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P+型掺杂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制备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P+型掺杂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市场上,P型硅基太阳能电池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人们对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致衰减效应不仅弱于P型硅基太阳能电池,更为重要的是N型硅基材料中金属杂质对少子的捕获能力低于P型硅基材料,从而使得N型硅基材料中少子空穴的复合速率远低于P型硅基材料中少子电子的复合速率。得益于N型硅基材料的优势,目前世界上量产的光电转化效率超过20%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基本上都是在N型单晶硅衬底上获得的,例如近年美国SunPower公司成功实现的N型背结背接触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其转化效率高达24.2%;松下公司的N型异质结薄膜电池,转化效率为23%,其报道的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更是创下了高达25.6%的记录;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也公开发表了在N型硅基材料上获得转换效率达到24%的太阳能电池。这充分表明了基于N型硅基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是高效率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产业化的方向 ...
【技术保护点】
制备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P+型掺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N型单晶硅衬底进行化学清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b)采用沉积镀膜方法在N型单晶硅衬底表面沉积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所述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中的铝元素含量为5%~20%,厚度为0.5μm~2μm;(c)对表面沉积了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的N型单晶硅衬底进行高温退火热处理,退火温度为700℃~850℃,退火时间为5s~5min;在退火过程中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中的铝离子扩散进入N型单晶硅衬底表面形成P+型掺杂层;(d)利用化学腐蚀液将沉积在N型单晶硅衬底表面的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除去,得到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P+型掺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备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P+型掺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N型单晶硅衬底进行化学清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b)采用沉积镀膜方法在N型单晶硅衬底表面沉积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所述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中的铝元素含量为5%~20%,厚度为0.5μm~2μm;(c)对表面沉积了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的N型单晶硅衬底进行高温退火热处理,退火温度为700℃~850℃,退火时间为5s~5min;在退火过程中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中的铝离子扩散进入N型单晶硅衬底表面形成P+型掺杂层;通过调整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中的铝元素含量以及退火温度、退火时间,能够使P+型掺杂层的掺杂浓度在1×1017cm-3~5×1019cm-3范围内可调控;(d)利用化学腐蚀液将沉积在N型单晶硅衬底表面的硅铝共掺杂非晶薄膜除去,得到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P+型掺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N型硅基太阳能电池P+型掺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单晶硅衬底选用的是厚度为450μm、电阻率为10Ω·cm、<100>晶向的FZ单晶衬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N型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贵,刘震,刘海,李资政,王延超,王笑夷,申振峰,高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