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腿及具有该支腿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53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支腿,包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所述前支腿包括前支腿框架、前支腿支撑臂和前支腿连接臂,所述前支腿支撑臂与所述前支腿连接臂铰接连接,所述前支腿连接臂能够在所述前支腿框架内伸缩移动,所述两个前支腿的前支腿框架平行布置于所述工程机械的两侧,所述两个前支腿的前支腿框架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腿,两个前支腿框架平行布置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两侧,可充分利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空间。又由于两个前支腿框架布置在同一平面内,因而可有效利用混凝土泵车垂直方向的空间,可以增大前支腿框架、前支腿连接臂和前支腿支撑臂的横截面积,因而可有效增加支腿承受应力的能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才几械的支腿;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支腿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许多工程机械需要釆用支撑装置实现工作时的支撑,以避免作业 时负荷过大而造成工程机械的倾覆。支撑装置一般包括四个支腿,包 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每个支腿均具有收起和展开两种状态。 当该工程机械需要移动时,需要收起支腿,以便于移动;当该工程机 械处于施工状态时,则需要展开支腿,实现支撑。例如,在混凝土泵车工作时,混凝土泵车的四个支腿展开撑地, 通过支腿承受混凝土泵车自重及其臂架系统的重力产生的弯矩,防止 混凝土泵车自身产生倾覆。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的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支腿包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两个前支腿 的结构相同,其中,右前支腿包括右支撑臂la、右连接臂3a和右支 腿框架4a,右支撑臂la与右连接臂3a铰链连接,右连接臂3a与右 支腿框架4a通过伸缩油缸连接,伸缩油缸能够驱动右连接臂3a在右 支腿框架4a内伸缩移动。同样,左前支腿具有左支腿框架6a。两个 后支腿结构相同,其中,右后支腿具有右摆动臂5a。右前支腿的右支腿框架4a与左前支腿的左支腿框架6a呈X形交 叉布置,右支腿框架4a搭接在左支腿框架6a上,在高度上分为上下 两层。由于右支腿框架4a和左支腿框架6a在空间上交叉布置在混凝 土泵车的底盘上,因而该支腿占用空间较大,留给支腿的高度空间十 分有限,空间利用率较低。并且,由于支腿在高度上分为上下两层,因而支腿在每一层的高 度有限,支腿的右连接臂3a和右支腿框架4a的横截面较小,因而右 连接臂3a和右支腿框架4a受到的应力较大,为了减小支腿收到的应力载荷,需要将支腿的顶底板设计成较厚的板材而满足支腿受力需求, 因而造成支腿的重量较重。此外,该支腿采用铰链连接,由于受混凝土泵车底盘的宽度限制, 该支腿的长度十分有限,很难适应于长臂架系统的混凝土泵车的大跨度需求;右支腿框架4a和左支腿框架6a交叉布置在混凝土泵车的底 盘的中部,因而限制了混凝土泵车的泵送系统主油缸和输送缸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支腿, 该支腿能够有效利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垂直高度的空间,增大支腿臂 的横截面积,能够有效降低支腿的应力。本技术提供的支腿,包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所述前 支腿包括前支腿框架、前支腿支撑臂和前支腿连接臂,所述前支腿支 撑臂与所述前支腿连接臂铰接连接,所述前支腿连接臂能够在所述前 支腿框架内伸缩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支腿的前支腿框架平 行布置于所述工程机械的两侧,所述两个前支腿的前支腿框架位于同 一平面内。优选地,所述后支腿包括后支腿框架、后支腿支撑臂和后支腿连 接臂;所述后支腿支撑臂与所后支腿述连接臂铰链连接,所述后支腿 连接臂能在所述后支腿框架内伸缩移动。优选地,所述两个后支腿的后支腿框架平行布置于所述工程机械 的两侧。优选地,所述两个后支腿的后支腿框架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后支腿为摆动式支腿,所述后支腿的一端与所述工程才几械本体活动连4妄。优选地,所述前支腿还包括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前支腿连接臂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的另 一端与所述工程机械本体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具有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及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支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支腿,两个前支腿框架平行 布置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两侧,可充分利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空间。 