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48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1
一种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包含由阀底座、中阀座、导引座构成的本体,本体具有一真空压力腔,该真空压力腔内具有一主膜片,该主膜片嵌设具真空阀门组的一先导排气直杆,该导引座内具有连通真空压力腔的一调整通道,一先导大气通道设于中阀座内通连至主膜片下方:该先导排气直杆配合中阀座上方形成第一真空破坏阀门,该真空阀门组上方配合阀底座内的上阀内壁形成第二真空破坏阀门,当导入外部大气压力推动启闭第一真空破坏阀门与第二真空阀门后,该阀底座内的直杆嵌座配合先导排气直杆下方形成第一阀门,当第一阀门开启后,使一次侧压力经副通道加速形成二次侧压力,该真空阀门组下方配合阀底座内部的下阀内壁形成的第二阀门能同步启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通过内部所设的先导排气直杆与真空阀门组,进一步配合先导大气通道导入大气压力、以及连通一次侧压力与二次侧压力的主通道和副通道,使先导排气直杆得以透过上下位移动进行调整真空强度,使其能达到具有节能及精密调整的目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动化设备领域所广泛使用的真空电控比例阀,请参考图14,通常具备有吸附对象的设定孔(91)、连接真空泵用的真空孔(92)、以及用来调整真空压力的大气孔(93),通常由真空泵运作时,透过真空电控比例阀内部通路吸取设定孔(91)的压力与流体流向真空孔(92)形成真空,如图中的箭头标示;而真空电控比例阀在测试过程时,作业人员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累积经验与反复测试,才能制造出一个良好的真空电控比例阀,但真空电控比例阀结构内的回路也相对复杂,让测试用的真空气压管路与设备需以90度转角方式进行连接,对于测试作业人员而言,无法透过以直进直出的组装方式连接真空气压管路与设备进行测试时,将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目前现有技术的真空电控比例阀内部的回路,若需针对内部气压回路进行修改,则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与金钱进行改良,虽能改变外部真空气压管路连接的方式,但还有各种零件的配合也需要逐一进行测试,其中若需要维持原有真空调控的精细水平,势必需重新设计相关真空调控的零件,倘若是用于更大容量应用的真空电控比例阀时,其前述的管路连接及零件配合也会更加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其主要技术性目的,是利用先导排气直杆配合本体内所设的第一真空破坏阀门、第二真空破坏阀门来进行真空强度的调降、以及同样设于本体内所设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来进行真空强度的调升,依次能减少现有结构内部的复杂回路,透过前述各阀门的启闭配合该先导排气直杆,让其应用于大容量电控比例阀的真空调整时,能精密调整真空压力的强度及缩短反应时间。本专利技术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其由:一阀底座由下往上依次连接一中阀座和一导引座而构成一本体,而导引座和中阀座间夹设有一主膜片而形成一真空压力腔,而主膜片上方设有一弹性组件连接该导引座,且主膜片中央嵌设具有真空阀门组的一先导排气直杆,该本体内部具有供一次侧压力与二次侧压力流通用的一主通道,该主通道更连通有引导通道和回授通道,且于该导引座上方设置有控制该引导通道开闭的一真空压电磁阀、一大气压电磁阀、以及用以侦测该回授通道的一传感器,并于该导引座内设有一调整通道连通至该真空压力腔的上方,该调整通道两端则分别连接该真空压电磁阀和大气压电磁阀,且另有一先导大气通道设于该中阀座内连通至该主膜片的下方空间,用以供一大气压力流通用;当一次侧压力经引导通道配合真空压电磁阀运作产生真空压力流至真空压力腔内,关闭该调整通道,使该真空压力腔内的主膜片恢复至水平位置以形成稳压状态,该先导排气直杆配合该中阀座上方形成一第一真空破坏阀门,而该真空阀门组上方配合该阀底座内部的一上阀内壁形成有一第二真空破坏阀门,能以该大气压电磁阀的一大气口导入外部大气压力推动第一真空破坏阀门、及第二真空破坏阀门,使本体内部真空的强度调降更为迅速,用以缩短降低真空吸附的反应时间;该阀底座内部另设置有一直杆嵌座,该直杆嵌座配合该先导排气直杆下方形成一第一阀门,当该真空压电磁阀持续运作产生真空压力,能带动该第一阀门开启,使该一次侧压力经一副通道形成二次侧压力,且该真空阀门组下方配合该阀底座内部的一下阀内壁形成有一第二阀门,该第二阀门能将该一次侧压力加速导入至二次侧压力,且该第二阀门还能连带驱使一第三阀门启闭,使本体内部的真空强度调升更为迅速。进一步的,该弹性组件为弹簧。进一步的,该真空阀门组由:两凸型件以凸面相对配合一弹簧而组成,该凸型件内部为贯通设计,能供该先导排气直杆配设其中,且该先导排气直杆于侧缘上下两处各设有一限位凸掣,以限制该先导排气直杆位移的行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能够有效缩短真空吸附的反应时间,使其能达到节能及真空强度精密调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回路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准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稳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在真空状态调降的第一段示意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在真空状态调降的第二段示意图。