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4128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测压仪和工作台,还包括夹持装置和气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夹持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对称平行安装的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所述第一金属杆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金属杆靠近第二金属杆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所述第二金属杆滑动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金属杆靠近第一金属杆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压合金属块相对应的第二压合金属块,所述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均通过高压电线连接所述测压仪,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工作台上,且气缸与第二金属杆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直流支撑电容器,又称DC-Link电容器。直流支撑电容器,属于无源器件的一种。直流支撑电容器,现主要采用聚丙烯薄膜介质直流支撑电容器,其具有耐电压高、耐电流大、低阻抗、低电感、容量损耗小、漏电流小、温度性能好、充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约10万小时)、安全防爆稳定性好、无极性安装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行业。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直流支撑电容器时,需要对生产出来的电容器进行极间耐压测试,便于筛选出次品,保障电容器的品质,但是现在使用的测试装置只能一个个的进行测试,不仅花费大量人力,而且测试效率及其低下,从而使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节约大量人力的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测压仪和工作台,还包括夹持装置和气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夹持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对称平行安装的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所述第一金属杆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金属杆靠近第二金属杆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所述第二金属杆滑动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金属杆靠近第一金属杆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压合金属块相对应的第二压合金属块,所述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均通过高压电线连接所述测压仪,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工作台上,且气缸与第二金属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金属杆上的第二压合金属块与第二金属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压合金属块通过所述弹簧弹性连接在第二金属杆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杆上的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之间均勾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多个气缸,气缸之间均匀分布,且气缸的推动方向为从第二金属杆向第一金属杆的朝向。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的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第一金属杆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金属杆靠近第二金属杆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第二金属杆通过气缸推动,滑动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金属杆靠近第一金属杆的一侧设有多个与第一压合金属块相对应的第二压合金属块,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均通过高压电线连接所述测压仪,在测试时,将多个电容器分别安装在第一压合金属块和第二压合金属块之间,通过气缸的推动,使第一压合金属块和第二压合金属块紧紧的将电容器压紧,再启动测压器,通过高压进行测试,次品被直接击穿或者变形、烧毁,直接观测并筛选出来,方便快捷,一次性就可以测试多件,节约了人力,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测压仪10和工作台20,还包括夹持装置30和气动装置40,所述夹持装置30安装在工作台20上,夹持装置30包括两个相互对称平行安装的第一金属杆31和第二金属杆32,所述第一金属杆31固定在工作台20上,第一金属杆31靠近第二金属杆32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311,所述第二金属杆32滑动安装在工作台20上,第二金属杆32靠近第一金属杆31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压合金属块311相对应的第二压合金属块321,所述第一金属杆31和第二金属杆32均通过高压电线连接所述测压仪10,所述气动装置40包括气缸41,所述气缸41安装在工作台20上,且气缸41与第二金属杆32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杆32上的第二压合金属块321与第二金属杆32之间设有弹簧322,所述第二压合金属块321通过所述弹簧322弹性连接在第二金属杆32上,使第二压合金属块321压向电容器时具有一个缓冲的作用力,防止压坏被测试的电容器。所述第一金属杆31上的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311之间均勾分布,便于将电容器安装上去和拆卸下来。所述气动装置40包括多个气缸41,气缸41之间均匀分布,且气缸41的推动方向为从第二金属杆32向第一金属杆31的朝向,使第二金属杆32能够水平移动,不会出现歪斜的现象发生,确保多个电容器同时检测顺利进行。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相互平行且对称的第一金属杆31和第二金属杆32,第一金属杆31固定在工作台20上,第一金属杆31靠近第二金属杆32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311,第二金属杆32通过气缸41推动,滑动安装在工作台20上,第二金属杆32靠近第一金属杆31的一侧设有多个与第一压合金属块311相对应的第二压合金属块321,第一金属杆31和第二金属杆32均通过高压电线连接所述测压仪10,在测试时,将多个电容器分别安装在第一压合金属块311和第二压合金属块321之间,通过气缸41的推动,使第一压合金属块311和第二压合金属块321紧紧的将电容器压紧,再启动测压器10,通过高压进行测试,次品被直接击穿或者变形、烧毁,直接观测并筛选出来,方便快捷,一次性就可以测试多件,节约了人力,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测压仪(10)和工作台(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装置(30 )和气动装置(40 ),所述夹持装置(30 )安装在工作台(20 )上,夹持装置(30 )包括两个相互对称平行安装的第一金属杆(31)和第二金属杆(32),所述第一金属杆(31)固定在工作台(20)上,第一金属杆(31)靠近第二金属杆(32)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311),所述第二金属杆(32 )滑动安装在工作台(20 )上,第二金属杆(32 )靠近第一金属杆(31)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压合金属块(311)相对应的第二压合金属块(321),所述第一金属杆(31)和第二金属杆(32)均通过高压电线连接所述测压仪(10),所述气动装置(40)包括气缸(41),所述气缸(41)安装在工作台(20)上,且气缸(41)与第二金属杆(3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杆(32 )上的第二压合金属块(321)与第二金属杆(32 )之间设有弹簧(322 ),所述第二压合金属块(321)通过所述弹簧(322)弹性连接在第二金属杆(3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杆(31)上的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311)之间均勾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装置(40)包括多个气缸(41),气缸(41)之间均匀分布,且气缸(41)的推动方向为从第二金属杆(32)向第一金属杆(31)的朝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测压仪和工作台,还包括夹持装置和气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夹持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对称平行安装的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所述第一金属杆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金属杆靠近第二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容器极间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测压仪(10)和工作台(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装置(30)和气动装置(40),所述夹持装置(30)安装在工作台(20)上,夹持装置(30)包括两个相互对称平行安装的第一金属杆(31)和第二金属杆(32),所述第一金属杆(31)固定在工作台(20)上,第一金属杆(31)靠近第二金属杆(32)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压合金属块(311),所述第二金属杆(32)滑动安装在工作台(20)上,第二金属杆(32)靠近第一金属杆(31)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压合金属块(311)相对应的第二压合金属块(321),所述第一金属杆(31)和第二金属杆(32)均通过高压电线连接所述测压仪(10),所述气动装置(40)包括气缸(41),所述气缸(41)安装在工作台(20)上,且气缸(41)与第二金属杆(3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兵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