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5143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在机架(1)上安装有压缩机、蒸发器(9)、冷凝器(14)、制冷附件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冷凝器(14)设置在机架(1)的正面上部,蒸发器(9)设置在与冷凝器(14)相对的机架背后,在机架(1)下部装有两个发动机(6、7),在机架(1)中部装有两个压缩机(5、8),并各由一个发动机带动,在蒸发器(9)和冷凝器(14)中各装有两个独立循环管路,每个压缩机分别与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一个独立循环管路相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温度调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冷藏运输用的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目前,冷藏运输用制冷机组均由单制冷系统制成,即在机架上安装有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制冷附件和动力装置(如发动机)等,压缩机由动力装置带动工作,从蒸发器中吸入制冷剂蒸汽,压缩后排入冷凝器,经强制冷却后成液体,进入贮液筒,再经若干阀门调控节流后进入蒸发器。液态制冷剂吸收货物间内空气的热量而汽化,又被压缩机吸入,周而复始,从而达到连续降温的目的。在运输过程中,当机组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得以维修,而只能停机,货物间温度上升,造成货损。每年由于制冷机组出现的故障,使运输部门赔偿货物损失的费用都是很大的。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冷藏运输专用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货损的发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是在机架上安装有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制冷附件和发动机,冷凝器设置在机架的正面上部,蒸发器设置在与冷凝器相对的机架背后,在机架下部装有两个发动机,在机架中部装有两个压缩机,并各由一个发动机带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各装有两个独立循环管路,每个压缩机分别与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一个独立循环管路相连接。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就是利用制冷机组中的一套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两套相互独立的制冷装置,在其中一套出现故障时,另一套制冷装置仍可正常工作,以保证货物在机组得到维修前不出现货损。经设计、实验和测算,本制冷机组的停机故障发生率由原来的单制冷系统机组的5‰降到1/40000,机组可靠性得以大幅度提高。由于本机组的两套制冷系统共用一个蒸发器和一个冷凝器,因此它不同于两套制冷系统的简单迭加。这种共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方式,由于同时工作,相互补充,减小了装置体积,可以满足运输装置对制冷机组占用空间的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蒸发器、冷凝器中双制冷系统循环管路布置的侧面图。如图2所示,在方框形机架1的正面上部装有内置两个独立循环管路的冷凝器14,外部有门组件2防护。在机架1的背面通过安装板11固定有内置两个独立循环管路的蒸发器9,保温壳12将蒸发部分和冷凝部分隔开。图1中,在机架1下部装有两个独立的动力源发动机6、7,两个压缩机5、8分设在机架1中部,每个压缩机由其下部的一个发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带动工作,每个压缩机还分别与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一个独立循环管路相连接,再配接以两套制冷附件,即构成两个独立的制冷系统装置。如图3所示,在本机组的蒸发器9中的两个独立循环管路16、17为上下间隔、交错排布的形式,其中细实线的管路为一个循环管路16,粗实线的管路为另一个循环管路17。每个循环管路通过连接铜管与一个压缩机相接。这种两个制冷系统共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结构形式,不仅符合运输用冷藏设备的体积占用要求,而且双系统共同工作与原有单系统制冷机组相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有明显提高。经实验测试对比,按低温工况单位重量制冷量可达8.7w/kg,提高了65%,单位体积制冷量可达3068w/m3,提高了90%。由于机组具有强大的高温冷量,更加适用于预冷不足的场合,而且在低温工况时,还可由单制冷系统工作,以节省能源。如图1、图2所示,在本机组上装有两对蒸发风机10和冷凝风机13,每对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共接一个传动轴15,两个传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共接位于机架中部的齿轮箱4,齿轮箱4通过两端的两个离合器和皮带传动装置分别与两个发动机6、7相接。采用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的同轴连接的方式,以及通过发动机、离合器和齿轮箱的驱动,省去了风机电机,缩小了风机占用空间,因此本机组的体积重量较原有两个单制冷系统机组的体积重量明显减少。图1中,在机架1上还装设有控制柜3,用于机组的检测维修之用,另外配有遥控电气控制柜,利用微电脑控制器实现对本机组制冷、加热以及融霜等不同功能的自动控制。本机组可在±4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对货物进行制冷或加温,保持货物间温度在-24℃~+14℃之间,本机组可用于铁路机械冷藏车和公路半挂冷藏车。权利要求1.一种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在机架(1)上安装有压缩机、蒸发器(9)、冷凝器(14)、制冷附件和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冷凝器(14)设置在机架(1)的正面上部,蒸发器(9)设置在与冷凝器(14)相对的机架背后,在机架(1)下部装有两个发动机(6、7),在机架(1)中部装有两个压缩机(5、8),并各由一个发动机带动,在蒸发器(9)和冷凝器(14)中各装有两个独立循环管路,每个压缩机分别与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一个独立循环管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蒸发器(9)和冷凝器(14)中的两个独立循环管路为上下间隔、交错排布的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机组上装有两对蒸发风机(10)和冷凝风机(13),每对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共接一个传动轴(15),两个传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共接齿轮箱(4),齿轮箱(4)通过两端的两个离合器和皮带传动装置分别与两个发动机(6、7)相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冷藏运输用的单元式双系统制冷机组,为解决机组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维修,造成货损的问题而设计。其结构是在机架上安装有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制冷附件和发动机,冷凝器设置在机架的正面上部,蒸发器设置在与冷凝器相对的机架背后,在机架下部装有两个发动机,在机架中部装有两个压缩机,并各由一个发动机带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各装有两个独立循环管路,每个压缩机分别与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一个独立循环管路相连接。本制冷机组的停机故障发生率由单制冷系统机组的5‰降到1/40000,机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本机组可在±4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对货物进行制冷或加温,保持货物间温度在-24℃~+14℃之间。文档编号B60H1/32GK2516413SQ0127913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秦保柏, 赵春江, 谷武士 申请人:石家庄车辆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保柏赵春江谷武士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车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