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长军专利>正文

一种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的水飞蓟素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0605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7 07:10
一种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生产水飞蓟素的提取方法,其特点为(1)水飞蓟种子脱去脂肪油;(2)将榨油后的饼粕粉碎后投入提取罐;(3)从提取罐顶端注入适量的乙酸乙酯;(4)静态浸渍后将浸渍过饼粉的提取液放入蒸发罐,同时新鲜溶剂自提取罐顶端注入罐中的料层,使其进入和流出的溶剂达到动态平衡;(5)动态提取;(6)浓缩;(7)浓缩至密度达1.2g/ml时停止浓缩,将浓缩得到的流浸膏转移到洗膏机中;(8)二次脱脂;(9)烘干;(10)粉碎,筛分出不同规格的产品,提供给供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改革了原始的乙酸乙酯旧的改革工艺,使之操作简化且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含量的保肝药品的原料,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的水飞蓟素提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飞蓟素的提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的水飞蓟素提取方法,属于从水飞蓟素种子中萃取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技术。
技术介绍
水飞蓟又名奶蓟、老鼠蓟、朝鲜蓟、水飞雉等,拉丁名为Silybummariaum.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亚洲西部草原有野生分布,为两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当下在欧、亚、非及南北美洲均有栽培。水飞蓟是一种药用经济作物,上世纪60—70年代,由德国植物学家H.Wagner和日本植物学家竹本常松等一批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其种子中含有治病药物水飞蓟素为,专利技术了这种药物的提取技术并确定其主要成分为水飞蓟宾、水飞蓟亭、水飞蓟宁和异水飞蓟宾,通过紫外、红外、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确定了各个异构体的结构,证实了具有营养、保肝、护肝和医疗保健作用,且安全及无毒副作用。水飞蓟的种植也因此应运而生,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中国于1972年从德国引进水飞蓟种子并在中国科学院西安植物园试种成功,由陕西中医院与西安植物园联合攻关研制成功水飞蓟提取技术,从中分离出其代表组分水飞蓟高纯品,制定了原始的2,4—二硝基苯肼检验方法。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生产水飞蓟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经风干的水飞蓟种子经机械压榨脱去至少10%的脂肪油;(2)将榨油得到的饼粕粉碎至20目‑60目,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3)从提取罐顶端的注液管注入适量的浓度为98%的乙酸乙酯,注入量为被提取物的2倍;(4)静态浸渍6小时,打开提取罐顶端与底的放液阀门,将浸渍过饼粉的提取液放入蒸发罐,同时,新鲜溶剂自提取罐顶端的注液管注入罐中的料层,调整提取罐夹层温度与适当流量,使其进入和流出的溶剂达到动态平衡;(5)动态提取过程中,蒸发罐中的溶液不断蒸发,溶剂的蒸气经设置于提取罐顶端的冷凝装置液化后作为新鲜提取液从提取罐顶部的注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生产水飞蓟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经风干的水飞蓟种子经机械压榨脱去至少10%的脂肪油;(2)将榨油得到的饼粕粉碎至20目-60目,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3)从提取罐顶端的注液管注入适量的浓度为98%的乙酸乙酯,注入量为被提取物的2倍;(4)静态浸渍6小时,打开提取罐顶端与底的放液阀门,将浸渍过饼粉的提取液放入蒸发罐,同时,新鲜溶剂自提取罐顶端的注液管注入罐中的料层,调整提取罐夹层温度与适当流量,使其进入和流出的溶剂达到动态平衡;(5)动态提取过程中,蒸发罐中的溶液不断蒸发,溶剂的蒸气经设置于提取罐顶端的冷凝装置液化后作为新鲜提取液从提取罐顶部的注液管流入提取罐的料层,提取后自罐底流入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长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