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福仲专利>正文

一种清除游离铜的粽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0373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除游离铜的粽叶及其制备方法。粽叶在含有硫酸铜的沸水中漂烫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生石灰滤清液的加工步骤为:将生石灰5-15份喷湿化开后放入85-95份清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石灰乳;采用100目的纱网过滤制得生石灰滤清液。粽叶加工步骤为:将粽叶放入清水中清洗并浸泡1小时;将浸泡后的粽叶放入沸水中漂烫5-10分钟;将漂烫后的粽叶剪除叶柄,然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中浸泡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5分钟;低温干燥;包装。由于粽叶在漂烫后经过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粽叶中的游离铜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氢氧化铜沉淀,从而避免由于人体摄入过量的铜离子而导致呕吐、腹泻和发生重金属中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是。
技术介绍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粽叶包粽子、包装其它的食品、作为餐桌上的装饰和食品的陪衬,还可用于编制器皿。粽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具有特殊的竹香味和防腐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粽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近年来研究证明,粽叶多糖物具有抗癌效果。《中药大词典》中也介绍粽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小便不利、喉痹、痈肿等功用。粽叶采下后,由于叶绿素对光、热敏感,易遭到严重破坏,晒干、贮藏后的粽叶呈黄白色。为了减少高温对叶绿素的破坏,现有技术是在漂烫粽叶时加入硫酸铜,利用铜离子取代叶绿素的镁离子形成性质稳定、色泽青绿的叶绿素铜,达到对叶绿素的保护效果。但人体摄入粽叶中残存的游离铜过量易导致呕吐、腹泻,甚至发生重金属中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清除粽叶中的游离铜的粽叶及其制备方法,避免由于铜离子过量而导致呕吐、腹泻和发生重金属中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粽叶在含有硫酸铜的沸水中漂烫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生石灰滤清液各组分和含量如下: 清水85-95份, 生石灰 5-15份。所述生石灰滤清液采用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A.将生石灰喷湿化开后放入清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石灰乳; B.采用100目的纱网过滤制得生石灰滤清液。所述粽叶采用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A.将粽叶放入清水中清洗并浸泡I小时; B.将浸泡后的粽叶放入沸水中漂烫5-10分钟; C.将漂烫后的粽叶剪除叶柄,然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中浸泡2小时; D.再用清水清洗5分钟; E.浙干后采用30-50°C低温干燥至含水率10%以下; F.按叶片数量或重量包装。利用铜离子取代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形成性质稳定、色泽青绿的叶绿素铜,达到对叶绿素的保护效果。生石灰的化学成分为CaO,遇水后形成石灰乳,即氢氧化钙,化学成分为Ca (0H)2。氢氧化钙与铜离子反应,形成化学成分为Cu (OH)2的氢氧化铜沉淀。从而清除粽叶中残存的游离铜。由于粽叶在含有硫酸铜的沸水中漂烫后经过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粽叶中的游离铜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氢氧化铜沉淀,从而避免由于人体摄入过量的铜离子而导致呕吐、腹泻和发生重金属中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粽叶在含有硫酸铜的沸水中漂烫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生石灰滤清液各组分和含量如下: 清水90kg, 生石灰 10kg。生石灰滤清液采用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A.将生石灰喷湿化开后放入清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石灰乳; B.采用100目的纱网过滤制得生石灰滤清液。粽叶采用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A.将粽叶放入清水中清洗并浸泡I小时; B.将浸泡后的粽叶放入沸水中漂烫8分钟; C.将漂烫后的粽叶剪除叶柄,然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中浸泡2小时; D.再用清水清洗5分钟; E.浙干后采用30-50°C低温干燥至含水率10%以下; F.按叶片数量包装。本专利技术所述硫酸铜、生石灰均属食品级添加剂,且残留量不得超出相关标准。【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所述粽叶在含有硫酸铜的沸水中漂烫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生石灰滤清液各组分和含量如下: 清水85-95份, 生石灰 5-15份; 所述生石灰滤清液采用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A.将生石灰喷湿化开后放入清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石灰乳; B.采用100目的纱网过滤制得生石灰滤清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粽叶采用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A.将粽叶放入清水中清洗并浸泡I小时; B.将浸泡后的粽叶放入含有10%硫酸铜的沸水中漂烫5-10分钟; C.将漂烫后的粽叶剪除叶柄,然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中浸泡2小时; D.再用清水清洗5分钟; E.浙干后采用30-50°C低温干燥至含水率10%以下; F.按叶片数量或重量包装。【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粽叶在含有硫酸铜的沸水中漂烫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生石灰滤清液的加工步骤为:将生石灰5-15份喷湿化开后放入85-95份清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石灰乳;采用100目的纱网过滤制得生石灰滤清液。粽叶加工步骤为:将粽叶放入清水中清洗并浸泡1小时;将浸泡后的粽叶放入沸水中漂烫5-10分钟;将漂烫后的粽叶剪除叶柄,然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中浸泡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5分钟;低温干燥;包装。由于粽叶在漂烫后经过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粽叶中的游离铜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氢氧化铜沉淀,从而避免由于人体摄入过量的铜离子而导致呕吐、腹泻和发生重金属中毒。【IPC分类】A23N12-02【公开号】CN104544492【申请号】CN201410518277【专利技术人】罗福仲 【申请人】罗福仲【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申请日】2014年10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除游离铜的粽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粽叶在含有硫酸铜的沸水中漂烫后放入生石灰滤清液进行浸泡处理,生石灰滤清液各组分和含量如下:清水       85‑95份,生石灰     5‑15份;所述生石灰滤清液采用如下步骤加工而成:A.  将生石灰喷湿化开后放入清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石灰乳;B.采用100目的纱网过滤制得生石灰滤清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福仲
申请(专利权)人:罗福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