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透光的发光积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438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透光的发光积木,其包括一底座、一电路板、至少一发光组件以及一顶盖,其利用与电路板相连接的一电连接件,将电导通至相邻的发光积木;此外,由于该电连接件的结构设计,使其几乎不会遮蔽发光组件的光照路径,并可利用其结构及材料的刚性形成弹力,有效抵顶于相堆叠的发光积木的电路板上,让多个发光积木皆能发光,并且同样具有高透光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积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透光特性的发光积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光积木一般包含有:一底座、复数个接电柱以及一顶盖,其中该底座的底部形成有复数个楔孔,底座的顶部则设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印制有导电回路,并于导电回路上进一步装设一发光体;所述复数个接电柱以焊接或插设的方式插接在电路板的导电回路上,每个接电柱上各自设有一正极接电组件以及一负极接电组件,并由导电金属制成;该顶盖盖设于底座的顶部,并设有对应于所述接电柱的复数个中空插楔柱,使接电柱突伸至中空插楔柱中,并可与接合于顶盖上侧的另一块积木电连接;该顶盖的型态呈中空透光,使顶盖内的发光体放光后可以穿透顶盖,照射至顶盖外部。虽然现有的发光积木已具备有发光的功能,但装设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体进行放光时,往往被设置于发光体周围的复数个接电柱阻挡其光照的行进路线,使光照射至顶盖外部的效率不佳,角度受到限制。此外接电柱均由昂贵的导电金属制成,其材料成本较高,且每一个接电柱中均设有正极接电组件以及负极接电组件,结构复杂,制作费时费工,又容易损坏造成电路断路,积木无法发光,实在不符合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接电柱遮蔽发光体,且简化复杂的接电柱构造,降低发光积木的制造成本,减少接电组件损坏造成断路的结构,使发光积木的制作变得简单容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高透光的发光积木,其包括:一底座,并于底座上穿设有至少一楔孔;—顶盖,顶盖为一中空透光体,其盖设于底座并具有一顶部以及侧部,该顶部形成有至少一中空楔柱,所述中空楔柱与所述底座的楔孔相对应;该侧部由顶盖的顶部周缘朝向底座方向延伸并与底座周缘相连结;一电路板,其设于底座的顶侧,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电极回路,且所述电极回路与底座上的楔孔相对应,该电极回路包含有一正极回路与一负极回路,并且所述正极回路与负极回路分别连结有一朝远离底座方向的电连接件;其中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一突出部、至少一弹片以及一连接部,该突出部接触于电路板上的电极回路,所述弹片突伸于中空楔柱内部,而该连接部则连接突出部及所述弹片;以及至少一发光组件,其装设于电路板的电极回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电极回路的一侧装设电连接件,使发光积木内部会遮蔽光线的接电柱被该电连接件取代,免除了复杂的接电柱,除了降低制造成本,并同时增加发光组件的光照范围。较佳地,所述弹片突出于顶盖的中空楔柱,且该中空楔柱的高度加上突出于中空楔柱之弹片部分的高度大于底座之楔孔平面到电路板的深度。此技术手段利用弹片突出于中空楔柱的设计,使外接电源可以经由相互堆叠的发光积木的下方发光积木的电极回路传导至突出部与连接部,进而经由弹片而与堆叠于其上的发光积木的电极回路相接触而电导通,使上下两堆叠的积木皆可以发光。较佳地,该电极回路的正极回路与负极回路呈同心圆设置,设于外周圆的电极回路形成有一缺口,设于圆心处的另一电极回路经由该缺口延伸至同心圆的外侧,其中经由缺口由圆心处延伸至同心圆外侧的电极回路,其位于缺口处的电极回路上盖设有绝缘材料。此技术手段利用同心圆设置的电路形状,配合一般积木的楔孔与楔柱的圆形设计,方便积木与积木间接合时相互电路导通。此外,藉由该通过缺口的电极回路上盖设有绝缘材料,避免相邻之两积木以单一楔孔结合并相对旋转时,结合于电极回路上之另一个积木的复数个电连接件同时与同一电极回路(设于圆心以及通过该缺口的电极回路)相接触,造成电力传输问题。较佳地,其中该顶盖内侧固设有一第二电路板,其包括至少一第二电极回路,第二电极回路包含有一第二正极回路与一第二负极回路,而所述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正极回路及所述第二负极回路电连接。此电路板的双层设置,可使发光积木内侧装设更多的发光组件,而使积木的亮度增加。更佳地,所述顶盖的顶部内侧设有至少一固定件,而电连接件的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一对应于固定件的固定孔,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孔相互接合固定。