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2244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包括固定板、缝线及环形的线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缝线孔及线圈孔;所述缝线穿过缝线孔以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线圈穿过线圈孔以连接在固定板上;该线圈由单根纤维绕接构成;该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之直径大小连接成一环状结构,该根纤维的其它部分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反复缠绕并构成所述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为一种悬吊装置,大大减轻了现有技术中界面螺钉固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股骨端固定通常使用界面螺钉,这是一种挤压固定的方式。但一些弊端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其主要表现为:易导致肌腱移植物的切割;偏心固定,肌腱与骨接触面积小;金属材料界面螺钉的体内存留,导致翻修时骨缺损处理困难;可吸收材料界面螺钉降解速度差异大,出现骨溶解和无菌性坏死;其压配式固定,最常见的失败模式为界面螺钉的滑脱;出现骨隧道内挤压部分肌腱断裂;肌腱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肌腱表面有界面螺钉造成的切割痕迹,编织缝线被切割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为一种悬吊装置,大大减轻甚至避免了界面螺钉固定的弊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包括固定板10、缝线20及环形的线圈30 ;所述固定板10上设有缝线孔11及线圈孔12 ;所述缝线20穿过缝线孔11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所述线圈30穿过线圈孔12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该线圈30为环状结构;该线圈30由单根纤维绕接构成,该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连接成一环状结构,该根纤维的其它部分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反复缠绕并构成所述线圈30。一实施例中:所述单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形成所述之环状结构,纤维首端与该根纤维的其它部分打结以固定该环状结构之大小;后段纤维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及垂直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均匀反复缠绕在该环状结构上,且纤维末端与后段纤维打结固定以形成所述线圈30。一实施例中:所述单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形成所述之环状结构,后段纤维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及垂直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均匀反复缠绕在该环状结构上,且纤维末端与纤维首端打结固定以形成所述线圈30。一实施例中:所述缝线孔11为两个,所述线圈孔12为两个,缝线孔11与线圈孔12呈一字型布置且缝线孔11位于线圈孔12外侧;所述缝线20为两根,该两根缝线20分别穿过该两个缝线孔11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所述线圈30为一个,该线圈30穿过该两个线圈孔12以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上。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0边角成圆钝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0为钛合金制成。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30为高分子聚乙稀制成。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30之横截面直径为1.8?2.2mm。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依靠皮质骨的表面支撑,提供了可靠的皮质骨固定,而无需考虑松质骨的质量,适用面更广。2.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可方便地进行手控翻转,手术操作大大简化。3.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采用钛合金制成的固定板,更为坚强可靠,生物相容性好。4.传统的线圈多由多股细纤维编织成绳后,将绳索两端相接成环圈,抗拉强度不高,在受到拉力的状态下,绳索两端相接处容易断开;而本技术的线圈采用高分子聚乙烯的单根纤维编织而成,为封闭的圆环结构,大大提升了线圈的抗拉强度,而且美观适用。5.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在手术时,股骨端只需一个小切口,更适合用于内窥镜手术中,且患者创面小,愈合快,痛苦大大减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整体外观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整体外观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板整体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线圈整体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线圈编织方法之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线圈编织方法之二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实际使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使用方法示意图之一。图9为本技术的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使用方法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固定板10,缝线孔11,线圈孔12 ;缝线20 ;线圈30 ;韧带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内容:请查阅图1至图4,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包括固定板10、缝线20及环形的线圈30 ;所述固定板10上设有缝线孔11及线圈孔12 ;所述缝线20穿过缝线孔11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所述线圈30穿过线圈孔12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该线圈30为环状结构;该线圈30由单根纤维绕接构成,该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连接成一环状结构,该根纤维的其它部分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反复缠绕并构成所述线圈30。本实施例之中,线圈的具体结构例如为:请查阅图5,所述单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形成所述之环状结构,纤维首端与该根纤维的其它部分打结以固定该环状结构之大小;后段纤维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及垂直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均匀反复缠绕在该环状结构上,缠绕至所述线圈30之横截面直径为2mm后,纤维末端与后段纤维打结固定以形成所述线圈30。请查阅图6,为线圈的另一种结构:所述单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形成所述之环状结构后,后段纤维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及垂直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均匀反复缠绕在该环状结构上,缠绕至所述线圈30之横截面直径为2mm后,纤维末端与纤维首端打结固定以形成所述线圈30。所述线圈30可以通过手工编织,也可以通过纺织机制成。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缝线孔11为两个,所述线圈孔12为两个,缝线孔11与线圈孔12呈一字型布置且缝线孔11位于线圈孔12外侧;所述缝线20为两根,该两根缝线20分别穿过该两个缝线孔11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所述线圈30为一个,该线圈30穿过该两个线圈孔12以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上。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板10边角成圆钝结构。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板10为钛合金制成。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线圈30为高分子聚乙烯制成。本技术现场使用方式如下:韧带重建手术时,在股骨端开一小切口,建立骨隧道;将胫骨处韧带40穿过线圈30并固定(如图7所示);如图8所示,拉动缝线20以带动固定板10穿出骨隧道至股骨端切口处后,将固定板10翻转后用缝线20固定在股骨表面(如图9所示),即可实现韧带在股骨端的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0)、缝线(20)及环形的线圈(30);所述固定板(10)上设有缝线孔(11)及线圈孔(12);所述缝线(20)穿过缝线孔(11)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所述线圈(30)穿过线圈孔(12)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该线圈(30)由单根纤维绕接构成,该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连接成一环状结构,该根纤维的其它部分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反复缠绕并构成所述线圈(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形成所述之环状结构,纤维首端与该根纤维的其它部分打结以固定该环状结构之大小;后段纤维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所在平面方向及垂直环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0)、缝线(20)及环形的线圈(30);所述固定板(10)上设有缝线孔(11)及线圈孔(12);所述缝线(20)穿过缝线孔(11)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所述线圈(30)穿过线圈孔(12)以连接在固定板(10)上;该线圈(30)由单根纤维绕接构成,该根纤维之前段按线圈(30)之直径大小连接成一环状结构,该根纤维的其它部分以该环状结构为基准沿环状结构反复缠绕并构成所述线圈(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