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强度铝合金翅片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铝制热交换器的高强度铝合金翅片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铝制热交换器中,铝合金翅片材料被钎焊后用于铝制的工作流体通路构成材料等中。为了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特性,作为该铝合金翅片材料,在为了防止腐蚀工作流体通路构成材料而要求牺牲阳极效果(日文:犠牲陽極効果)的同时,要求优良的耐下沉性、耐侵蚀性,这样的话,不会因钎焊时的高温加热而变形,钎料也不会浸透。为了满足上述基本特性,在翅片材料中添加Mn、Fe、Si、Zn等,最近,对制造工艺进行钻研,开发了钎焊前的抗拉强度低、钎焊后的抗拉强度及导热系数高的热交换器用高强度铝合金翅片。专利文献1中,为了制造满足翅片材料所要求的上述各特性、能够薄壁化的翅片材料,公开了将具有特定组成的铝合金熔液通过双辊式连续铸造轧制法形成铝合金板,冷轧并实施2次以上的中间退火的焊接用铝合金翅片材料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翅片材料通过到钎焊加热为止保持轧制组织(纤维状组织)来提高耐钎料扩散性。但是,薄壁化的翅片材料有弹性变形恢复量变大的倾向,在波纹成形的情况下有可能不能得到规定的翅片间隔。专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翅片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0.9~1.2%的Si、0.8~1.1%的Fe、1.1~1.4%的Mn、0.9~1.1%的Zn,且作为杂质的Mg限定为0.05%以下、Cu限定为0.03%以下、([Si]+[Fe]+2[Mn])/3的含有浓度限定为1.4%~1.6%,包括余分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和Al,最终板厚为35~50μm,钎焊前的抗拉强度为215MPa以下,固相线温度为620℃以上,钎焊后的抗拉强度为140MPa以上,钎焊后的电导率为45%IACS以上,且钎焊后的自然电势为‑730mV~‑760mV。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30 JP 2012-1903971.一种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翅片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0.9~1.2%的Si、0.8~1.1%的Fe、1.1~1.4%的Mn、0.9~1.1%的Zn,且作为杂质的Mg限定为0.05%以下、Cu限定为0.03%以下、([Si]+[Fe]+2[Mn])/3的含有浓度限定为1.4%~1.6%,包括余分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和Al,最终板厚为35~50μm,钎焊前的抗拉强度为215MPa以下,固相线温度为620℃以上,钎焊后的抗拉强度为140MPa以上,钎焊后的电导率为45%IACS以上,且钎焊后的自然电势为-730mV~-760mV,并且钎焊后的再结晶粒径为200μm以上。2.一种热交换器用铝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久保贵训,穴见敏也,寺本勇树,太田秀之,蜷川稔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诺威利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