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821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包括摆臂固定块、载荷加载杆、二力杆和移动副,所述摆臂固定块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紧贴并固定摆臂,所述载荷加载杆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二力杆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块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副垂直连接,所述移动副的相对运动方向与所述载荷加载杆对所述摆臂施加的载荷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通过摆臂固定块紧贴并固定摆臂,限制其垂直跳动。通过二力杆的作用支撑摆臂固定块,连接摆臂和移动副。由于移动副的存在,在载荷加载杆运作的时候,二力杆带动整个装置在移动副上跟随载荷加载杆而同步运动。因此,本工装可高精度地真实模拟实车状态下的摆臂受到的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机械行业的发展,机械工业三大支柱之一:车辆工程技术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而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展,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汽车上的零部件多达上万个,以副车架为例,副车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过滤掉一部分直接进入到车厢内部的量,现在一般出现在高级轿车或越野车上。在实际行车过程中,副车架主要受到来自车轮的制动力和侧向力,传递到副车架上,会对副车架的摆臂造成往复推拉摆动的效果。因此,副车架的摆臂耐久度是副车架质量考核的关键指标。 目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一般是模拟实车状态搭建台架,再把载荷施加在轮毂上,然后传递给副车架。然而,此种试验方式涉及的零部件繁多,载荷施加的传递链较长,导致试验结果精度较低。另外,此种试验方法效率较低,试验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能够在真实模拟实车状态下副车架摆臂受到载荷的情况下,提高试验精确性,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用于副车架的摆臂,包括摆臂固定块,载荷加载杆,二力杆和移动副,所述摆臂固定块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紧贴并固定摆臂,所述载荷加载杆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二力杆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块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副垂直连接,所述移动副的相对运动方向与所述载荷加载杆对所述摆臂施加的载荷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摆臂固定块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固定螺栓,所述顶板紧贴在所述摆臂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紧贴在所述摆臂的下表面,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连。 优选地,所述二力杆包括均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球头杆和第二球头杆,所述第一球头杆和所述第二球头杆相对设置,且两者的小端通过过渡螺杆连接,两者的大端分别与所述摆臂固定块和所述移动副垂直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副包括滑块和导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上表面与所述二力杆垂直连接,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载荷加载杆对所述摆臂施加的载荷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导轨为滑动导轨。 优选地,所述载荷加载杆与所述摆臂的末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二力杆的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块之间,所述二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副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减缓振动的缓冲垫。 本技术所提供的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主要包括摆臂固定块,载荷加载杆,二力杆和移动副。其中,摆臂固定块主要用于固定摆臂,而且具体是在竖直方向上紧贴并固定摆臂。载荷加载杆用于对副车架摆臂施加载荷,其与摆臂连接。二力杆,是指只承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轴向力的杆件,其一端与摆臂固定块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移动副垂直连接。而移动副的相对运动方向与载荷加载杆对摆臂施加的载荷的方向相同。因此,应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工装时,首先需要将工装各部件安装到摆臂上,使摆臂固定块在竖直方向上紧贴并固定住摆臂,二力杆支撑住摆臂固定块,另一端抵住移动副。