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隔离型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398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5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隔离型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主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位器RP1和Mos管Q,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1、电阻R4和电容R2,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W1、变压器W2和电阻R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使用UC3845开关控制器作为MOS管状态的控制元件,增加了系统的集成度和处理速度,同时避免了使用复杂的采集电路从电感上采集信号,降低了开关电源的复杂程度,减少了电流采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频率,保护电路能够在电路出现过压、过流情况时对元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用本电路制成的直流电源转换器具有转换速度快、集成度高和过压过流保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转换电路,具体是一种非隔离型直流电源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直流电源由于输出稳定、结构简单和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器件,在现有的直流电源应用中,由于产品空间和成本以及外部器件小型化的压力,需要直流电源的转换频率越来越高,现有的直流电源转换器的控制环路中的比较器需要通过采样电路米集电感上的电流,但是目前的米样电路存在时延的限制,无法在较尚频率下准确工作,而且现有的直流电源转换器在用电过程中不能对出现过压、过流等异常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导致元器件的毁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且能够在较高频率下准确工作的一种非隔离型直流电源转换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隔离型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主电路完成对直流电压的降压和滤波工作,主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位器RPl和Mos管Q,所述控制电路控制Mos管Q的导通和截止时间,维持稳定的电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l、电阻R4和电容R2,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Wl、变压器W2和电阻R3 ;所述芯片ICl引脚I分别连接电容C6和电阻R9,芯片ICl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电阻R9另一端和电阻R8,芯片ICl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8和电阻R6,芯片ICl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4和电阻R4,芯片ICl引脚5分别连接电容C2、电容C4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7、电容C5、变压器W2次级线圈一端并接地,电容C7、三极管VTl集电极、电阻R12、电容C9、电容C4另一端、二极管D2正极、电容Cl和变压器Wl次级线圈并接地,芯片ICl引脚6连接电容C3,芯片ICl引脚7分别连接电阻R2和电阻R5,芯片ICl引脚8分别连接电容C2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l负极,二极管Dl正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l的一个固定端、二极管D2负极、电容Cl另一端、Mos管Q的漏极、二极管D5正极和电压输入端DC-1N,所述电容C3另一端连接变压器Wl次级线圈另一端,变压器Wl初级线圈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Mos管Q的源极、电容C3和变压器W2初级线圈,变压器Wl初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1,电阻Rl连接Mos管Q的栅极,变压器W2初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l发射极和电感LI,所述变压器W2次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3和电阻R7另一端,微调电容CPl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负极、电位器RPl的滑动端和电位器RPl的另一个固定端,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4正极连接电阻R13、电容C9另一端、电感LI和电压输出端DC-out,电阻R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另一端和电阻Rl2另一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ICl为UC3845型开关电源控制集成电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电压为30~80V直流,所述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为5~20V直流。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压器Wl匝数比为1:1,变压器W2匝数比为 1: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路使用UC3845开关控制器作为MOS管状态的控制元件,增加了系统的集成度和处理速度,同时避免了使用复杂的采集电路从电感上采集信号,降低了开关电源的复杂程度,减少了电流采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频率,保护电路能够在电路出现过压、过流情况时对元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用本电路制成的直流电源转换器具有转换速度快、集成度高和过压过流保护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非隔离型直流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非隔离型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主电路完成对直流电压的降压和滤波工作,主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位器RPl和Mos管Q,所述控制电路控制Mos管Q的导通和截止时间,维持稳定的电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l、电阻R4和电容R2,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Wl、变压器W2和电阻R3 ;所述芯片ICl引脚I分别连接电容C6和电阻R9,芯片ICl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电阻R9另一端和电阻R8,芯片ICl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8和电阻R6,芯片ICl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4和电阻R4,芯片ICl引脚5分别连接电容C2、电容C4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7、电容C5、变压器W2次级线圈一端并接地,电容C7、三极管VTl集电极、电阻R12、电容C9、电容C4另一端、二极管D2正极、电容Cl和变压器Wl次级线圈并接地,芯片ICl引脚6连接电容C3,芯片ICl引脚7分别连接电阻R2和电阻R5,芯片ICl引脚8分别连接电容C2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l负极,二极管Dl正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l的一个固定端、二极管D2负极、电容Cl另一端、Mos管Q的漏极、二极管D5正极和电压输入端DC-1N,所述电容C3另一端连接变压器Wl次级线圈另一端,变压器Wl初级线圈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Mos管Q的源极、电容C3和变压器W2初级线圈,变压器Wl初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1,电阻Rl连接Mos管Q的栅极,变压器W2初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l发射极和电感LI,所述变压器W2次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3和电阻R7另一端,微调电容CPl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负极、电位器RPl的滑动端和电位器RPl的另一个固定端,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4正极连接电阻R13、电容C9另一端、电感LI和电压输出端DC-out,电阻R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另一端和电阻Rl2另一端。芯片ICl为UC3845型开关电源控制集成电路。电压输入端输入电压为30~80V直流电,所述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为5~20V直流电。变压器Wl匝数比为1:1,变压器W2匝数比为1:10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30~80V直流直流电压送入主电路,通过脉宽调制控制调节输出电压平均值,再经过LC滤波电路使电压稳定。脉宽调制控制信号由Mos管驱动电路发出;二极管D5、电位器RPl和微调电容CPl构成RCD保护电路,用以缓冲Mos管在高频工作环境下关断时因为正向电流迅速降低而由线路电感在器件两端感应出的过电压。输入电压通过二极管D1、电阻R2分压,提供12-25V的电压给芯片ICl的引脚7,从而驱动芯片IC1,芯片ICl驱动后,维持工作状态的电压由输出电压的反馈经过二极管D4和电阻R5提供。芯片ICl工作时,根据输出端的反馈通过电阻R12和电阻Rl的比例分压,送至芯片ICl的引脚2控制PWM波输出的占空比,即控制Mos管导通和截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隔离型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完成对直流电压的降压和滤波工作,主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位器RP1和Mos管Q,所述控制电路控制Mos管Q的导通和截止时间,维持稳定的电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1、电阻R4和电容R2,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W1、变压器W2和电阻R3;所述芯片IC1引脚1分别连接电容C6和电阻R9,芯片IC1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电阻R9另一端和电阻R8,芯片IC1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8和电阻R6,芯片IC1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4和电阻R4,芯片IC1引脚5分别连接电容C2、电容C4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7、电容C5、变压器W2次级线圈一端并接地,电容C7、三极管VT1集电极、电阻R12、电容C9、电容C4另一端、二极管D2正极、电容C1和变压器W1次级线圈并接地,芯片IC1引脚6连接电容C3,芯片IC1引脚7分别连接电阻R2和电阻R5,芯片IC1引脚8分别连接电容C2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所述电阻R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负极,二极管D1正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二极管D2负极、电容C1另一端、Mos管Q的漏极、二极管D5正极和电压输入端DC‑IN,所述电容C3另一端连接变压器W1次级线圈另一端,变压器W1初级线圈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Mos管Q的源极、电容C3和变压器W2初级线圈,变压器W1初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1,电阻R1连接Mos管Q的栅极,变压器W2初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发射极和电感L1,所述变压器W2次级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3和电阻R7另一端,微调电容CP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负极、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和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4正极连接电阻R13、电容C9另一端、电感L1和电压输出端DC‑out,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另一端和电阻R12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干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军陶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