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481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包括具有腔体的盖体(1)、上盖(11)和底盖(9),以及依次由上至下可相对于盖体(1)上下滑动地装配于上盖(11)、具有腔体的盖体(1)和底盖(9)之间的正压弹簧端上盖(3)、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端下盖(5)、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和负压弹簧(8):还包括一个限位结构(12),其与盖体的环状凸台一体并由盖体的环状凸台轴向向下延伸,其内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的外沿滑动接触,所述环状凸台的上表面至所述限位结构的下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A)大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的限位部的底端面至底盖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
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燃油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是目前汽车设计的重点之一。对于燃油系统,既要保证良好的储油和供油能力,同时需要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护措施防止燃油及燃油蒸汽外泄带来的环境污染。加油口盖通过本体螺纹与加油管旋拧安装达到密封效果,防止燃油及燃油蒸汽从加油管外泄。目前一般的加油口盖内部采用双向阀:一般情况下,燃油箱内部压力会因为燃油晃动产生燃油蒸汽而升高或因为提供发动机燃油而降低,此时通过重力阀和炭罐泄压和补压使得油箱内部压力在油箱强度的承受范围内,进而避免油箱变形、开裂等其他燃油系统并发性问题产生;当重力阀和炭罐失效时,燃油箱内部压力因无法均衡导致过大或过小(加油口盖双向阀开启压力大于重力阀开启压力),此时加油口盖双向阀开启,对油箱内部泄压或补压。 目前在加油口盖内部使用的双向阀体存在结构缺陷,负压簧密封盖与主体之间匹配凸台无导轨,当油箱内部产生负压并达到双向阀开启压力时,负压簧密封盖向下运动空气进入油箱内部补压。由于以上阀体的结构缺陷,当负压簧密封盖回位时,容易出现负压簧密封盖偏离,造成回位失效,此问题直接导致双向阀失效,变成常开阀,燃油蒸汽、燃油液体从加油口部位外泄,造成空气污染并且威胁人身财产安全。 例如图1是现有的一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其包括具有腔体的盖体1、上盖11‘底盖9和双向阀,双向阀正压弹簧端上盖3、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端下盖5、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和负压弹簧8,它们依次由上至下可相对于盖体I上下滑动地装配于上盖11、具有腔体的盖体I和底盖9之间。所述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负压弹簧8的外沿远离盖体I的内表面,正压弹簧端上盖3外沿与盖体I的上部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正压弹簧端下盖5的外沿靠近盖体I的内表面,所述盖体I包括与其一体并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凸台10,所述负压弹簧密封盖7包括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和连接于该本体71的下端并由径向外伸出的限位部72,所述盖体I的环状凸台10的外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的本体71的上部外沿滑动接触。这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体的双向阀结构存在的缺陷是;负压弹簧密封盖7的限位部72的下端面与底盖9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环状凸台10的轴向厚度。当油箱内部产生负压并达到双向阀开启压力时,负压弹簧密封盖7向下运动使空气进入油箱内部补压。这时,负压弹簧密封盖7的限位部72的下端面就可能与底盖9的上端面相接触,负压弹簧密封盖7的本体71就可能脱离与环状凸台10的滑动接触,并可能产生径向偏移错位。于是,负压弹簧密封盖7向上回位时,其本体71就不能再与环状凸台10滑动接触,造成回位失效,直接导致双向阀失效,变成常开阀,燃油蒸汽、燃油液体从加油管加油口部位外泄,造成空气污染并且威胁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密封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可靠性较好的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包括具有腔体的盖体、上盖、底盖双向阀,双向阀包括正压弹簧端上盖、正压弹簧、正压弹簧端下盖、正压弹簧密封盖、负压弹簧密封盖和负压弹簧,它们依次由上至下可相对于盖体上下滑动地装配于上盖、具有腔体的盖体和底盖之间。所述正压弹簧、正压弹簧密封盖、负压弹簧密封盖、负压弹簧的外沿远离盖体的内表面,正压弹簧端上盖的外沿与盖体的上部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正压弹簧端下盖的外沿靠近盖体的内表面,所述盖体包括与其一体并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凸台,所述负压弹簧密封盖包括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和连接于该本体的下端并由径向外伸出的限位部,所述盖体的环状凸台的外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的上部外沿滑动接触:还包括一个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盖体的环状凸台一体并由盖体的环状凸台轴向向下延伸,其内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的外沿滑动接触,所述环状凸台的上表面至所述限位结构的下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的限位部的底端面至底盖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与环状凸台一体的环状体或者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凸起。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的径向厚度在2_3mm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采用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采用PA66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加油口盖设置了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与盖体的环状凸台一体并由盖体的环状凸台轴向向下延伸,其内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的外沿滑动接触,环状凸台的上表面至所述限位结构的下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的限位部的底端面至底盖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因此,当油箱内部产生负压并达到双向阀开启压力时,负压弹簧密封盖向下运动使空气进入油箱内部补压。