又由于两个前支腿框架布置在同一平面内,因而可有效利用混凝土泵 车垂直方向的空间,可以增大前支腿框架、前支腿连接臂和前支腿支 撑臂的横截面积,因而可有效增加支腿承受应力的能力。此外,由于前支腿框架平行布置,可沿长度方向加长,前支腿支 腿臂的节数可以增多,打开时可以向底盘两侧伸出较长的距离,因此 可以解决混凝土泵车大跨距需求问题。由于前支腿框架只占用混凝土 泵车两侧的空间,中间预留出较宽且规整的空间,非常适合大排量混 凝土泵车加长其主油缸和输送缸。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的支腿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支腿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3为图2中的支腿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支腿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5图4中的支腿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 1前支腿支撑臂 4前支腿框架 7后支腿支撑臂 10底盘8后支腿标准臂 11回转底座2前支腿标准臂 5后支腿3前支腿连接臂 6后支腿框 架 9后支腿连接臂12支腿13臂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支腿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腿包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 腿,所述前支腿包括前支腿支撑臂1、前支腿标准臂2、前支腿连接臂 3和前支腿框架4,前支腿支撑臂1与前支腿标准臂2通过铰链连接, 前支腿标准臂2与前支腿连接臂3通过铰链连接,前支腿连接臂3通 过伸缩油缸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底座连接,通过伸缩油缸带动前支腿连接臂3在前支腿框架4内伸缩移动,进而可带动与前支腿连接臂3 连接的前支腿标准臂2和前支腿支撑臂l在前支腿框架4内伸缩移动, 两个前支腿框架4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底座连4姿,两个前支腿框架4 平行布置在混凝土泵车的底盘两侧,且两个支腿框架4位于同一平面 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前支腿具有两节前支腿标准臂2,可;f艮据泵车 臂架系统的长度选择前支腿标准臂2的节数,如果混凝土泵车臂架系 统较短,则可不使用前支腿标准臂2,可以通过铰链直接将前支腿连 接臂3与前支腿支撑臂1连接。前支腿框架4为矩形箱体结构,其一端开口朝向混凝土泵车底盘 的外侧,后支腿5为摆动式支腿,该后支腿5的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 回转底座通过固定轴活动连接,后支腿5能够绕固定轴转动,通过摆 动油缸推动后支腿5向混凝土泵车的外部伸出或收回。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腿中,两个前支腿框架4平行布置 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两侧,可充分利用混凝土泵车底盘的空间。又由 于两个前支腿框架4布置在同一平面内,因而可有效利用混凝土泵车 垂直方向的空间,进而可以增大前支腿框架4、前支腿连《^妄臂3和前 支腿支撑臂1的横截面积,因而可有效增加该支腿承受应力的能力。此外,由于前支腿框架4平行布置,可沿长度方向加长,因而可 增加前支腿臂的节数,增大前支腿的长度,因此可以解决混凝土泵车大跨距需求问题。由于前支腿框架4只占用泵车两侧的空间,中间预 留出较宽而且规整的空间,非常适合大排量混凝土泵车加长主油缸和 输送缸。参考图3,图3为图2中的支腿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伸缩油缸的活塞杆或缸筒固定在前支腿连接臂3 上,伸缩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混凝土泵车的回转底座上。伸缩油缸动 作时,伸缩油缸推动前支腿连接臂3沿着前支腿框架4向其出口方向 移动,从而推动与前支腿连接臂3连接的前支腿标准臂2和前支腿支 撑臂1 一起向前支腿框架4的出口方向移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 驱动方式驱动前支腿连接臂3,如齿轮齿条或钢丝绳等。前支腿框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支腿,包括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所述前支腿包括前支腿框架、前支腿支撑臂和前支腿连接臂,所述前支腿支撑臂与所述前支腿连接臂铰接连接,所述前支腿连接臂能够在所述前支腿框架内伸缩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支腿的前支腿框架平行布置于所述工程机械的两侧,所述两个前支腿的前支腿框架位于同一平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刚易秀明郭承志刘永红朱红李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