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它包括锡槽(1),锡槽(1)上设有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之间设有排液通孔(4),排液通孔(4)中设有石墨塞子(5),钢制侧壁(6)上设有排液口(7),排液口(7)连接有放锡管道(8),其特征在于在放锡管道(8)上设有放锡控制阀门(9),在放锡管道(8)的另一端设有密封阀门(10),放锡控制阀门(9)与密封阀门(10)之间的放锡管道(8)上设有收锡管道(11),且收锡管道(11)与放锡管道(8)相互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放锡装置放锡操作难度大、风险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快捷等优点的放锡装置。解决了人工放锡操作的安全隐患,避免了锡液的还原冶炼。(*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浮法玻璃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锡槽放锡装置。
技术介绍
:在平板玻璃浮法工艺中,锡槽为成形设备,在连续生产多年(7?12年)后,需要停产进行全面冷修,须排放锡液、更换耐火材料内衬。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虹吸的方法,或在锡槽侧壁上开孔直接排放锡液。采用现有放锡装置,不仅放锡困难、安全风险高,放出的锡液会直接和空气接触,高温的锡液会被氧化,需要进行还原冶炼,才可重新使用。在中国专利《锡槽锡液回收装置》(201220619229.X)中,在锡槽壁砖上设置了通孔和石墨塞子,避免了锡液被氧化,在放锡操作时,需要取出石墨塞子,但取出操作不方便,还存在着操作风险高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放锡装置操作困难、安全风险高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锡槽放锡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它包括锡槽,锡槽上设有耐火底砖与耐火壁砖,耐火底砖与耐火壁砖之间设有排液通孔,排液通孔内设有石墨塞子,钢制侧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连接有放锡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放锡管道上设有放锡控制阀门,在放锡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密封阀门,放锡控制阀门与密封阀门之间的放锡管道上设有收锡管道,且收锡管道与放锡管道相互贯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通孔与放锡管道内底面的高度不能高于锡液底面的高度。 所述的排液通孔与排液口是相互贯通的,排液通孔的口径大于排液口的口径。所述的收锡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锡液回收箱。所述的锡液回收箱内设有一组由耐火材料砖构成的隔离墙,隔离墙将锡液回收箱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空腔,并在远离收锡管道的锡液回收箱的顶端设有排气孔。所述的石墨塞子具有比重轻、耐高温、润滑性好的特点,在高温条件下不与耐火材料砖发生粘连。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将原有放锡装置的取塞放锡过程改为捅塞放锡过程。根据石墨塞子具有比重轻、耐高温的特点,将石墨塞子捅入锡槽,石墨塞子漂浮在锡液表面上的原理,而设计出新的放锡装置。为此,在原有放锡装置的放锡管道上设置放锡控制阀门,在放锡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密封阀门,放锡控制阀门与密封阀门之间的放锡管道上设有收锡管道,来实现对放锡收锡的控制。本技术的操作方法:在放锡操作时,打开放锡阀、密封阀,将金属杆件穿过放锡阀、密封阀,将石墨塞子捅入锡槽内,使锡液可自动从收锡管道流出锡槽;再抽出金属杆件,并关闭密封阀,使锡液可从收锡管道流出,流入密闭的锡液回收箱,以避免锡液接触空气被氧化。在锡槽日常工作时,放锡阀为关闭状态,以保持锡槽的密封性能。为操作方便,放锡阀、密封阀优选耐高温球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本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它包括锡槽1,锡槽I上设有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之间设有排液通孔4,排液通孔4内设有石墨塞子5,钢制侧壁6上设有排液口 7,排液口 7连接有放锡管道8,其特征在于:在放锡管道8上设有放锡控制阀门9,在放锡管道8上的另一端设有密封阀门10,放锡控制阀门9与密封阀门10之间的放锡管道8上设有收锡管道11,且收锡管道11与放锡管道8相互贯通,收锡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有锡液回收箱12。