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336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6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包括:压板、第一螺钉、第一平垫、底座、齿形定位块、第二螺钉、第二平垫;底座的圆柱面与底面为工件安装时的定位面,工件的内孔与底座圆柱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齿形定位块由第二螺钉通过第二平垫连接在底座上,齿形定位块的齿形止口卡在工件的齿槽部位;压板压在工件的顶部,由第一螺钉通过第一平垫与底座固定来压紧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只有首件工件加工时需要校正工件的位置,位置调整完成后使用定位齿形块来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后续的工件只要安装到工装上并用压板压死,就可以直接调用加工程序来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
技术介绍
在齿轮传动中,变速箱里面经常会用到变速齿轮,在换档时为了使换档流畅,需要在轮齿或花键齿端部加工倒角,如附图中:A向视图、B向视图、局部放大视图1。该类型倒角的加工,在市场上也有专用的机床,但是机床不能针对所有的倒角加工,本公司的倒角机床就不能加工附图中的倒角。除了使用专用的倒角机床,还可以使用普通铣床与分度头来完成倒角的加工,但这种加工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对操作工的操作水平要求也高。最合适的加工方法是使用加工中心配上专用的工装来完成倒角的加工。原先使用分度盘与普通铣床加工时,每件工件铣倒角前需要校正零件齿槽的位置,每铣一次倒角就需要工人转动分度盘一次,工件齿数越多工人的劳动强度就越大,手动分度头对操作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也高,时常会发生操作不当导致零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组装式磨齿芯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包括:压板、第一螺钉、第一平垫、底座、齿形定位块、第二螺钉、第二平垫;底座的圆柱面与底面为工件安装时的定位面,工件的内孔与底座圆柱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齿形定位块由第二螺钉通过第二平垫连接在底座上,齿形定位块的齿形止口卡在工件的齿槽部位;压板压在工件的顶部,由第一螺钉通过第一平垫与底座固定来压紧工件。所述压板上开有U形缺口。本技术使用时,只有首件工件加工时需要校正工件的位置,位置调整完成后使用定位齿形块来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后续的工件只要安装到工装上并用压板压死,就可以直接调用加工程序来加工。工人的操作由装夹工件、校正工件、加工、拆卸,简化为装夹工件、启动程序、拆卸工件。此技术专利的使用,降低了机加工工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零件质量,大批量加工时,优势更能体现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合图例详述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由7个基本零件组成:压板2、第一螺钉3、第一平垫4、底座5、齿形定位块6、第二螺钉7、第二平垫8。底座5的圆柱面5_2与底面5-1为工件安装时的定位面,工件内孔与5号件定位圆柱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便于工件拆装的同时又不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齿形定位块6由第二螺钉7、平垫8连接在底座上,齿形定位块6的齿形止口卡在零件的齿槽部位,限制了零件齿槽在圆周方向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再每件校正零件的齿槽位置。压板2、第一螺钉3、第一平垫4为辅助压紧装置,压板2上开有U形缺口,只要松开第一螺钉3,就可以轻松取下压板跟工件。工人的操作由装夹工件、校正工件、加工、拆卸,简化为装夹工件、启动程序、拆卸工件。此技术专利的使用,降低了机加工工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零件质量,大批量加工时,优势更能体现出来。该技术专利的使用,解决了倒角前工件的校正,手动分度头分度效率低,工作量的缺点。每次加工时只要对首件工件进行校正,并进行首检,首检合格后使用齿形定位块6对工件进行定位,后续的加工件只需直接装夹,并调用程序就能完成零件的加工。以上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实质情况下,对本技术所作的改变和变化仍然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2)、第一螺钉(3)、第一平垫(4)、底座(5)、齿形定位块(6)、第二螺钉(7)、第二平垫(8);底座(5)的圆柱面(5-2)与底面(5-1)为工件安装时的定位面,工件(I)的内孔与底座(5)圆柱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齿形定位块出)由第二螺钉(7)通过第二平垫(8)连接在底座(5)上,齿形定位块¢)的齿形止口卡在工件⑴的齿槽部位;压板⑵压在工件⑴的顶部,由第一螺钉⑶通过第一平垫(4)与底座(5)固定来压紧工件(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上开有U形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包括:压板、第一螺钉、第一平垫、底座、齿形定位块、第二螺钉、第二平垫;底座的圆柱面与底面为工件安装时的定位面,工件的内孔与底座圆柱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齿形定位块由第二螺钉通过第二平垫连接在底座上,齿形定位块的齿形止口卡在工件的齿槽部位;压板压在工件的顶部,由第一螺钉通过第一平垫与底座固定来压紧工件。本技术使用时,只有首件工件加工时需要校正工件的位置,位置调整完成后使用定位齿形块来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后续的工件只要安装到工装上并用压板压死,就可以直接调用加工程序来加工。【IPC分类】B23F23-06【公开号】CN204339056【申请号】CN201420749756【专利技术人】莫少华 【申请人】无锡市聚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挡齿轮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2)、第一螺钉(3)、第一平垫(4)、底座(5)、齿形定位块(6)、第二螺钉(7)、第二平垫(8);底座(5)的圆柱面(5‑2)与底面(5‑1)为工件安装时的定位面,工件(1)的内孔与底座(5)圆柱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齿形定位块(6)由第二螺钉(7)通过第二平垫(8)连接在底座(5)上,齿形定位块(6)的齿形止口卡在工件(1)的齿槽部位;压板(2)压在工件(1)的顶部,由第一螺钉(3)通过第一平垫(4)与底座(5)固定来压紧工件(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聚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