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绝缘体,尤其涉及一种绝缘体、绝缘构造及其绝缘体的安装方法。包括主绝缘部,所述的主绝缘部的中间设有伸缩部,所述的伸缩部底部的左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一脚部,所述的伸缩部底部的右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二脚部,所述的第一脚部的外端与第二脚部的外端分别设有防脱落突出部。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前分析和装配处理。一种绝缘体、绝缘构造及其绝缘体的安装方法,结构紧凑配合度高,装配简便,稳定性高,使用效果出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体、绝缘构造及其绝缘体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绝缘体,尤其涉及一种绝缘体、绝缘构造及其绝缘体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没有使用实际绝缘体隔离的情况下,要保证电气绝缘,就需要确保绝缘距离,也就是说需确保空间距离和爬电距离。空间距离(clearance),两个导体间的空间最短距离;沿面距离(creepagedistance),两个导电部分之间的,沿绝缘体表面最短的距离。由P板等绝缘材料的基板,其零部件安装面如果端子和配线等配置为两个导体时,它们中间没有绝缘体,则为了确保空间距离及爬电距离组成的绝缘距离,起码要保证导体间不会引起放电的距离,这就导致设备无法做到小型化。在导体之间安装由绝缘材料组成的壁状绝缘体,既确保了绝缘距离,又采用了之间的最短距离。绝缘体由如绝缘纸一般的薄型有弹性,易变形的绝缘材料作成,绝缘体通过螺丝、螺栓等连接体固定到导体上的场景。为防止绝缘体倾斜和变形,将其折成直角,一条边用螺丝螺栓类连接体固定至上,另一条边的一端插入基板上的长孔中。此时,导体,绝缘体的一条边由于用螺丝螺栓类连接体固定,需要在导体留出螺丝孔的同时,基板上也要留出绝缘体的另一条边一端的插入长孔。绝缘体安装至基板上时的样子。此时,在矩形绝缘体的脚部设置一对脚,在脚的下端处设置卡位爪片,作成楔状或键状的卡位,插入基板的脚部插入孔,起到配合卡位的作用。此时,绝缘体较薄与基板上的绝缘体容易倾斜。因此,绝缘体脚部的插入到插入孔,为防止其倾斜倒下,需使用厚度能够支撑起直立的素材。绝缘体若使用如绝缘纸般薄的有弹性易变形的绝缘材料时,绝缘体就很难在基板上保持稳定直立状态。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度高,使用薄型绝缘体可以稳定地直立在基板中的一种绝缘体、绝缘构造及其绝缘体的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绝缘体,包括主绝缘部,所述的主绝缘部的中间设有伸缩部,所述的伸缩部底部的左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一脚部,所述的伸缩部底部的右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二脚部,所述的第一脚部的外端与第二脚部的外端分别设有防脱落突出部。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部由二个以上的折弯部形成。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部包括第1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的左端设有第2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的右端设有第3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位于主绝缘部的中心线上;所述的第1折弯部、第2折弯部和第3折弯部折弯后形成横截面呈“V”状或“W”状。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部中设有至少一个切入缺口,切入缺口位于第1折弯部的折弯线、第2折弯部的折弯线或第3折弯部的折弯线中的一处或多处,切入缺口位于伸缩部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切入缺口的形状呈“V”状或“U”状。一种绝缘构造,包括基板,所述的基板的左端设有左导体,所述的基板的右端设有右导体,所述的左导体与右导体间形成装配空间S,装配空间中设有第一脚部插入孔和第二脚部插入孔,所述的第一脚部插入至与第一脚部相匹配的第一脚部插入孔中,所述的第二脚部插入至与第二脚部相匹配的第二脚部插入孔中,使主绝缘部与基板相卡接。作为优选,主绝缘部的宽幅W2大于由第一脚部插入孔和第二脚部插入孔形成的长度L3,防脱落突出部与第一脚部的宽幅W3之和与第一脚部插入孔的长度L1等值,防脱落突出部与第二脚部的宽幅W4之和与第二脚部插入孔的长度L2等值,主绝缘部和第一脚部、第二脚部形成的边界虚线2a,防脱落突出部之上形成上端部5b,边界虚线2a与上端部5b间形成高低段差E,高低段差E与基板厚度T相等。一种绝缘体的安装方法,按以下方法进行:当装配空间S较大时,此时的安装方法为:(1)、操作前分析:在使基板中第一脚部插入孔、第二脚部插入孔的上方,重叠着主绝缘部;在此状态下,当主绝缘部的宽幅W2大于长度L3,即使主绝缘部向基板垂直方向移动,第一脚部、第二脚部无法插入到第一脚部插入孔、第二脚部插入孔中;(2)、装配处理:主绝缘部上施加压缩力P1,使伸缩部进行折叠,主绝缘部的宽幅W2缩短至长度L3的长度,第一脚部位于第一脚部插入孔的中心位置,第二脚部位于第二脚部插入孔的中心位置;将第一脚部插入至第一脚部插入孔中,第二脚部插入至第二脚部插入孔中,解除压缩力P1,根据伸缩部的回复力P2,使主绝缘部的宽幅恢复至W2,使防脱落突出部与基板相配合,主绝缘部安装至基板中,避免主绝缘部从第一脚部插入孔和第二脚部插入孔中脱落;当装配空间S较小时,此时的装配方法为:(1)、装配处理:将主绝缘部中第一脚部防脱落突出部插入至第一脚部插入孔中,将第一脚部插入孔中的角20作为支点,以支点旋转主绝缘部的一端1a,将第二脚部防脱落突出部插入至第二脚部插入孔中,使主绝缘部插入至基板中。