此技术手段利用顶盖的固定件与电连接件之固定孔的相互对应,使顶盖与电连接件相互定位,并使弹片结构更加稳固。更佳地,该弹片为一圆弧片体,该圆弧片体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结,而该圆弧片体的弧顶突出于所述中空楔柱。此技术手段利用弹片的圆弧片体设置,使圆弧片体的弧顶突出于中空楔柱,让积木间堆叠接合时,圆弧片体利用其结构及材料的刚性而产生弹力,使弧顶抵顶于堆叠其上之发光积木的电极回路,藉此弹力特性,确保弹片可以有效接触到相邻之积木的电极回路,使电力于发光积木间的传导不会产生断路。更佳地,该弹片为一长形片体,该长形片体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结并朝远离电路板方向突出于连接部,而该长形片体的另一端分叉为二倒三角形,并且所述倒三角形的尖端突出于所述中空楔柱。此技术手段利用弹片的倒三角形设置,使倒三角形的尖端突出于中空楔柱,让积木间堆叠接合时,三角形的尖端利用其结构及材料的刚性而产生弹力,使尖端抵顶于堆叠其上的发光积木的电极回路,藉此弹力特性,确保弹片可以有效接触到相邻之积木的电极回路,其功用与上述之弹片的圆弧片体设计相同。更佳地,该弹片为一弯曲片体,该弯曲片体具有复数个弯折处,所述弯折处沿中空楔柱的延伸方向排列,其一端与连接部相连结,另一端则呈圆弧状突出于所述中空楔柱。此技术手段利用弹片的弯曲并折叠设置,使其藉由结构及材料刚性而产生的弹力进一步被弯曲折叠结构提升,并利用此弹力特性使积木间堆叠接合时,弹片更容易接触到相邻之积木的电极回路,使电力于发光积木间的传导不易产生断路。另本技术所采用之另一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高透光的发光积木,其包括:一底座,并于底座上穿设有至少一楔孔;一顶盖,顶盖为一中空透光体,其盖设于底座并具有一顶部以及侧部,该顶部形成有至少一中空楔柱,所述中空楔柱与底座的楔孔相对应;侧部由顶盖的顶部周缘朝向底座方向延伸并与底座周缘相连结;一电路板,其设于顶盖的顶部内侧,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电极回路,且所述电极回路与顶盖上的中空楔柱相对应,该电极回路包含有一正极回路与一负极回路,并且所述正极回路与负极回路分别连结有一朝远离顶盖方向的电连接件;其中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一突出部、至少一弹片以及一连接部,该突出部接触于电路板上之电极回路,所述弹片突伸于楔孔内部,而该连接部则连接突出部及所述弹片;以及至少一发光组件,其装设于电路板的电极回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之优点在于同样利用电连接件取代结构复杂之接电柱,除了降低成本,并同时增加发光组件的光照范围。更佳地,所述弹片突出于底座的楔孔,且该楔孔深度加上突出于楔孔之弹片部分的高度大于顶盖的中空楔柱的顶部到电路板的深度。此技术手段利用弹片突出于楔孔的设计,使外接电源可以经由相互堆叠之发光积木的上方发光积木的电极回路传导至突出部与连接部,进而经由弹片与相叠于其下之发光积木的电极回路相接触而电导通,使上下两堆叠的积木皆可以发光。更佳地,该电极回路的正极回路与负极回路呈同心圆设置,设于外周圆的电极回路形成有一缺口,设于圆心处的另一电极回路经由该缺口延伸至同心圆的外侧,其中经由缺口由圆心处延伸至同心圆外侧的电极回路,其位于缺口处的电极回路上盖设有绝缘材料。此技术手段利用同心圆设置的电路形状,配合一般积木的楔孔与楔柱的圆形设计,方便积木与积木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透光的发光积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并于所述底座上穿设有至少一楔孔;一顶盖,所述顶盖为一中空透光体,其盖设于所述底座并具有一顶部以及侧部,所述顶部形成有至少一中空楔柱,所述中空楔柱与所述底座的楔孔相对应;所述侧部由所述顶盖的顶部周缘朝向所述底座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底座周缘相连结;一电路板,其设于所述底座的顶侧,所述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电极回路,且所述电极回路与所述底座上的楔孔相对应,所述电极回路包含有一正极回路与一负极回路,并且所述正极回路与所述负极回路分别连结有一朝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电连接件;其中所述电连接件包括一突出部、至少一弹片以及一连接部,所述突出部接触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极回路,所述弹片突伸于所述中空楔柱内部,而所述连接部则连接所述突出部及所述弹片;以及至少一发光组件,其装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电极回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彦封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