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73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3:36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包括料筐、拉板和料箱,所述料筐为漏斗状,包括第一碰撞面、第二碰撞面、第三碰撞面、第四碰撞面和将料筐分为两个空间的隔板;所述料筐的底部设置有可以水平抽拉的拉板;所述拉板下设置有收料的料箱;所述料箱的底部有可供叉车转移的转接座;所述第一碰撞面、第二碰撞面、第三碰撞面、拉板和料箱的材质由钢板、硬塑料和橡胶依次由外界面向筐体内、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四碰撞面的材质为钢板和硬塑料依次由外界向筐体内、通过铆钉连接;所述料筐的各个碰撞面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3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减缓了撞击,使得零部件的损伤减少。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多个不同收料工位,既可以分料收集也可以混合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分料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
技术介绍
生产过程中,冲压机床通过左右配套的模具冲压出具有左右向、配套的零部件,但是在传送带传送零部件至收料处,左右零部件就混合在一起落入收料处,这给之后零部件加工造成了生产困扰:需要配备生产力对混合的左右零部件进行分拣,同时由于是人工分拣难免会有疏漏,会造成分拣错误,拖慢了后续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对零部件进行分拣的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包括料筐、拉板和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筐为漏斗状,包括第一碰撞面、第二碰撞面、第三碰撞面、第四碰撞面和将料筐分为两个空间的隔板;所述料筐的各个碰撞面上还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铆钉;所述料筐的底部设置有可以水平抽拉的拉板;所述拉板下设置有收料的料箱;所述料箱的底部有可供叉车转移的转接座;所述第一碰撞面、第二碰撞面、第三碰撞面、拉板和料箱的材质由钢板、硬塑料和橡胶依次由外界面向筐体内、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四碰撞面的材质为钢板和硬塑料依次由外界向筐体内、通过铆钉连接;所述料筐的各个碰撞面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30° -45° ;所述第一碰撞面和第二碰撞面接近拉板的下端还焊接有挡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 本技术中料筐的第一、第二、第三碰撞面还有拉板、料箱因为都是零部件撞击较多的部位,所以都由具有缓冲效果的材质构成,且料筐还成漏斗状。冲压好的左右零部件分别落入分为左右两个空间的料筐内,当零部件落满后,将拉板拉出,使其落入料箱内,而后用叉车将料箱运走。本分料机构可以使得左右零部件分开收集,减少了人工分拣的步骤,提闻了生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第二、第三碰撞面、拉板和料箱材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第四碰撞面材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料筐;2、拉板;3、料箱;4、第一碰撞面;5、第二碰撞面;6、第三碰撞面;7、第四碰撞面;8、隔板;9、铆钉;10、转接座;11、钢板;12、硬塑料;13、橡胶;1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图3所示: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包括料筐1、拉板2和料箱3,所述料筐I为漏斗状,包括第一碰撞面4、第二碰撞面5、第三碰撞面6、第四碰撞面7和将料筐I分为两个空间的隔板8 ;所述料筐I的各个碰撞面上还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铆钉9 ;所述料筐I的底部设置有可以水平抽拉的拉板2 ;所述拉板2下设置有收料的料箱3 ;所述料箱3的底部有可供叉车转移的转接座10 ;所述第一碰撞面4、第二碰撞面5、第三碰撞面6、拉板2和料箱3的材质由钢板11、硬塑料12和橡胶13依次由外界面向筐体内、通过铆钉9连接;所述第四碰撞面7的材质为钢板11和硬塑料12依次由外界向筐体内、通过铆钉9连接;所述料筐I的各个碰撞面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30° -45° ;所述第一碰撞面4和第二碰撞面5接近拉板2的下端还焊接有挡板14。 冲压机中冲压好的零部件通过传送带传送到料筐I上方处,因冲压好的零部件呈左右对称放置,故落下后可以直接落入料筐I内的两分料筐内。由于零部件成抛线下落,故对料筐I的第一碰撞面4、第二碰撞面5、第三碰撞面6和作为底面的拉板2的撞击较多。因此为了减缓撞击对零部件的损坏,对这个四个地方的材质做了改进,采用具有缓冲效果的橡胶13、硬塑料12和钢板11结合在一起。而撞击较少的第四碰撞面7则减少了橡胶13层。同时为了减缓撞击,还将料筐I的形状改为漏斗状,使得零部件可以平缓的落入料筐I内。当料筐I内的零部件堆满后,可以将两块拉板2拉出,使得零部件自然下落到两个料箱3内,而后将拉板2放回进行再次收料。由于零部件自然下落的过程中也会与料箱3进行撞击,因此对料箱3的材质和料筐I内的撞击较多的部分做了同样的处理。 本技术也可以适用在一般的收料处,若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分拣,可将料筐内的隔板拿出,使得料筐为一个完成的部分。 本技术有效的减缓了撞击,使得零部件的损伤减少。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多个不同收料工位,既可以分料收集也可以混合收集。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包括料筐(1)、拉板(2)和料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筐(1)为漏斗状,包括第一碰撞面(4)、第二碰撞面(5)、第三碰撞面(6)、第四碰撞面(7)和将料筐(1)分为两个空间的隔板(8);所述料筐(1)的各个碰撞面上还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铆钉(9);所述料筐(1)的底部设置有可以水平抽拉的拉板(2);所述拉板(2)下设置有收料的料箱(3);所述料箱(3)的底部有可供叉车转移的转接座(10);所述第一碰撞面(4)、第二碰撞面(5)、第三碰撞面(6)、拉板(2)和料箱(3)的材质由钢板(11)、硬塑料(12)和橡胶(13)依次由外界面向筐体内、通过铆钉(9)连接;所述第四碰撞面(7)的材质为钢板(11)和硬塑料(12)依次由外界向筐体内、通过铆钉(9)连接;所述料筐(1)的各个碰撞面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30°‑45°;所述第一碰撞面(4)和第二碰撞面(5)接近拉板(2)的下端还焊接有挡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分料机构,包括料筐(I)、拉板(2)和料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筐(I)为漏斗状,包括第一碰撞面(4)、第二碰撞面(5)、第三碰撞面¢)、第四碰撞面(7)和将料筐(I)分为两个空间的隔板(8);所述料筐(I)的各个碰撞面上还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铆钉(9);所述料筐(I)的底部设置有可以水平抽拉的拉板(2);所述拉板(2)下设置有收料的料箱(3);所述料箱(3)的底部有可供叉车转移的转接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爱德夏汽车零部件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