主绝缘部为宽幅W1、高H1的矩形状,第1折弯部、第2折弯部、第3折弯部俯视呈“V”字状,将第1折弯部、第2折弯部、第3折弯部折成角度θ的样式。主绝缘部的材质,例如:使用聚丙烯、聚乙烯、PET、氯乙烯等的塑料纸和绝缘纸。使用厚度0.2-0.8mm的绝缘纸。使用绝缘纸而不使用特别的加工治具,也能够进行伸缩部的折弯加工。以纸浆为主要成分的绝缘纸、聚酯薄膜和PET薄膜粘结的绝缘纸、使用任意一种都可以得到所需绝缘效果。更理想的是使用由芳纶(全芳香族聚酰胺)聚合物制作的绝缘纸。使用由芳纶(全芳香族聚酰胺)聚合物制作的绝缘纸,可以实现芳纶的高温耐久性、机械及电气特性上的优良绝缘构造的效果。在确保绝缘距离中,比使用其他绝缘纸在高温下更具有信赖性。伸缩部中3处折弯形成“V”字状,在增加折弯部的情况下可形成“W”字状,也可增加更多的折弯部,使得使用效果更加出色。切入缺口的存在,使伸缩冲比较容易折弯,在作插入操作时,可以更加的圆顺利;切入缺口设在伸缩部的折弯处,形成“V”字状,切入缺口的形状也可以是“U”字状或其他形状皆可,只要简单的开叉就可。第一脚部插入孔与第二脚部插入孔可以合成一个孔,使用效果相同。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绝缘体、绝缘构造及其绝缘体的安装方法,结构紧凑配合度高,装配简便,稳定性高,使用效果出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与绝缘构造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构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伸缩部伸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与绝缘构造第一实施例第1步的装配步骤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与绝缘构造第一实施例第2步的装配步骤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与绝缘构造第一实施例第3步的装配步骤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与绝缘构造第二实施例的装配步骤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绝缘体中增加切入缺口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1装入至绝缘构造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一种绝缘体,包括主绝缘部1,所述的主绝缘部1的中间设有伸缩部6,所述的伸缩部6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绝缘部(1),所述的主绝缘部(1)的中间设有伸缩部(6),所述的伸缩部(6)底部的左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一脚部(3),所述的伸缩部(6)底部的右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二脚部(4),所述的第一脚部(3)的外端与第二脚部(4)的外端分别设有防脱落突出部(5)。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1.28 JP 2014-0128901.一种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绝缘部(2),所述的主绝缘部(2)的中间设有伸缩部(6),所述的伸缩部(6)底部的左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一脚部(3),所述的伸缩部(6)底部的右端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二脚部(4),所述的第一脚部(3)的外端与第二脚部(4)的外端分别设有防脱落突出部(5);所述的伸缩部(6)由二个以上的折弯部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部(6)包括第1折弯部(6a),第一折弯部(6a)的左端设有第2折弯部(6b),第一折弯部(6a)的右端设有第3折弯部(6c),第一折弯部(6a)位于主绝缘部(2)的中心线上;所述的第1折弯部(6a)、第2折弯部(6b)和第3折弯部(6c)折弯后形成横截面呈“V”状或“W”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部(6)中设有至少一个切入缺口(7),切入缺口(7)位于第1折弯部(6a)的折弯线、第2折弯部(6b)的折弯线或第3折弯部(6c)的折弯线中的一处或多处,切入缺口(7)位于伸缩部(6)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切入缺口(7)的形状呈“V”状或“U”状。4.一种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体插入的绝缘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2),所述的基板(12)的左端设有左导体(13),所述的基板(12)的右端设有右导体(14),所述的左导体(13)与右导体(14)间形成装配空间(S),装配空间中设有第一脚部插入孔(15)和第二脚部插入孔(16),所述的第一脚部(3)插入至与第一脚部(3)相匹配的第一脚部插入孔(15)中,所述的第二脚部(4)插入至与第二脚部(4)相匹配的第二脚部插入孔(16)中,使主绝缘部(2)与基板(12)相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绝缘构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有,藤吉祐二,
申请(专利权)人:明电舍杭州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明电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