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枝毛霉DK1菌株制备漆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卷枝毛霉DK1菌株制备漆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漆酶(Laccase,EC.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与植物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哺乳动物血浆中的铜蓝蛋白同属于铜蓝氧化酶家族。真菌漆酶由于它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势,作用底物范围非常广泛,能催化氧化多种酚和芳胺类化合物,同时将分子氧还原成水。漆酶突出的催化特性是它的底物具有广泛性、催化反应具有复杂性,生成的产物具有环境友好性.所以,近年来利用真菌制备漆酶在麻纤维脱胶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麻纤维种类繁多,它们由不同比重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杂质组成,纺织加工中,必须经过“脱胶”,即去除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非纤维素物质(统称为胶质),才能获得用于轻纺的纤维,实现其使用价值。麻行业常用的煮练方法主要是化学方法,即利用强酸强碱对原麻或粗纱进行处理,化学脱胶工艺耗能大,设备损耗大,且排放的废水无法循环利用,污染问题严重。酶法脱胶就是将脱胶菌培养到菌生长的衰老期后进行过滤或离心等处理,再用得到的粗酶液浸渍原麻。粗酶液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枝毛霉DK1菌株制备漆酶的方法,包括:(1)将卷枝毛霉DK1菌株由PDA斜面培养基转接入装有基础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摇床中30~40℃恒温震荡培养3~4d后,发酵液经过滤得到菌丝体,菌丝体用无菌水洗净打散,随后收集于无菌水中制成菌丝悬浮液,保存备用;(2)在基础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2%w/v的天然底物和不同浓度的CuSO4·5H2O作为产酶培养基,在三角瓶中装入产酶培养基,接入上述菌丝悬浮液,在摇床中30~40℃恒温震荡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提取发酵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粗酶液;(3)将上述粗酶液于4~6℃离心,取上清液即得漆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枝毛霉DK1菌株制备漆酶的方法,包括:(1)将卷枝毛霉(Mucorcircinelloides)DK1菌株由PDA斜面培养基转接入装有基础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摇床中30~40℃恒温震荡培养3~4d后,发酵液经过滤得到菌丝体,菌丝体用无菌水洗净打散,随后收集于无菌水中制成菌丝悬浮液,保存备用;其中,卷枝毛霉DK1菌株的保藏单位为CGMCC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10143,保藏日期为2014年12月15日,建议分类命名为:卷枝毛霉(Mucorcircinelloides);基础液体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pH自然;(2)在基础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2%w/v的天然底物和不同浓度的CuSO4·5H2O作为产酶培养基,在三角瓶中装入产酶培养基,接入上述菌丝悬浮液,在摇床中30~40℃恒温震荡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提取发酵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其中,天然底物为茶叶、稻草或麦草;CuSO4·5H2O的浓度范围为0-4mM;(3)将上述粗酶液于4~6℃离心,取上清液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若垚,郁崇文,张兴群,郭营,李晓龙,关赛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