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缸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599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转角缸结构改良,其包含一本体内部具有腔室及连通该腔室的一贯通孔;一回转主轴能相对于该本体作移动及转动,且一部份设于该腔室内,另一部份穿设该贯通孔于本体外部,一定位套设于该腔室内,且该定位套侧缘设有两定位槽,而该腔室内插设有两定位套用定位销,能使该定位套受与该两定位套用定位销相互嵌合受限,当进行轴向移动和回旋转动的动作,能保持运作顺畅的稳定性,并以此简化整体结构组装步骤以及节省零件材料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角缸结构改良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转角缸结构改良,主要是利用转角缸结构内部腔室,所设轴心套筒固定销配合定位套,以此简化腔室内部构件,并兼具轴向移动及回旋转动的稳定性。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的转角缸是采用气压或液压所驱动,常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设备或数值控制工具机上,其用途在于有效率且准确执行预设动作。 现有技术所采用的结构设计,如图10所示,该转角缸9内部能容置具有钢珠导槽97的转轴96,通过转角缸9所设数个穿孔91能用以将合固定销94将钢珠93配合该转轴96、以及定位销92穿设该穿孔91用以维持该转轴96在上下动作时的稳定性,图中该固定销94与定位销92都另需配合锁固件95螺合固定;而该转轴96下方通常会搭配弹性组件98用以配合该转角缸9的底盖99进行顶抵,确保该转轴96能够于该转角缸9内部运作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由前述现有结构设计中,可见转角缸9需利用锁固件95将固定销94与定位销92分别固位,才能让转轴96稳定置设,此外需利用弹性组件顶抵该转轴96才能确保运作顺畅,其零件琐细且组装过程过于繁杂。 为此,需要发展能简化零件数量、以及组装简单的结构,本技术利用转角缸结构内部腔室,设计轴心套筒固定销与定位套相配合,以此简化腔室内部构件,并能兼具轴向移动及回旋转动时的稳定性,进而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系统图。 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系统图。 图4为本技术的未动作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回旋转动的俯视图。 图6为本技术的未动作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技术的回旋转动的B-B剖视图。 图8为本技术的已回旋转动未轴向位移的立体示意图。 图8A为本技术的已回旋转动及轴向移动的俯视图。 图9为本技术的已回旋转动及轴向移动的C-C剖视图。 图10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I本体161压板固定螺丝 11腔室17扣环 111嵌槽2回转主轴 12前盖21导向槽 121贯通孔22回转主轴用扣环 13后盖3定位套 131凹槽31定位槽 14活塞4定位套用定位销 15轴心套筒5回旋块 151轴心套筒固定销Al位置A 152钢珠A2位置B 16压板A3位置C 9转角缸95锁固件 91穿孔96转轴 92定位销97钢珠导槽 93钢珠98弹性组件 94固定销99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根据本技术,该最佳的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后,增加对本技术的了解;请参阅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转角缸结构改良,一本体I主要是由一前盖12与一后盖13分别配合该本体于上、下两方连接设置,使该本体I内部形成一腔室11,而该前盖12中央处设有一贯通孔121能以此连通该腔室11 ; 一回转主轴2上方配合一回转主轴用扣环22穿设该前盖12,使该回转主轴2 —部份设于该本体I的腔室11内,而另一部份则露于该本体I外部,一压板固定螺丝161穿设一压板16配合扣环17及前盖12,与该回转主轴2的另一部份上方连接,而回转主轴2设于该腔室11内的一部份配合穿设一活塞14,该活塞14外部则套设一定位套3,一轴心套筒15则设于该活塞14内部,通过两轴心套筒固定销151依序穿设该定位套3、活塞14、轴心套筒15呈连接固定状态,而另有两钢珠152设于该轴心套筒15侧缘,以前述连接固定状态,使该两钢珠152与该回转主轴2所设的导向槽21相触。 请参阅如图4?图9所示,该图4、图6为转角缸未受高压气体或液体初始未动作时的示意图,此时该压板16位于初始位置Al即位置A,其后盖13两侧设有一对嵌槽111,该嵌槽111能供两定位套用定位销4垂直插设,该定位套3所设的两定位槽31能将该两定位套用定位销4相互嵌设,使上下轴向移动受其限制;钢珠152位设于该导向槽21内的上方,因限制该定位套3的活动范围,该钢珠152必需配合该定位套3与导向槽21进行滚动,此时的回旋块5与凹槽131是呈交错对应; 如图5、图7所示,当本体I由外注入高压(该高压是由穿孔配合输入,为本领域常见结构,故不详述)时,因回转主轴2的导向槽21内与该钢珠152为相互配设,该定位套3外部所设两定位槽31,通过配合两轴心套筒固定销151连接固定;此时,回转主轴2与钢珠152呈相互限制;当活塞14受外部注入高压产生向下移动动作时,则会一并带动回转主轴2旋转,而回转主轴2上方所连接压板16、以及回转主轴2下方连接的回旋块5,则同步转动90度,让压板16移动至位置A2即位置B,且本体I内部回旋块5已旋转与凹槽131呈相互对应状态; 再请参阅如图8、图8A、图9所示,当活塞14持续进行动作,其压板16则从位置A2即位置B向下移动至位置A3即位置C,此时本体I内部回旋块5轴向移动后,而嵌入该凹槽131内,至此完成一循环动作,能了解其中该定位套用定位销4能够将定位套3、以及配合轴心套筒固定销151所连接的活塞14与轴心筒套15,当进行回旋转动及轴向移动时,仍能运作顺畅并兼具稳定性维持;当进行反向操作进行复位步骤时,其结构运作亦具有相同功能,故不加以赘述。 本技术转角缸结构改良,利用该本体I内部腔室11所设定位套用定位销4,能以此简化结构组装步骤以及节省零件材料,并能确保整体结构运作顺畅之稳定性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角缸结构改良,包含:一本体,具有一腔室及连通该腔室的一贯通孔;一回转主轴,能相对于该本体作移动及转动,该回转主轴一部份设于该腔室内,另一部份穿设该贯通孔于本体外部;一定位套,设于该腔室内,该定位套侧缘设有两定位槽;两定位套用定位销,垂直插设该腔室内;其特征在于:该两定位槽能分别对应两定位套用定位销,能使该定位套受限于该两定位套用定位销,让该定位套与该回转主轴相互配合,以此平稳进行轴向移动与回旋转动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角缸结构改良,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腔室及连通该腔室的一贯通孔;一回转主轴,能相对于该本体作移动及转动,该回转主轴一部份设于该腔室内,另一部份穿设该贯通孔于本体外部;一定位套,设于该腔室内,该定位套侧缘设有两定位槽;两定位套用定位销,垂直插设该腔室内; 其特征在于:该两定位槽能分别对应两定位套用定位销,能使该定位套受限于该两定位套用定位销,让该定位套与该回转主轴相互配合,以此平稳进行轴向移动与回旋转动的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缸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含有:一前盖、一后盖、一活塞、一轴心套筒、两钢珠、两轴心套筒固定销、一回转主轴用扣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平政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气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