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458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23:42
一种功率控制电路,该功率控制电路利用电流检测电路直接控制功率,在电流检测电路中去除了RC积分电路,使电流检测端到功率控制电压端的延时大大减小。同时将误差放大电路置于电流检测电路的前端,这样既可以满足瞬态功率上升下降控制要求,又可以满足稳态闭环控制环路延时小的要求,有效扩展了电流检测的动态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功率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功率控制电路是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通信系统特别是非恒包络调制系统中功率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手持对讲机中主要是通过运算放大器来做电流检测和功率控制的,随着产业的发展,客户需求的增加,这种控制方式已越来越无法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运算放大器响应速度有限及RC(Resistance Capacitance,电阻电容)积分电路延时,会导致功率上升曲线出现凸起甚至引起功放自激,给PA (PowerAmplifier,功率放大器)调试带来极大困难。同时,随着功率下降,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了功率控制动态范围。当前这种控制方式,在低功率IW出现自激概率已经非常高,DMR(DigitalMobileRad1,数字无线通信)设备(如对讲机)各种机型都先后遇到过控制电路引起PA自激的问题,达到功率控制的极限。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当前控制电路的成本,占据了整个发射机成本的30%。PD600的控制电路虽然成本低,但电流检测的动态范围很有限(0.2A-2A),无法满足大电流(如3.7V)的需求,双PA输出结构要求电流检测的动态范围达0.2A-4A。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方案通过电流检测电路中的取样电阻对待检测电路,如射频功率放大器(Rad1 Frequency PowerAmplifier,RFPA)消耗的电流进行取样得到取样电流,经过电流检测电路(如电流/电压转换电路,I/VConvertor)将取样电流转换成电压,再与基带电路提供的参考电压APC在误差放大电路(如减法电路,Subtracter)中进行误差放大得到误差电压,最后用该误差电压来控制RFPA的偏置电压,进而控制RFPA的输出功率。然而,现有功率控制电路中为兼顾功率上升下降时间和ACTP(瞬态切换邻道功率)等指标往往会在误差放大电路中加入RC积分电路,这就使得整个功率控制环路中存在较大延时,检测电流的变化无法实时反应到功率控制电压端。另外,现有技术方案为了保证电流检测的动态范围足够大,电流检测电路往往需要采用成本极高的轨到轨(rail torail)运算放大器,不利于降低对讲机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技术提出一种低成本大电流检测动态范围的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压及温度补偿电路、误差放大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及待检测电路;所述电池电压及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误差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外部基带电路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待检测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取样电阻与待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与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电压及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第一补偿电阻至第八补偿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二级管及补偿电容;所述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池电压连接,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补偿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补偿电阻的第二端及第四补偿电阻的第一端,第二补偿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第四补偿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一同相输入端,第三补偿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补偿电阻的第一端与一个固定电压的分压连接,第五补偿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六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六补偿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七补偿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二极管连接至第五补偿电阻的第二端及第六补偿电阻的第一端,第七补偿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补偿电阻与补偿电容并联,且第八补偿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第六补偿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第八补偿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误差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电阻至第四放大电阻、第一放大电容至第三放大电容、第二运算放大器、及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放大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一放大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放大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放大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二同相输入端,第二放大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放大电阻的第一端与外部基带电路的APC电压及第二放大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放大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三放大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四放大电阻与第三放大电容并联,且第四放大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三放大电阻的第二端及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反相输入端,第四放大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该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取样电阻、第二取样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偏置电阻、第三调节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检测电容、第二检测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取样电阻,所述第二取样电阻与第一取样电阻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并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偏置电阻连接至误差放大电路输出端的控制开关,且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检测电容连接到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调节电阻的第一端,第三调节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调节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作为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的功率控制电压;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检测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第二检测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调节电阻和第二调节电阻;所述第一调节电阻连接于第二取样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射极之间,所述第二调节电阻连接于第二取样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射极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设计的功率控制电路利用电流检测电路直接控制功率,在电流检测电路(一种闭环控制环路)中去除了 RC积分电路(运放积分电路),使电流检测端到功率控制电压端的延时大大减小。同时将误差放大电路置于电流检测电路的前端,这样既可以满足瞬态功率上升下降控制要求,又可以满足稳态闭环控制环路延时小的要求,同时有效扩展了电流检测的动态范围。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省却了成本极高的轨到轨(rail to rail)运算放大器,降低了功率控制电路的成本,其成本只有当前主流功率控制电路(如MOTO,PD780所使用的功率控制电路)的20 %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池电压及温度补偿电路、误差放大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及待检测电路;所述电池电压及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误差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外部基带电路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及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待检测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凌伟张静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