船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提高搭载效率是每个船厂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目前国内大中型船厂都配备了以全站仪为代表的三维测量工具,将全站仪使用在船坞定位搭载中的传统做法需具备:船坞中心线或半宽基准线、肋位线和船坞高度基准线。测量中心线或者半宽线确定为X轴,Z轴默认垂直,定位时通过Y值来确认宽度方向,Z值确定高度方向。分段前后位置与高低位置需通过相应的肋位线的X值与高度基准线的Z值来确认。该搭载方式要求所有的基准线必须在可视范围内,否则需根据基准线重新划出可视的基准。二次划线时若存在误差,直接影响后续测量工作精度。以散货船单个分段船坞合拢为例,传统方式适合合拢的分段有:底部分段、底边舱分段、艏部分段底部区域、机舱分段底部区域等。不适合合拢的分段有:顶边舱分段、艏部除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字化船坞的建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化船坞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点位布设位置和船坞利用周期进行现场踏勘,按照现场条件及造船进度对数字化船坞基准控制点进行设计和布设,沿船坞两侧每隔40~60米选择区域布设一对基准控制点;(2)进行基准控制点稳定性监测;采用单站改正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对稳定性差的基准控制点进行加固;(3)基准控制点观测及平差计算;数字化船坞控制网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控制网观测从一端开始,端点测站在控制网测段外50m,观测两对基准点;此后每一测站增加两对基准点,直至最后一测站,最后两站观测基准点方向数和起始站相同;结合测量数据列出方向误差方程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船坞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点位布设位置和数字化船坞利用周期进行现场踏勘,按照现场条件及造船进度对数字化船坞基准控制点进行设计和布设,沿数字化船坞两侧每隔40~60米选择区域布设一对基准控制点;(2)进行基准控制点稳定性监测;采用单站改正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对稳定性差的基准控制点进行加固;进行基准控制点稳定性监测的过程为,在A点架设高精度全站仪,选择外围稳定点P1、P2作为监测基准,每一期变形观测测得P1、P2、1、2、……n共n+2个方向角、天顶距、斜距,各期数据综合计算得到各点位移情况;各点位移量由(1)式计算所得:式中Δβi=(末次观测方向值)-(前次观测方向值),Si=各观测点到A点的距离;(3)基准控制点观测及平差计算;数字化船坞控制网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控制网观测从一端开始,端点测站在控制网测段外50m,观测两对基准点;此后每一测站增加两对基准点,直至最后一测站,最后两站观测基准点方向数和起始站相同;结合测量数据列出方向误差方程式、边长误差方程式,通过最小范数求解基准点控制网坐标;方向误差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v″ki=-ζ+akiδxk+bkiδyk-akiδxi-bkiδyk+lki(2)式中:v″ki——ki方向观测值改正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露魏叶青谢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