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痛风药物作用酶靶标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1427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3:53
一种痛风药物作用酶靶标模型的构建方法,是利用分子对接软件对数据库进行初步筛选、体外活性实验,光谱学分析,再次使用分子对接软件模拟1000-2000次建立酶靶标PDB3模型。发明专利技术采用Discovery studio分子对接软件,进行库比对,大大缩小了,活性实验的药物范围,为新药的研发节约大量成本,缩短痛风类关键酶抑制剂研发周期;体外酶活性实验及体外光谱学实验完成后,再次使用分子对接软件对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筛选,并与体外实验数据相比对,提高研发速度,节约研发经费;建立酶靶标PDB3模型,明确了黄嘌呤氧化酶的关键作用靶点,大大缩短了痛风类疾病研发周期,使研发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更明确,体内外作用也更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痛风药物作用酶靶标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l)从分子模型库http://www.rcsb.org/pdb中找到相应的XO模型PDB ID 3ETR,并从ACD数据库、MDDR数据库、SPECS数据库、CNPD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筛选相应的药物,采用Discovery Studio全新分子模拟软件,对所有能够以最低能量、高结合次数的与黄嘌呤氧化酶相结合的药物进行初步数据筛选,筛选次数为100至200次得到若干个药物和XO结合的PDB1文件;(2)将所有的PDB1符合以下条件:A、结合能量为‑10至‑5kJ/mol;B、并且最低能量构象占所有模拟的构象的10至50%;将符合以上条件的构象生成PDB1文件,并将所有得到的若干个PDB1构象合并生成初选靶位模型PDB2;并将符合PDB2的活性物质,进行体外抑制酶活性实验;(3)将体外抑制药物的黄嘌呤氧化酶IC50<10mmol/L的抑制药物,进行光谱学实验,确定其结合类型、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 (4)对符合步骤(3)条件药物,进行荧光热力学分析,分析其相互结合作用的结合能;再次对以上药物进行Discovery Studio分子模拟,模拟次数为1000至2000次,结合步骤(3)、步骤(4)所计算的结合位点数、结合能进行模型的校正;(5)根据步骤(4)校正后的分子模拟结合位点,进行归纳汇总,找出同源的氨基酸序列;并建立痛风关键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靶向作用位点模型PDB3;经过35000种常见化学物质比对发现黄嘌呤氧化酶800至1100位置氨基酸中部分氨基酸为黄嘌呤氧化酶的关键酶作用靶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宗财马达王辉刘光宪李金林陈媛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