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7894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22:29
一种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它包括混合液输入槽、油液输出槽和混合液贮存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液贮存槽与漂浮溢流槽相邻,其溢流隔离板高度低于槽体的高度,与漂浮溢流槽相邻的是油水分离槽,漂浮溢流槽与油水分离槽之间的隔板底部有进液孔,在油水分离槽中有电机带动的粘油带,在油液输出槽上有贴近粘油带的刮油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利用油水混合液中油的比重小、粘度大的特点,油水混合液经过溢流和粘吸的方法,最终将油液从油水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和机油回收设备,具体是一种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螺帽等产品攻牙时,产品的表面会附着大量的油,而在后续的振动钢花工序时需先用热水冲洗掉附着在产品表面的油,然后再进行该工序的生产,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油水混合液若不经过分离处理,处理成本较高,且会造成油品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回收机油,同时可降低废水处理成本的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它包括混合液输入槽、油液输出槽和混合液贮存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液贮存槽与漂浮溢流槽相邻,其溢流隔离板高度低于槽体的高度,与漂浮溢流槽相邻的是油水分离槽,漂浮溢流槽与油水分尚槽之间的隔板底部有进液孔,在油水分尚槽中有电机带动的粘油带,在油液输出槽上有贴近粘油带的刮油片。本专利技术的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利用油水混合液中油的比重小、粘度大的特点,油水混合液经过溢流和粘吸的方法,最终将油液从油水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它包括混合液输入槽2、油液输出槽10和混合液贮存槽6,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液贮存槽6与漂浮溢流槽I相邻,其溢流隔离板3高度低于槽体的高度,与漂浮溢流槽I相邻的是油水分离槽5,漂浮溢流槽I与油水分离槽5之间的隔板底部有进液孔4,在油水分离槽5中有电机9带动的粘油带7,在油液输出槽10上有贴近粘油带7的刮油片8。【主权项】1.一种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它包括混合液输入槽(2)、油液输出槽(10)和混合液贮存槽(6),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液贮存槽(6)与漂浮溢流槽(I)相邻,其溢流隔离板(3)高度低于槽体的高度,与漂浮溢流槽(I)相邻的是油水分离槽(5),漂浮溢流槽(I)与油水分尚槽(5)之间的隔板底部有进液孔(4),在油水分尚槽(5)中有电机(9)带动的粘油带(7),在油液输出槽(10)上有贴近粘油带(7)的刮油片(8)。【专利摘要】一种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它包括混合液输入槽、油液输出槽和混合液贮存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液贮存槽与漂浮溢流槽相邻,其溢流隔离板高度低于槽体的高度,与漂浮溢流槽相邻的是油水分离槽,漂浮溢流槽与油水分离槽之间的隔板底部有进液孔,在油水分离槽中有电机带动的粘油带,在油液输出槽上有贴近粘油带的刮油片。本专利技术的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利用油水混合液中油的比重小、粘度大的特点,油水混合液经过溢流和粘吸的方法,最终将油液从油水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特点。【IPC分类】C02F1-40【公开号】CN104556295【申请号】CN201410825821【专利技术人】邵品亨, 莫强华, 辛艳 【申请人】浙江东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加工中油水分离回收装置,它包括混合液输入槽(2)、油液输出槽(10)和混合液贮存槽(6),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液贮存槽(6)与漂浮溢流槽(1)相邻,其溢流隔离板(3)高度低于槽体的高度,与漂浮溢流槽(1)相邻的是油水分离槽(5),漂浮溢流槽(1)与油水分离槽(5)之间的隔板底部有进液孔(4),在油水分离槽(5)中有电机(9)带动的粘油带(7),在油液输出槽(10)上有贴近粘油带(7)的刮油片(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品亨莫强华辛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