这时,负压弹簧密封盖的限位部的下端面即使与底盖的上端面相接触,负压弹簧密封盖的本体也始终与环状凸台及限位结构滑动接触,也就不会产生径向偏移错位。于是,负压弹簧密封盖向上回位时,因其本体始终与环状凸台及限位结构滑动接触,就不会产生回位失效的现象,双向阀始终正常工作,燃油蒸汽、燃油液体就不会从加油管加油口部位外泄而造成空气污染并威胁人身财产安全。所以,本技术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的结构示意图;由于现有技术的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为对称结构,为简化起见,图1只画出了其右半边的结构;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于本技术为对称结构,为简化起见,图2只画出了其右半边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本技术的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包括具有腔体的盖体1、上盖11、底盖9和双向阀,双向阀包括正压弹簧端上盖3、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端下盖5、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和负压弹簧8,它们依次由上至下可相对于盖体I上下滑动地装配于上盖11、具有腔体的盖体I和底盖9之间。所述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负压弹簧8的外沿远离盖体I的内表面,正压弹簧端上盖3的外沿与盖体I的上部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正压弹簧端下盖5的外沿靠近盖体I的内表面,所述盖体I包括与其一体并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凸台10,所述负压弹簧密封盖7包括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和连接于该本体71下端并由径向外伸出的限位部72,所述盖体I的环状凸台10的外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的本体71的上部外沿滑动接触。从图2可见,本技术还包括一个限位结构12,所述限位结构12与盖体I的环状凸台10 —体并由盖体I的环状凸台10轴向向下延伸,其内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的外沿滑动接触,所述环状凸台10的上表面至所述限位结构12的下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A大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的限位部72的底端面至底盖9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因此,当油箱内部产生负压并达到双向阀开启压力时,负压弹簧密封盖7向下运动使空气进入油箱内部补压。这时,负压弹簧密封盖7的限位部72的下端面即使与底盖9的上端面相接触,负压弹簧密封盖7的本体71也始终与环状凸台10及限位结构12滑动接触,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包括具有腔体的盖体(1)、上盖(11)、底盖(9)和双向阀,所述双向阀包括正压弹簧端上盖(3)、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端下盖(5)、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和负压弹簧(8),它们由上至下可相对于盖体(1)上下滑动地装配于上盖(11)、盖体(1)和底盖(9)之间;所述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负压弹簧(8)的外沿远离盖体(1)的内表面,正压弹簧端上盖(3)的外沿与盖体(1)的上部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正压弹簧端下盖(5)的外沿靠近盖体(1)的内表面,所述盖体(1)包括与其一体并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凸台(10),所述负压弹簧密封盖(7)包括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和连接于该本体(71)的下端并由径向外伸出的限位部(72),所述盖体(1)的环状凸台(10)的外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的上部外沿滑动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限位结构(12),所述限位结构(12)与盖体(1)的环状凸台(10)一体并由盖体(1)的环状凸台(10)轴向向下延伸,其内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的外沿滑动接触,所述环状凸台(10)的上表面至所述限位结构(12)的下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A)大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的限位部(72)的底端面至底盖(9)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加油管加油口盖,包括具有腔体的盖体(I)、上盖(11)、底盖(9 )和双向阀,所述双向阀包括正压弹簧端上盖(3)、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端下盖(5)、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和负压弹簧(8),它们由上至下可相对于盖体(I)上下滑动地装配于上盖(11)、盖体(I)和底盖(9)之间;所述正压弹簧(4)、正压弹簧密封盖(6)、负压弹簧密封盖(7)、负压弹簧(8)的外沿远离盖体(I)的内表面,正压弹簧端上盖(3)的外沿与盖体(I)的上部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正压弹簧端下盖(5)的外沿靠近盖体(I)的内表面,所述盖体(I)包括与其一体并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凸台(10),所述负压弹簧密封盖(7)包括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和连接于该本体(71)的下端并由径向外伸出的限位部(72),所述盖体(I)的环状凸台(10)的外沿与负压弹簧密封盖本体(71)的上部外沿滑动接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泉曹鎏武钢良田兴德刘刚吕红志张海成邹军王远宏易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