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倍频激光晶体掺钕焦铌酸钙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7725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倍频激光晶体掺钕焦铌酸钙锶。采用提拉法,生长参数为:生长温度1470-1500℃,提拉速率0.4~3毫米/小时,转速5~20转/分钟,退火速度为15-50℃/小时,生长出了大尺寸质量优良的Nd3+:SrCaNb2O7晶体。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Cmc2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Dc=4.84g/cm3。该晶体具有机械性能和热性能适中,光谱性能好,有效非线性系数大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自倍频激光晶体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倍频激光晶体掺钕焦铌酸钙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功能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作为固态激光器中的工作物质的激光晶体材料。
技术介绍
自倍频激光晶体是一类同时具有激光和非线性效应的复合功能晶体。以激光自倍频晶体制作的全固态激光器具有体积小,调整方便,稳定性高等众多优点,可用于光谱学、生物医学、军事等诸多领域中。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Johnson等专利技术了第一台自倍频激光器。他们在激光自倍频晶体Tm3+:LiNbO3中首次实现了1853.2nm到926.6nm的自倍频激光运转。其后,其他研究者在LiNbO3中掺入Nd3+离子,用氙灯泵浦实现了自倍频运转。然而LiNbO3晶体的二次谐波输出功率及光损伤阈值低等原因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1981年,苏联科学家研制成功Nd0.2Y0.8Al3(BO3)4(NYAB)晶体,并用闪光灯泵浦获得了1320nm到660nm的自倍频激光运转。由于此晶体在倍频输出波段(532nm)附近存在一个吸收峰,使得从1064nm倍频为532nm的自倍频激光运转难以实现。1986年,陆宝生等通过调整Nd3+/Y3+的摩尔比,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NYAB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倍频激光晶体掺钕焦铌酸钙锶,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的分子式为Nd3+:CaSrNb2O7,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mc21,晶胞参数为:Dc=4.84g/cm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倍频激光晶体掺钕焦铌酸钙锶,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的分子式为Nd3+:CaSrNb2O7,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mc21,晶胞参数为:Dc=4.84g/cm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倍频激光晶体掺钕焦铌酸钙锶,其特征在于:Nd3+离子作为掺杂离子,取代钙和锶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辉林州斌孙士家张莉珍黄溢声苑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