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压缩机以及驱动该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202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9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防止混合在制冷剂气体中的杂质流入到液压轴承中,而防止当液压轴承被杂质堵塞时引起的缸与活塞之间的摩擦损失或磨损,并且能够通过防止压缩空间排放的高温制冷剂气体被冷却时压缩空间中的比容增大,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使得由于气体引导部抵消振动以及当压缩空间排放制冷剂时产生的噪声,而能够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噪声。此外,动子的振动的次数增加,并且执行用于去除异物的驱动操作,以增加缸的振动次数,使得任何卡在气孔中的杂质能够被清洁,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往复式压缩机以及驱动该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并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流体轴承的往复式压缩机,以及用于驱动该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往复式压缩机用于当活塞在缸中线性地往复运动时吸入、压缩并排放制冷剂。往复式压缩机可根据用于驱动活塞的方法而被分为连接型往复式压缩机和振动型往复式压缩机。在连接型往复式压缩机中,活塞通过连接杆而连接到与旋转电机相关联的旋转轴,这引起活塞在缸中往复运动,从而压缩制冷剂。另一方面,在振动型往复式压缩机中,活塞连接到与往复式压缩机相关联的动子,其在活塞在缸中往复运动时使活塞振动,从而压缩制冷剂。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型往复式压缩机,并且术语“往复式压缩机”在以下是指振动型往复式压缩机。为了提高往复式压缩机的性能,被密封的缸与活塞之间的一部分已经被适当地润滑。为此,传统上已知的是,往复式压缩机通过在缸与活塞之间供应润滑剂(如油)并且形成油膜,而密封和润滑缸与活塞之间的部分。然而,润滑剂的供应需要油供应装置,并且由于操作状况而可发生缺油,从而降低压缩机性能。而且,压缩机尺寸因为需要容纳一定量的油的空间而需要增加,并且压缩机的安装方向因为油供应装置的入口应总是保持浸入在油中而被限制。考虑到油润滑型往复式压缩机的缺点,如图1和图2中所示,传统上已知的是,通过使活塞1与缸2之间的一部分压缩气体绕行在活塞1与缸2之间形成流体轴承的技术。多个气孔2a(均具有小直径)穿过缸2形成,以将压缩气体注入到缸2的内周表面。该技术能够简化压缩机的润滑结构,因为与在活塞1与缸2之间供应油的油润滑型不同,其不需要油供应装置,并且通过防止由于操作状况导致的缺油能够保持恒定的压缩机性能。而且,该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压缩机的尺寸能够更小,并且压缩机的安装方向能够自由地设计,这是因为在压缩机的壳体中不需要容纳油的空间。未解释的附图标记3指代板簧(板弹簧),5a到5c指代连接杆,而6a到6b指代连杆。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中,与制冷剂气体混合的杂质被引入到流体轴承中,堵塞流体轴承,从而阻止制冷剂气体在缸2与活塞1之间的供应。因此,活塞1与缸2之间的同心度(concentricity)被破坏,从而在活塞1紧密地附着缸2进行往复运动时造成摩擦损失和磨损。而且,当从压缩空间排放的高温制冷剂被引入到流体轴承以加热缸2时,压缩空间的比容增大,并且从而引起吸入损失。此外,压缩空间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在排放时产生的排放噪声和振动不能被有效抵消,从而增大压缩机的振动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为了消除那些问题,详细的说明书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往复式压缩机以及驱动该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该往复式压缩机能够以阻挡异物(或杂质)被引入到流体轴承的方式,防止流体轴承被与制冷剂气体混合的异物阻塞时缸与活塞之间的摩擦损失和磨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往复式压缩机以及驱动该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该往复式压缩机能够以防止缸被压缩空间排放的高温制冷剂气体加热的方式,提前防止由于压缩空间的增大的比容而引起的吸入损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往复式压缩机以及驱动该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该往复式压缩机能够通过有效地抵消从压缩空间排放制冷剂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而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噪声。技术手段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本文具体表达和广义描述的,提供一种往复式压缩机,该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具有与吸入管连通的内部空间;框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往复式电机,联接到所述框架,并且具有动子,所述动子执行线性往复运动;缸,联接到所述框架并且具有压缩空间;活塞,插入到所述缸中,以执行往复运动,所述活塞具有吸入通道,吸入通道沿纵向方向穿过活塞形成,以将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压缩空间中;排放盖,安装在所述缸的端侧并且具有与排放管连通的排放空间;流体轴承,具有穿过所述缸形成的气孔,并且构造成通过所述气孔将流体注入到所述缸与所述活塞之间的一部分,以相对于所述缸支撑所述活塞;以及防堵单元,构造成防止所述流体轴承的气孔由于异物而被堵塞。往复式压缩机还包括:排放盖,设置在缸的端侧并且具有排放空间,以与排放管连通。排放空间和气孔的入口可通过气体引导管彼此连通。气体引导管可部分地暴露于排放盖的外侧,并且过滤单元可安装在暴露的气体引导管处以滤除异物。而且,往复式压缩机还可包括构造为振动缸的振动单元。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本文具体表达和广义描述的,提供一种用于驱动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是否需要异物去除操作;当需要所述异物去除操作时,通过增加活塞的振动的次数,从缸的气孔中震动出异物;以及通过减少所述活塞的振动的次数,执行正常操作。