所述的排液通孔4与放锡管道8内底面的高度不能高于锡液底面的高度。所述的排液通孔4与排液口 7是相互贯通的,排液通孔4的口径大于排液口 7的口径。所述的收锡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锡液回收箱12。所述的锡液回收箱12内设有一组由耐火材料砖构成的隔离墙13,隔离墙13将锡液回收箱12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空腔14,并在远离收锡管道11的锡液回收箱12的顶端设有排气孔15。所述的石墨塞子具有比重轻、耐高温、润滑性好的特点,在高温条件下不与耐火材料砖发生粘连。在放锡操作时,打开放锡阀、密封阀,将金属杆件穿过放锡阀、密封阀,将石墨塞子捅入锡槽内,使锡液可自动从收锡管道流出锡槽;再抽出金属杆件,并关闭密封阀,使锡液可从收锡管道流出,流入密闭的锡液回收箱,以避免锡液接触空气被氧化。在锡槽日常工作时,放锡阀为关闭状态,以保持锡槽的密封性能。为操作方便,放锡阀、密封阀优选耐高温球阀。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放锡装置,放锡操作难度大、风险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放锡操作简单、安全快捷等优点的放锡装置,解决了人工锡槽放锡操作的安全隐患,避免了锡液的还原冶炼。【主权项】1.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它包括锡槽(I ),锡槽(I)上设有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耐火底砖(2 )与耐火壁砖(3 )之间设有排液通孔(4 ),排液通孔(4 )内设有石墨塞子(5 ),钢制侧壁(6)上设有排液口(7),排液口(7)连接有放锡管道(8),其特征在于在放锡管道(8)上设有放锡控制阀门(9 ),在放锡管道(8 )的另一端设有密封阀门(10 ),放锡控制阀门(9 )与密封阀门(10)之间的放锡管道(8)上设有收锡管道(11),且收锡管道(11)与放锡管道(8)相互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通孔(4)与放锡管道(8)内底面的高度不能高于锡液底面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通孔(4)与排液口( 7 )是相互贯通的,排液通孔(4 )的口径大于排液口( 7 )的口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锡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有锡液回收箱(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锡液回收箱(12)内设有一组由耐火材料砖构成的隔离墙(13),隔离墙(13)将锡液回收箱(12)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空腔(14),并在远离收锡管道(11)的锡液回收箱(12)的顶端设有排气孔(1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它包括锡槽(1),锡槽(1)上设有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之间设有排液通孔(4),排液通孔(4)中设有石墨塞子(5),钢制侧壁(6)上设有排液口(7),排液口(7)连接有放锡管道(8),其特征在于在放锡管道(8)上设有放锡控制阀门(9),在放锡管道(8)的另一端设有密封阀门(10),放锡控制阀门(9)与密封阀门(10)之间的放锡管道(8)上设有收锡管道(11),且收锡管道(11)与放锡管道(8)相互贯通。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放锡装置放锡操作难度大、风险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快捷等优点的放锡装置。解决了人工放锡操作的安全隐患,避免了锡液的还原冶炼。【IPC分类】C03B18-00【公开号】CN204281545【申请号】CN201420841223【专利技术人】王晓龙, 程丽丽, 朱翔宇, 张治民 【申请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锡槽放锡装置,它包括锡槽(1),锡槽(1)上设有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耐火底砖(2)与耐火壁砖(3)之间设有排液通孔(4),排液通孔(4)内设有石墨塞子(5),钢制侧壁(6)上设有排液口(7),排液口(7)连接有放锡管道(8),其特征在于在放锡管道(8)上设有放锡控制阀门(9),在放锡管道(8)的另一端设有密封阀门(10),放锡控制阀门(9)与密封阀门(10)之间的放锡管道(8)上设有收锡管道(11),且收锡管道(11)与放锡管道(8)相互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龙,程丽丽,朱翔宇,张治民,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