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和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6769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和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用以减少触摸屏的引线数目,实现窄边框设计。所述触摸屏,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横向扫描线,每一横向扫描线连接同一行上的触控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摸屏和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和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自电容式触摸屏的信号量大,抗噪声能力强,因此,目前大多都采用自电容方式实现InCell(将触控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技术,但是自电容式触摸屏的电极数量非常多,以5mm×5mm的节距(Pitch)为例,5寸的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需要264个电极块(Pad),且每个电极块均需要使用引线连接至显示驱动器(IntegratedCircuit,IC)内部,引线数目较多,如果将节距设计的更小,以实现更精确的触控,则有更多的引线需要单独引出,触摸屏的边框设计必然受到约束,很难实现窄边框设计。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采用自电容式触摸屏实现InCell技术,每个电极块均需要单独引出引线,引线数目较多,触摸屏的边框势必受到约束,不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和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用以减少触摸屏的引线数目,实现窄边框设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横向扫描线,每一横向扫描线连接同一行上的触控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通过每一横向扫描线连接同一行上的触控电极,减少了触摸屏引出的引线数目,与现有技术中每个电极块均需要单独引出电极线相比,减少触摸屏需要引出的引线数目,易于实现窄边框设计。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相邻两行的横向扫描线分别从不同方向引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通过将相邻两行的横向扫描线分别从不同方向引出,例如:触摸屏的左侧与触摸屏的右侧,从而减少触摸屏每个边框处的引线数目,进一步降低触摸屏的边框宽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所述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该触摸屏还包括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与第二触控电极相连的纵向扫描线,其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在列方向上间隔排列。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块状电极,一列包括多个块状电极的第一触控电极,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长度等于单位节距,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宽度等于单位节距的一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条状电极,一列包括一个条状电极的第二触控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的宽度设置为单位节距的一半,从而能够探测更小的手指探测,实现更精确的触控定位,同时第二触控电极为条状电极,有利于触控检测的线性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相邻的两列第二触控电极连接同一纵向扫描线,且同一列第二触控电极仅连接一个纵向扫描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通过相邻两列第二触控电极连接同一纵向扫描线,进一步减少需要引出的扫描线的数目,易于实现窄边框设计。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设置于公共电极层上。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设置于彩膜基板上。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公共电极层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设置于彩膜基板上;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彩膜基板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设置于公共电极层上。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还包括:与每列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的电极线,其中,任一列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电极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电极线和第二子电极线,所述第一子电极线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线分别沿列方向设置在该第一触控电极的两侧,在触控时与该第一触控电极形成互电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通过设置电极线,在多点触控时,该电极线与第一触控电极形成互电容,使用该电极线初步确定触控位置的横向坐标,从而确定多点触控的触控位置,消除鬼点。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所述电极线设置于彩膜基板上。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摸屏中,所述电极线设置于源漏极层,且与源漏极线同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包括:依次向横向扫描线施加驱动信号,当确定横向扫描线接收到的信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该横向扫描线对应的纵坐标为触控位置的纵坐标;以及当确定电极线接收到感应信号时,初步确定该电极线对应的横坐标为所述触控位置的横坐标;依次向纵向扫描线施加驱动信号,当确定纵向扫描线接收到的信号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该纵向扫描线对应的横坐标为所述触控位置的横坐标;根据所述触控位置的横坐标、所述触控位置的纵坐标以及初步确定的所述触控位置的横坐标确定所述触控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在依次向横向扫描线施加驱动信号时,横向扫描线和电极线同步接收,根据横向扫描线接收到的信号确定触控位置的纵坐标以及根据电极线接收到的感应信号初步确定触控位置的横坐标,然后在依次向纵向扫描线施加驱动信号,根据纵向扫描线接收到的信号确定触控位置的横坐标,并根据触控位置的横坐标、纵坐标以及初步确定的横坐标确定触控位置,通过电极线与第一触控电极形成互电容,初步确定触控位置的横坐标,从而在多点触控时消除鬼点,而且在加入互电容检测的同时,不存在自电容和互电容顺序检测导致的检测时间增加,与现有技术中自互容一体触摸屏先进行自电容检测再进行互电容检测的方式相比,互电容检测与自电容检测同步进行,减少了触控位置的检测时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横向扫描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延时时间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横向扫描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纵向扫描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延时时间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所述纵向扫描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值小于第四预设阈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和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横向扫描线,每一横向扫描线连接同一行上的触控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中,通过每一横向扫描线连接同一行上的触控电极,减少了触摸屏需要引出的引线数目,与现有技术中每个电极块均需要单独引出电极线相比,减少触摸屏引出的引线数目,易于实现窄边框设计。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中,相邻两行的横向扫描线分别从不同方向引出。具体实施时,通过将相邻两行的横向扫描线分别从不同方向引出,例如:触摸屏的左侧与触摸屏的右侧,从而减少触摸屏每个边框处的引线数目,进一步降低触摸屏的边框宽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中,所述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该触摸屏还包括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与第二触控电极相连的纵向扫描线,其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在列方向上间隔排列。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可以均为块状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触摸屏和触控位置的确定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横向扫描线,其特征在于,每一横向扫描线连接同一行上的触控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屏,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横向扫描线,其特征在于,每一横向扫描线连接同一行上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该触摸屏还包括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与第二触控电极相连的纵向扫描线,其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在列方向上间隔排列;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与每列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的电极线,其中,任一列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电极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电极线和第二子电极线,所述第一子电极线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线分别沿列方向设置在该第一触控电极的两侧,在触控时与该第一触控电极形成互电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的横向扫描线分别从不同方向引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块状电极,一列包括多个块状电极的第一触控电极,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长度等于单位节距,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宽度等于单位节距的一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条状电极,一列包括一个条状电极的第二触控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列第二触控电极连接同一纵向扫描线,且同一列第二触控电极仅连接一个纵向扫描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设置于公共电极层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设置于彩膜基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梁王海生刘英明杨盛际任涛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