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聚合物-雷公藤甲素结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078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6:22
水溶性聚合物-雷公藤甲素的结合物(I),其中,P为水溶性聚合物;D为雷公藤甲素;Z为连接基团。该结合物提高了雷公藤甲素的水溶性,降低其毒性并延长了其在生物体中的循环半衰期。(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谷氨酸或其衍生物、人血清白蛋白与雷公藤甲素的结合物以及包含 该结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雷公藤(Tripeterygium wilfordii)又名黄藤、黄藤木、典錯藤、断肠草等,为卫茅 科雷公藤属植物。本属植物在我国共有三种,产于浙江、湖南、安徽、福建、台湾等省,主要分 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药用部分是根,具有活血化癖、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止血等 功效,但有毒。近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研究较多,通过研究发现雷公藤具有很多药理 作用,如抗炎、抗菌、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肿瘤等,目前己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肾炎、红斑狼疮及各种皮肤病,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在雷公藤的各种成分中,二萜类化合物药效最强,雷公藤属植物所含二萜化合 物,属松香烷型,多数具有α,β-不饱和内酯结构,有文献研究认为雷公藤中抗炎和免 疫抑制活性成分主要是三环氧二萜类化合物,据研究报道正是α,β-不饱和醛酮内酯 环导致此类物质具有生理活性。二菇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雷公藤内酯醇,又名雷公藤甲 素(triptolede)、雷公藤内酯二醇,又名雷公藤乙素(tripdiolide)、雷公藤内酯三醇 (triptriolide)、雷公藤氯内酯醇(tripcheorolide)、雷公藤酮(triptonide)等。目前研 究较多的是雷公藤甲素,它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抗生育及免疫调节作用。 雷公藤毒性较大,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雷公藤甲素,也叫雷公藤内酯醇,是研究最 多的成分,它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亦是主要有毒成分。雷公藤甲素纯品为白色 柱状结晶,几乎不溶于水。这些缺点大大妨碍了雷公藤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推广。在 提高雷公藤提取物水溶性的同时,降低其毒性,提高药物的药理学半衰期,增强其稳定性及 到达靶部位的几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善生物利用度,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键合成为本 专利技术的目的。 聚谷氨酸(Polyglutamic acid, PGA)最早发现于1937年。研究人员在炭疽芽胞 杆菌与糖化菌的细胞荚膜中发现PGA,是某些微生物荚膜的主要成分之一。之后在枯草芽胞 杆菌和纳豆杆菌中也发现PGA。PGA是由谷氨酸单元以肽键的形式缩合而成的一种类多肽 分子。 PGA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生物可降解性,PGA在体内可被溶酶体降解为内源 性谷氨酸而直接被生物体吸收;(2)易修饰性,PGA主链上大量羧基易于修饰、易于和药物 结合;(3)增溶性,PGA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PGA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了一种 非常理想的药物载体。 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是人血楽中最丰富的蛋白。其具有安 全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可作为理想的药物载体。2005年美国FDA批准 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纳米粒注射混悬液上市后,人血清白蛋白作为新型药物载体日益引起人 们的关注。HSA具有很多活性氨基,应用HSA表面的活性基团与药物偶联,在体内酶的作用 下连接的化学键缓慢断裂,可以实现缓释、提高药物溶解性、靶向性等目的。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化学方法用聚谷氨酸、人血清白蛋白等水溶性聚合物 与雷公藤提取物结合,由此提高雷公藤提取物的溶解性,降低其毒性,延长雷公藤提取物在 生物体中的循环半衰期,以保证适当的药物浓度和提供缓释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通式(I)的水溶性聚合物-雷公藤甲素结合物: (I)【主权项】1. 通式(I)的水溶性聚合物-雷公藤甲素结合物:(I) 其中: P为水溶性聚合物,选自由a-聚谷氨酸、Y-聚谷氨酸、人血清白蛋白所组成的组;n是一整数,最大不超过P上的端基活性官能团数; Z为连接基团,选自由酯基、碳酸酯和氨基酸酯基组成的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物,其中所述聚谷氨酸的分子量在10, 000?60, 000道尔 顿之间。3. 如权利要求1的结合物,其中,所述的结合物具有如下通式: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物,其中,所述的结合物选自由: a-聚谷氨酸-雷公藤甲素结合物(1); 聚谷氨酸-雷公藤甲素结合物(2); 聚谷氨酸-甘氨酸-雷公藤甲素结合物(3); 聚谷氨酸-蛋氨酸-雷公藤甲素结合物(4); 聚谷氨酸-肌氨酸-雷公藤甲素结合物(5); 聚谷氨酸-丙氨酸-雷公藤甲素结合物(6); 人血清白蛋白-雷公藤甲素结合物(7); 组成的组。【专利摘要】水溶性聚合物-雷公藤甲素的结合物(I),其中,P为溶性聚合物;D为雷公藤甲素;Z为连接基团。该结合物提高了雷公藤甲素的溶性,降低其毒性并延长了其在生物体中的循环半衰期。(I)。【IPC分类】A61P35-00, A61K31-585, A61K47-48【公开号】CN104548121【申请号】CN201310495988【专利技术人】雷建都, 戴林, 何静, 邓立红, 刘静, 王璐莹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申请日】2013年10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通式(I)的水溶性聚合物‑雷公藤甲素结合物:(I)其中:P为水溶性聚合物,选自由α‑聚谷氨酸、γ‑聚谷氨酸、人血清白蛋白所组成的组;n是一整数,最大不超过P上的端基活性官能团数;Z为连接基团,选自由酯基、碳酸酯和氨基酸酯基组成的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建都戴林何静邓立红刘静王璐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