然后开始试验,载荷加载杆开始对摆臂施加载荷,模拟车轮的制动力和侧向力,推动或拉动摆臂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由于摆臂固定块在竖直方向上紧贴摆臂,因此限制了摆臂的垂直跳动。而且二力杆的受力只沿轴向,因此当外界干扰力传递到摆臂上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分力,避免对摆臂的运动造成影响。另外,随着载荷加载杆的运动,摆臂固定块与二力杆都在移动副上同步运动,避免了工装的零部件对摆臂的往复运动造成影响,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另外,本技术所提供的工装零件较少,载荷传递链较短,效率较高,所需试验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摆臂一 1,摆臂固定块一 2,顶板一 201,底板一 202,固定螺栓一 203,载荷加载杆一3,二力杆一4,第一球头杆一401,第二球头杆一402,过渡螺杆一403,移动副一5,滑块一501,导轨一 502。 图2 中: 缓冲垫一 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主要用于副车架的摆臂I。在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工装主要包括摆臂固定块2、载荷加载杆3、二力杆4和移动副5。 其中,摆臂固定块2,顾名思义,主要用于固定摆臂1,而且具体是在竖直方向上紧贴并固定摆臂I。如此设置,在对副车架的摆臂I进行试验的时候,就能通过摆臂固定块2的作用使其避免垂直跳动,减小了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载荷加载杆3,与副车架的摆臂I相连,主要用于提供载荷。而且为了模拟实车状态下来自车轮的制动力和侧向力,载荷加载杆3所提供的载荷是在一条直线上往复推拉方向的载荷,进而带动副车架的摆臂I进行往复伸缩扭动。此处优选地,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载荷加载杆3提供的载荷,提高力传导的效率,载荷加载杆3与摆臂I的末端(由于在副车架上,摆臂I的其中一端与衬套连接,而另一端则悬空,受到刹车和转向时来自车轮的制动力和侧向力,因此工程上一般称摆臂I的悬空端为末端)连接。当然,载荷加载杆3也可以不与摆臂I的末端相连,比如与摆臂I的中间位置也同样可行,只要保证摆臂I受到载荷加载杆3的力的方向是实车状态下的推拉方向即可。 二力杆4,是指只承受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轴向力的杆件。从工装安装完成后的位置看,二力杆4连接于摆臂固定块2与移动副5之间。且二力杆4 一端垂直于摆臂固定块2,另一端垂直于移动副5。如此设置,二力杆4的轴向力的方向就垂直于摆臂固定块2和移动副5。而又由于摆臂固定块2在安装好后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紧贴并固定摆臂1,因此二力杆4的轴向力对摆臂I的作用是垂直的,在水平面内不存在任何力的分量,在摆臂I进行载荷试验水平往复运动时,不造成任何影响。 移动副5,是一种运动副,在本工装中的相对运动方向与载荷加载杆3对摆臂I施加的载荷方向相同。即,移动副5的相对运动方向与摆臂I的往复推拉运动的方向是平行的。另外,由于移动副5同时还与二力杆4相连,因此摆臂I的往复运动方向的投影与移动副5的运动方向直线是共线的。在工装安装好后,随着载荷加载杆3的运动,带动摆臂固定块2、二力杆4 一同运动,进而带动运动副5也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在安装时,首先需将摆臂固定块2与摆臂I安装好,使摆臂固定块2在竖直方向上紧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用于副车架的摆臂(1),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固定块(2)、载荷加载杆(3)、二力杆(4)和移动副(5),所述摆臂固定块(2)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紧贴并固定所述摆臂(1),所述载荷加载杆(3)与所述摆臂(1)连接,所述二力杆(4)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块(2)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副(5)垂直连接,所述移动副(5)的相对运动方向与所述载荷加载杆(3)对所述摆臂(1)施加的载荷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用于副车架的摆臂(I),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固定块(2)、载荷加载杆(3)、二力杆(4)和移动副(5),所述摆臂固定块(2)用于在竖直方向上紧贴并固定所述摆臂(I),所述载荷加载杆(3)与所述摆臂(I)连接,所述二力杆(4) 一端与所述摆臂固定块(2)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副(5)垂直连接,所述移动副(5)的相对运动方向与所述载荷加载杆(3)对所述摆臂(I)施加的载荷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固定块(2)包括顶板(201)、底板(202)以及固定螺栓(203),所述顶板(201)紧贴在所述摆臂(I)的上表面,所述底板(202)紧贴在所述摆臂(I)的下表面,所述顶板(201)和所述底板(202)通过所述固定螺栓(203)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摆臂耐久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力杆(4)包括均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球头杆(401)和第二球头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宇星黄海张国文银智陈有庞忠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