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2829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回路切换组件,第一气缸内限定出第一压缩腔和第一滑片腔,第二气缸内限定出第二压缩腔和第二滑片腔,第一压缩腔与回气口连通,第一滑片腔内设有磁铁和第一滑片,第一滑片腔与低段消声器连通,第二滑片腔与壳体内的空间连通。回路切换组件包括输入口、高压口和输出口,输出口与高压口和输入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输入口与回气口连通,输出口与低段消声器连通,高压口适于与喷气出口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在一个气缸运行的运行模式和两个气缸同时运行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严寒时的暖风能力提升一级,而使得制冷装置的性能提升,具备喷气功能的2级压缩式旋转式压缩机备受关注,对空调器和制冷装置的应用也有增加。同时,对APF的改善也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出于这样的背景,兼顾应用产品的品质提升和APF提升是很大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在一个气缸运行的运行模式和两个气缸同时运行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所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应用在制冷装置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两个节流元件和气液分离器,所述两个节流元件串联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气液分离器串联在所述两个节流元件之间,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喷气出口,所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出第一压缩腔和第一滑片腔,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出第二压缩腔和第二滑片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通过低段消声器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与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滑片腔内设有磁铁和第一滑片,所述第二滑片腔内设有第二滑片和止抵在所述第二滑片上的线圈弹簧,所述第一滑片腔与所述低段消声器连通,所述第二滑片腔与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连通;回路切换组件,所述回路切换组件包括输入口、高压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所述高压口和所述输入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输入口与回气口连通,所述输出口与所述低段消声器连通,所述高压口适于与所述喷气出口相连。根据本技术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通过设有回路切换组件,使得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在一个气缸运行的运行模式和两个气缸同时运行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从而大幅度调整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的能力容量,在制冷装置的负荷减小时,可以自动地减少运转气缸的数量,从2级压缩变成I级压缩,从而可以兼顾舒适性和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缩腔内设有朝向所述低段消声器开口的低压通孔,所述低压通孔处设有从所述第一压缩腔到所述低段消声器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的低压侧单向阀。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隔板内设有空腔以限定出所述低段消声器。具体地,所述回路切换组件为回路切换阀,所述回路切换阀包括阀体和中空的滑块,所述阀体内限定出空腔,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壁上,所述高压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其他侧壁上,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空腔的侧壁上且所述滑块内的空间始终与所述输入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制冷装置,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两个节流元件;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串联在所述两个节流元件之间,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喷气出口,所述喷气出口与所述高压口相连。根据本技术的制冷装置,通过设有上述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在制冷装置的负荷减小时,可以自动地减少运转气缸的数量,从2级压缩变成I级压缩,从而可以兼顾舒适性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与本技术的实施例相关、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回路切换阀的截面图(P模式);图2包括上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图(P模式);图3包括上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回路切换阀的截面图(S模式);图4在低段消声器中追加单向阀的上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回路切换阀的截面图(S模式);图5表示包括上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图(S模式);图6在上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中低段侧气缸、高段侧气缸和回路切换阀的气体回路连接和模式切换原理(P模式);图7在上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中低段侧气缸、高段侧气缸和回路切换阀的气体回路连接和模式切换原理(S模式)。附图标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120、壳体2、变频式电机130、气缸1a(1b)、压缩机构140、压缩腔Ila(Ilb)、活塞14a(14b)、中隔板6、滑片12a(12b)、偏心轴30、主轴承20、副轴承21、储液器107、低压管5a(5b)、低压吸气管4、低段消声器8、排气孔24a(24b)、排气阀23a(23b)、连通孔6b、中间连接管7、高段消声器25、消声器排气孔26、排气管3、吸气口 9a、低压通孔32a、低段侧单向阀32、滑片腔15a(15b)、磁铁16、均压槽17、滑片弹簧19b、滑片腔孔18、气液分离器108、回路切换阀106、高压口 106b、输入口 106c、输出口 106d、滑块106a、室内换热器100、室外换热器200、膨胀阀102a(102b)、四通阀105、喷射管1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120,其中该双缸旋转式压缩机120应用在制冷装置中,该制冷装置可以为空调器等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室内换热器100、室外换热器110、两个节流元件102a、102b和气液分离器108,两个节流元件102a、102b串联在室内换热器100和室外换热器110之间,气液分离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缸旋转式压缩机,所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应用在制冷装置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两个节流元件和气液分离器,所述两个节流元件串联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气液分离器串联在所述两个节流元件之间,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喷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出第一压缩腔和第一滑片腔,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出第二压缩腔和第二滑片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通过低段消声器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与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滑片腔内设有磁铁和第一滑片,所述第二滑片腔内设有第二滑片和止抵在所述第二滑片上的线圈弹簧,所述第一滑片腔与所述低段消声器连通,所述第二滑片腔与所述壳体内的空间连通;回路切换组件,所述回路切换组件包括输入口、高压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所述高压口和所述输入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输入口与回气口连通,所述输出口与所述低段消声器连通,所述高压口适于与所述喷气出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津政雄杨国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