有益效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以及用于驱动该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中,能够通过防止异物被引入到流体轴承,而防止缸与活塞之间因为流体轴承的气孔被与制冷剂气体混合的异物堵塞,而使活塞紧密地附着在缸上所造成的摩擦损失和磨损。而且,由于气体引导管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与排放盖分开,所以从压缩空间排放的高温制冷剂气体能够通过与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填充的吸入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并且因此能够冷却形成气穴的缸。这可导致减小压缩空间的比容并且因此提高压缩机性能。而且,制冷剂从压缩室排放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能够被引导单元抵消,从而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噪声。另外,虽然气孔由于随同制冷剂一起被引入到流体轴承中的异物而被堵塞,但缸可通过临时增加动子的振动次数而振动,从而去除卡在气孔中的异物。这可导致防止缸与活塞之间因为流体轴承的气孔被异物堵塞,而使活塞紧密地附着在缸上所造成的摩擦损失和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气体轴承应用到根据现有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的示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示出板簧应用到根据现有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的示例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图3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也就是示出流体轴承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图3的流体轴承的气体引导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图5的过滤单元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7到图10是示出根据图3的流体轴承的气体引导单元的其他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图3的流体轴承的过滤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流体轴承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图12的压缩机的控制器的去除异物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根据图13的异物去除过程的方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根据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实施例详细描述往复式压缩机。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如图3中所示,在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往复式压缩机中,吸入管12可连接到壳体10的内部空间11,且排放管13可连接到排放盖46的排放空间S2(将稍后说明)。框架20可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11中。往复式电机30的定子31和缸41可固定到框架20。联接到往复式电机30的动子32的活塞42可被插入到缸41中,以在其中往复运动。用于引起活塞42的共振运动的共振弹簧51和52可沿活塞42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活塞42的两侧。在缸41中可限定压缩空间S1,而吸入通道F可形成在活塞42中。用于打开和关闭吸入通道F的吸入阀43可设置在吸入通道F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往复式压缩机以及驱动该往复式压缩机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具有与吸入管连通的内部空间;框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往复式电机,联接到所述框架,并且具有动子,所述动子执行线性往复运动;缸,联接到所述框架并且具有压缩空间;活塞,插入到所述缸中,以执行往复运动,所述活塞具有吸入通道,所述吸入通道沿纵向方向穿过所述活塞形成,以将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压缩空间中;排放盖,安装在所述缸的端侧并且具有与排放管连通的排放空间;流体轴承,具有穿过所述缸形成的气孔,并且构造成通过所述气孔将流体注入到所述缸与所述活塞之间的一部分,以相对于所述缸支撑所述活塞;以及防堵单元,构造成防止所述流体轴承的气孔由于异物而被堵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9.03 KR 10-2012-0097276;2012.09.03 KR 10-2011.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具有与吸入管连通的内部空间;框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其中所述框架的外周表面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内周表面;往复式电机,联接到所述框架,并且具有动子,所述动子执行线性往复运动;缸,联接到所述框架并且具有压缩空间;活塞,插入到所述缸中,以执行往复运动,所述活塞具有吸入通道,所述吸入通道沿纵向方向穿过所述活塞形成,以将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压缩空间中;吸入阀,联接到所述活塞的端面并且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吸入通道;排放阀,设置在所述缸的端面,并且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压缩空间;排放盖,安装在所述缸的端侧并且具有在其中容纳所述排放阀的排放空间,所述排放空间与排放管连通;气体轴承,具有从所述缸的端面穿透至内周表面而形成的多个气孔,并且所述多个气孔构造成通过所述多个气孔将从所述压缩空间排放到所述排放空间的一部分制冷剂注入到所述缸与所述活塞之间的一部分,以相对于所述缸支撑所述活塞;以及防堵单元,构造成防止所述气体轴承的气孔由于异物而被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单元被构造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寄成铉卢基元安光运朴景培全时汶朴濬成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