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制造表面上呈现选择性掺杂的光伏电池,例如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或交错背接触电池。
技术介绍
光伏电池是用半导体材料,例如硅制成的设备,半导体材料从光子中吸收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大致上,该设备包括掺杂有p型杂质(例如,硼原子)的第一硅区域,其与掺杂有n型杂质(例如,磷原子)的第二硅区域接触,从而形成p-n结。p-n结形成电场,该电场使光子吸收所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分离,电子被引导至n区,而空穴被引导至p区。p-n结可以简单地通过在p型衬底内形成n型掺杂区域而形成。为了聚积电子和空穴,在p-n结的两侧,即n型掺杂区域和p型掺杂区域,在衬底的表面上进一步形成电触点。这些触点通常利用丝网印刷制成,丝网印刷是一种可以快速,简单地执行的印刷技术。为了改善触点的质量,一种技术是对位于触点下方的半导体区域进行重度掺杂。但是,高掺杂物浓度增加了俄歇复合导致的损失,特别是在表面上,因此降低光伏电池的效率。因此,这种重度掺杂只在局部(即,在触点下方)执行。因此,设置有触点的电池的表面显示出不同的掺杂物浓度。提供的表面适用掺杂的第一个例子是选择性发射极电池。图1A是选择性发射极光伏电池10的顶视图,图1B是该电池沿图1A所示轴A-A截取的截面图。选择性发射极电池10包括p型掺杂硅的衬底12。衬底12包括暴露给太阳辐射的前表面12a和位于前表面12a相反侧的后表面12b(图1B)。因此,光子通过衬底的前表面12a进入电池。在光伏电池的该结构中,通过在p型衬底的前表面12a上形成n型掺杂硅层14获得p-n结。举例来说,层14是通过磷的气相扩散(例如,P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光伏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掺杂了第一导电型的半导体衬底(12);‑在所述衬底中形成(F1)第一掺杂区域(14,22),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具有第一浓度(C1)的掺杂元素;‑通过将掺杂元素离子注入到所述衬底中,形成(F2)最大尺寸小于一毫米的至少一组对准图案(34)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14,22)相邻的第二区域(14’,24),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浓度(C2)的掺杂元素,所述第二浓度大于所述第一浓度(C1);‑对所述衬底进行(F3)热处理,从而激活所述掺杂元素并在所述对准图案(34)、所述第一区域(14,22)和所述第二区域(14’,24)的上方的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氧化层(36a,36b),所述第二浓度(C2)和热处理条件选择为使得位于所述对准图案(34)上方的所述氧化层(36a)的厚度比位于和所述对准图案(34)相邻的衬底区域上方的所述氧化层的厚度大至少10nm;‑在所述氧化层上沉积(F4)抗反射层(18,18’);以及‑通过丝网(40)将电极(16a,26b)沉积(F5)到所述抗反射层上,所述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14’,24)相对,所述丝网利用所述对准图案(34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07 FR 14518691.一种制造光伏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掺杂了第一导电型的半导体衬底(12);-在所述衬底中形成(F1)第一掺杂区域(14,22),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具有第一浓度(C1)的掺杂元素;-通过将掺杂元素离子注入到所述衬底中,形成(F2)最大尺寸小于一毫米的至少一组对准图案(34)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14,22)相邻的第二区域(14’,24),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浓度(C2)的掺杂元素,所述第二浓度大于所述第一浓度(C1);-对所述衬底进行(F3)热处理,从而激活所述掺杂元素并在所述对准图案(34)、所述第一区域(14,22)和所述第二区域(14’,24)的上方的所述衬底的表面上形成氧化层(36a,36b),所述第二浓度(C2)和热处理条件选择为使得位于所述对准图案(34)上方的所述氧化层(36a)的厚度比位于和所述对准图案(34)相邻的衬底区域上方的所述氧化层的厚度大至少10nm;-在所述氧化层上沉积(F4)抗反射层(18,18’);以及-通过丝网(40)将电极(16a,26b)沉积(F5)到所述抗反射层上,所述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14’,24)相对,所述丝网利用所述对准图案(34)相对于所述衬底(12)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浓度(C1)和热处理(F3)条件选择为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4,22)上方的所述氧化层(36a)的厚度至少为5nm。3.如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域(14,22)是通过横跨所述衬底(12)的整个表面进行第一剂量(D1)的掺杂元素的离子注入而形成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剂量(D1)为5x1014cm-2和2.5x1015cm-2之间,并且利用5KeV和15KeV之间的注入能量被注入。5.如权利要求3和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准图案(34)和所述第二区域(14’,24)通过在所述衬底(12)的上面叠加有掩膜(30)的表面进行第二剂量(D2)的掺杂元素的离子注入而形成,由此所述对准图案和所述第二区域积聚所述第一剂量和所述第二剂量(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罗姆·勒波彻,雷米·蒙纳,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原子能及替代能源委员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