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358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第一柔性簧片与第二柔性簧片分别中心对称地布置于晶振的四个侧面,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通过螺旋副相连接,其余各零件通过螺钉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柔性簧片和第二柔性簧片实现减振功能,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构成的螺旋机构实现减振刚度的调节,第一柔性簧片和第二柔性簧片用高弹性耐冲击的弹簧钢加工而成,能够提供较好的减振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紧凑,柔性簧片构型丰富,设计空间较大,适用性广,减振性能良好,刚度易于调节,耐高低温,抗腐蚀,不易老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 置。
技术介绍
机载、舰载、车载电子设备需要晶振为其提供高精度的频率基准,而基体的振动与 冲击会极大地影响晶振工作的可靠性,使得其输出电信号特性变差,相位噪声增大,从而无 法满足作为高稳基频信号的要求;同时晶振的加速度敏感方向也是设计减振装置需要考虑 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橡胶圈减振器易出现老化,振动后特性变差,不便于调整等缺点,因此 需要重新设计了一种便于调整,能提供稳定可靠减振效果的晶振减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 橡胶圈减振器易出现老化,振动后特性变差,不便于调整的问题。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包括,壳外挡片、 上壳体、下壳体、下壳体底板,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振、电路板、第一 柔性簧片、第二柔性簧片、调节螺杆、调节螺母、连接件、板下柔片、配重;第一柔性簧片与第 二柔性簧片都是厚度均匀的薄片结构,连接件和板下柔片分别成中心对称地布置于电路板 下面的两对侧,第一柔性簧片与第二柔性簧片分别中心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柔性簧片的晶振减振装置,包括,壳外挡片、上壳体、下壳体、下壳体底板,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振、电路板、第一柔性簧片、第二柔性簧片、调节螺杆、调节螺母、连接件、板下柔片、配重;第一柔性簧片与第二柔性簧片都是厚度均匀的薄片结构,连接件和板下柔片分别成中心对称地布置于电路板下面的两对侧,第一柔性簧片与第二柔性簧片分别中心对称地布置于晶振的四个侧面,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通过螺旋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世滨段学超保宏杜敬利张国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