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平版印刷机润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1961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8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平版印刷机润版结构,包括着水辊,着水辊的外侧分别与过桥辊和串水辊相接触,所述着水辊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海绵层,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部连接有容纳腔,容纳腔与任意一侧的凸起部之间的第二凹槽通过导管相连,导管的一侧连接有储水槽,导管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导管与第二凹槽的接口处设置有扩口,扩口上设置有隔板;所述过桥辊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缘,所述串水辊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水墨混合均匀度和润版水膜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版印刷机结构,尤其是一种改进的平版印刷机润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平版印刷机的印版在着墨前为了保持空白部分斥墨性能,保持印版非图文区域的疏墨性,用润湿液将版面润湿。中国技术专利CN 202144134 U公开了一种胶印机酒精润版装置,提高了润版的速度和质量。但是,这种结构的水墨混合不充分,润版的水膜在辊轮旋转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平版印刷机润版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水墨混合均匀度和润版水膜的整体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平版印刷机润版结构,包括着水辊,着水辊的外侧分别与过桥辊和串水辊相接触,所述着水辊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海绵层,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部连接有容纳腔,容纳腔与任意一侧的凸起部之间的第二凹槽通过导管相连,导管的一侧连接有储水槽,导管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挡板位于储水槽的下方,导管与第二凹槽的接口处设置有扩口,扩口上设置有隔板;所述过桥辊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缘,所述串水辊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缘。作为优选,所述海绵层上方设置有金属丝网层。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顶部设置有粗糙层。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为1.0mm?1.5mm,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0.2mm?0.3_,第二凹槽的宽度为0.1mm?0.2_。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着水辊与过桥辊和串水辊的接触结构,提高了着水辊上水墨的均匀度以及在着水辊上形成的水膜的整体性。在着水辊、过桥辊和串水辊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凸缘与第一凹槽顺序插接,第二凸缘与第二凹槽顺序插接。第一凸缘上携带的油墨在第一凸缘对海绵层的挤压作用下滞留在海绵层上,并随着海绵层的回弹被海绵层吸收,在第一凸缘挤压海绵层时,原本储存在海绵层内的一部分油墨进入容纳腔。第二凸缘上携带的润版液一部分通过第二凹槽进入导管内,另一部分滞留在第二凹槽以及相邻的两个凸起部之间。进入导管的润版液在惯性作用下向下流动,一部分最终流入容纳腔与油墨混合,另一部分流入储水槽。当第二凸缘与第二凹槽分离后,在着水辊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容纳腔的混合液沿着导管反向向外流动,由于第一凹槽处的海绵层的阻挡作用,反流至海绵层的混合液被海绵层吸收和阻挡。在导管内向外流动的混合液在挡板的阻挡作用下形成紊流,然后与从储水槽流出的润版液进行二次混合,提高了混合液的混合均匀度。混合液到达第二凹槽处时,经过扩口的减速,并与隔板的底部进行碰撞,混合液的动能被大大削弱,碰撞后发生散射的混合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外侧移动,最终实现对第二凹槽上方形成的水膜的补充,从而在着水辊不断旋转和润版过程中,可以保持水膜的正常厚度以及整体性,避免水膜的破裂。金属丝网层增加了液体流动的阻尼度,进一步减少了油墨的反向外流。凸起部顶部的粗糙层可以提高混合液的附着力,从而便于水膜的形成和保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着水辊表面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管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桥辊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串水辊的结构图。图中:1、着水辊;2、过桥辊;3、串水辊;4、第一凹槽;5、海绵层;6、凸起部;7、第二凹槽;8、容纳腔;9、导管;10、储水槽;11、挡板;12、扩口 ;13、隔板;14、第一凸缘;15、第二凸缘;16、金属丝网层;17、粗糙层;18、橡胶衬边。