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在真空状态调升的第一段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在真空状态调升的第二段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1...阀底座111...上阀内壁112...下阀内壁113...大气通道12...中阀座121...先导大气通道13...导引座131...真空压电磁阀132...大气压电磁阀1321...大气口133...传感器134...调整通道20...主膜片201...弹性组件21...先导排气直杆211...第一真空破坏阀门22...真空阀门组221...第二真空破坏阀门222...凸型件223...弹簧224...限位凸掣23...真空压力腔30...主通道31...引导通道32...回授通道33...副通道40...直杆嵌座41...第一阀门42...第二阀门43...第三阀门A...大气孔O...设定孔V...真空孔P1...一次侧压力P2...二次侧压力PP...大气压力PT...真空压力P...控制回路PR...电源PI...入力讯号PS...压力表示PO...出力讯号91...设定孔92...真空孔93...大气孔具体实施方式通常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最佳的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1~4详细说明后,以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了解;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结构包含有:一本体10,由一阀底座11由下往上依序连接有一中阀座12、及一导引座13构成,而导引座13与中阀座12的间夹设有一主膜片20形成一真空压力腔23,该主膜片20上方设有一弹性组件201连接导引座13,而主膜片20中央嵌设具有一真空阀门组22的一先导排气直杆21,该真空阀门组22主要由:两凸型件222各以凸面相对配合一弹簧223所组成,该凸型件222内部是贯通设计,能供该先导排气直杆21配设其中,且先导排气直杆21在侧缘上、下两处各设有一限位凸掣224,以限制该先导排气直杆21在上下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其包含:/n一本体(10),由一阀底座(11)由下往上依次连接一中阀座(12)及一导引座(13)所构成,该导引座(13)与该中阀座(12)间夹设有一主膜片(20)形成一真空压力腔(23),该主膜片(20)上方设有一弹性组件(201)连接该导引座(13),该主膜片(20)中央嵌设具有真空阀门组(22)的一先导排气直杆(21),该本体(10)内部具有提供一次侧压力与二次侧压力流通用的一主通道(30),该主通道(30)还连通有一引导通道(31)和一回授通道(32),该导引座(13)上方还设置有控制该引导通道(31)开闭的一真空压电磁阀(131)、一大气压电磁阀(132)及用于侦测该回授通道(32)的一传感器(133),该导引座(13)内还设有一调整通道(134)连通至该真空压力腔(23)的上方,该调整通道(134)两端分别连接该真空压电磁阀(131)与该大气压电磁阀(132);/n一先导大气通道(121),设于该中阀座(12)内连通至该主膜片(20)下方空间,用以供一大气压力流通;/n其特征在于:当该一次侧压力经该引导通道(32)配合该真空压电磁阀(131)运作产生一真空压力流至该真空压力腔(23)内,关闭该调整通道(134),使该真空压力腔(23)内的该主膜片(20)恢复至水平位置以形成稳压状态;该先导排气直杆(21)配合该中阀座(12)上方形成有一第一真空破坏阀门(211),而该真空阀门组(22)上方配合该阀底座(11)内部的一上阀内壁(111)形成有一第二真空破坏阀门(221),能以该大气压电磁阀(132)的一大气口(1321)导入外部大气压力推动该第一真空破坏阀门(211)及该第二真空破坏阀门(221);该阀底座(11)内部设置有一直杆嵌座(40),该直杆嵌座(40)配合该先导排气直杆(21)下方形成一第一阀门(41),当该真空压电磁阀(131)持续运作产生真空压力,能带动该第一阀门(41)开启,使该一次侧压力经一副通道(33)形成该二次侧压力,且该真空阀门组(22)下方配合该阀底座(11)内部的一下阀内壁(112)形成有一第二阀门(42),且另有一第三阀门(43)设于该第二阀门(42)的上方,该第二阀门(42)与该第三阀门(43)能同步进行启闭,能将该一次侧压力加速导入至该二次侧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大容量电控比例阀,其包含:
一本体(10),由一阀底座(11)由下往上依次连接一中阀座(12)及一导引座(13)所构成,该导引座(13)与该中阀座(12)间夹设有一主膜片(20)形成一真空压力腔(23),该主膜片(20)上方设有一弹性组件(201)连接该导引座(13),该主膜片(20)中央嵌设具有真空阀门组(22)的一先导排气直杆(21),该本体(10)内部具有提供一次侧压力与二次侧压力流通用的一主通道(30),该主通道(30)还连通有一引导通道(31)和一回授通道(32),该导引座(13)上方还设置有控制该引导通道(31)开闭的一真空压电磁阀(131)、一大气压电磁阀(132)及用于侦测该回授通道(32)的一传感器(133),该导引座(13)内还设有一调整通道(134)连通至该真空压力腔(23)的上方,该调整通道(134)两端分别连接该真空压电磁阀(131)与该大气压电磁阀(132);
一先导大气通道(121),设于该中阀座(12)内连通至该主膜片(20)下方空间,用以供一大气压力流通;
其特征在于:当该一次侧压力经该引导通道(32)配合该真空压电磁阀(131)运作产生一真空压力流至该真空压力腔(23)内,关闭该调整通道(134),使该真空压力腔(23)内的该主膜片(20)恢复至水平位置以形成稳压状态;该先导排气直杆(21)配合该中阀座(12)上方形成有一第一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平政郑志圣陈郁澧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气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