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明龙专利>正文

多功能水稻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营养钵盘育秧播种器具的改进,属农业器具。目前,用于水稻营养钵盘育秧播种的器具有多种,但大都功能单一,有的只能完成播种工作,不能完成装土工作;有的只能完成装土工作,不能完成播种工作,而且使用起来比较繁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水稻播种器,由播种盘和装土盘构成,在播种盘和装土盘上具有圆柱状的盛种孔和盛土孔,利用这种播种器既可完成装土、盖土工作,又可完成播种工作。(*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水稻播种器本技术涉及水稻营养钵盘育秧播种器具的改进,尤其是多功能水稻播种器,属农业器具。目前,用于水稻营养钵盘育秧播种的器具有多种,但大都功能单一,有的只能完成播种工作,不能完成装土工作;有的只能完成装土工作,不能完成播种工作,而且使用起来比较烦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水稻播种器,由播种盘和装土盘构成,利用这种播种器即可完成装土、盖土工作,又可完成播种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多功能水稻播种器,具有由档板、带有滑动槽的边框构成的冂形框架,在两边框端头的固定杆滑孔中装有固定杆,其特点是在框架内两边框的滑动槽中滑动装有播种盘和装土盘,在播种盘和装土盘上具有圆柱状的盛种孔和盛土孔,盛种孔和盛土孔的孔中心分别与水稻营养钵盘上的营养钵的中心相对应,在播种盘和装土盘的边缘具有移动槽。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这种播种器的播种盘在上方装土盘在下方时,可完成播种工作;将播种器翻过来使用,装土盘在上方播种盘在下方时,可完成装土工作。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主要件均可选用注塑件,成本低,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泛。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在盛土状态时装土盘与播种盘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在盛种状态时播种盘与装土盘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框架、2档板、3边框、4滑动槽、5固定杆滑动孔、6固定杆、7固定螺帽、8播种盘、9盛种孔、10装土盘、11盛土孔、12移动槽。这种多功能水稻播种器,由档板(2)、两边框(3)组成冂形框架(1),两边框内侧具有滑动槽(4),在两边框的端头具有固定杆滑孔(5),在固定杆滑孔中装有固定杆(6),固定杆可在固定杆滑孔中上下串动,靠固定杆两端的固定螺帽(7)固定固定杆在固定杆滑孔中的位置。在框架内两边框的滑动槽中滑动装有播种盘(8)和装土盘(10),在播种盘和装土盘上具有圆柱状的盛种孔(9)和盛土孔(11),盛种孔和盛土孔的孔中心位置相同并分别与水稻营养钵盘的营养钵的中心位置相对应,在播种盘和装土盘的边缘具有移动槽(12)。播种盘、装土盘的厚度,盛种孔、盛土孔的孔径大小根据播种时种子量、装土量来确定。用这种播种器装土时,先使播种盘位于下方装土盘位于上方并将固定杆位于固定杆滑孔的下方档住播种盘,如图2所示状态,将播种器放在水稻营养钵盘上并使各个盛土孔(盛种孔)对准钵盘上各个营养钵;之后将手放在移动槽中向左移动装土盘使其处于图3所示状态使播种盘档住盛土孔,这时将所有盛土孔中装满-->土;装好土后再将装土盘推回靠在档板上如图2所示位置,这时盛土孔中的土经盛种孔落入营养钵中完成装土工作。播种时将播种器翻过来使播种盘位于上方装土盘位于下方,重复上述过程,先使播种盘位于图4所示状态,装种后推回播种盘使种子落入营养钵中。使用这种播种器操作方便、迅速准确、容易掌握,与已有播种器相比可提高工作效率50倍左右。实施例:本技术设计人按上述方案实施一台多功能水稻播种器,播种盘(装土盘)630×350毫米,盘上布有19排共561个盛种孔(盛土孔),播种盘厚5毫米、盛种孔直径8毫米,装土盘厚10毫米、盛土孔直径13毫米,为水稻营养钵盘播种可同时完成装土、播种、盖土全过程,使用效果理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水稻播种器,具有由档板、带有滑动槽的边框构成的冂形框架,在两边框端头的固定杆滑孔中装有固定杆,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内两边框的滑动槽中滑动装有播种盘和装土盘,在播种盘和装土盘上具有圆柱状的盛种孔和盛土孔,盛种孔和盛土孔的孔中心分别与水稻营养钵盘上的营养钵的中心相对应,在播种盘和装土盘的边缘具有移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水稻播种器,具有由档板、带有滑动槽的边框构成的冂形框架,在两边框端头的固定杆滑孔中装有固定杆,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内两边框的滑动槽中滑动装有播种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姜明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