【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参照图1-5,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着水辊1,着水辊I的外侧分别与过桥辊2和串水辊3相接触,所述着水辊I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内设置有海绵层5,相邻两个第一凹槽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6,相邻两个凸起部6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4的底部连接有容纳腔8,容纳腔8与任意一侧的凸起部6之间的第二凹槽7通过导管9相连,导管9的一侧连接有储水槽10,导管9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11,挡板11位于储水槽10的下方,导管9与第二凹槽7的接口处设置有扩口 12,扩口 12上设置有隔板13 ;所述过桥辊2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4相配合的第一凸缘14,所述串水辊3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7相配合的第二凸缘15。在着水辊1、过桥辊2和串水辊3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凸缘14与第一凹槽4顺序插接,第二凸缘15与第二凹槽7顺序插接。第一凸缘14上携带的油墨在第一凸缘14对海绵层5的挤压作用下滞留在海绵层5上,并随着海绵层5的回弹被海绵层5吸收,在第一凸缘14挤压海绵层5时,原本储存在海绵层5内的一部分油墨进入容纳腔8。第二凸缘15上携带的润版液一部分通过第二凹槽7进入导管9内,另一部分滞留在第二凹槽7以及相邻的两个凸起部6之间。进入导管9的润版液在惯性作用下向下流动,一部分最终流入容纳腔8与油墨混合,另一部分流入储水槽10。当第二凸缘15与第二凹槽7分离后,在着水辊I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容纳腔8的混合液沿着导管9反向向外流动,由于第一凹槽4处的海绵层5的阻挡作用,反流至海绵层5的混合液被海绵层5吸收和阻挡。在导管9内向外流动的混合液在挡板11的阻挡作用下形成紊流,然后与从储水槽10流出的润版液进行二次混合,提高了混合液的混合均匀度。混合液到达第二凹槽7处时,经过扩口 12的减速,并与隔板13的底部进行碰撞,混合液的动能被大大削弱,碰撞后发生散射的混合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外侧移动,最终实现对第二凹槽7上方形成的水膜的补充,从而在着水辊I不断旋转和润版过程中,可以保持水膜的正常厚度以及整体性,避免水膜的破裂。海绵层5上方设置有金属丝网层16,增加了液体流动的阻尼度,进一步减少了油墨的反向外流。凸起部6顶部设置有粗糙层17,可以提高混合液的附着力,从而便于水膜的形成和保持。第一凹槽4的宽度为1.1_,凸起部6的高度为0.22,第二凹槽7的宽度为0.16mm。上述优选参数可以在保证润版液和油墨附着量的同时,使水膜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从而提高水膜的整体性。另外,在第一凸缘14和第二凸缘15的外侧设置有橡胶衬边18,在着水辊1、过桥辊2和串水辊3与驱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柱(图中未示出),这可以使第一凸缘14和第二凸缘15与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7相互插接时具有阻尼延时,通过调整转速和相邻的辊轮挤压力(此挤压力通过弹簧柱的压缩而提供),可以实现第一凸缘14和第二凸缘15与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7相互插接深度的调整,从而实现着水辊对油墨和润版液吸收量的调整。在过桥辊2和串水辊3除去第一凸缘14和第二凸缘15的外表面上设置疏水层,可以减少油墨和润版液的对过桥辊2和串水辊3的额外沾染。其中,着水辊1、过桥辊2和串水辊3的连接方式以及润版装置的其它附属结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平版印刷机润版结构,包括着水辊(1),着水辊(1)的外侧分别与过桥辊(2)和串水辊(3)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着水辊(1)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内设置有海绵层(5),相邻两个第一凹槽(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6),相邻两个凸起部(6)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4)的底部连接有容纳腔(8),容纳腔(8)与任意一侧的凸起部(6)之间的第二凹槽(7)通过导管(9)相连,导管(9)的一侧连接有储水槽(10),导管(9)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挡板(11),挡板(11)位于储水槽(10)的下方,导管(9)与第二凹槽(7)的接口处设置有扩口(12),扩口(12)上设置有隔板(13);所述过桥辊(2)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4)相配合的第一凸缘(14),所述串水辊(3)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7)相配合的第二凸缘(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茂鑫安全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