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花茶的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3471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花茶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消毒;(2)愈伤组织培养;(3)愈伤组织分化芽;(4)芽生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花茶的快速繁殖方法,能降低繁殖的成本,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方便管理、利于工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监控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田间作物的土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生产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I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垂直分布的下限为海拔20米左右。如金花茶在防城县大王江附近的滨海丘陵台地仍有分布。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海拔890米,如宁明县那陶大山仍可见到个别小瓣金花茶,数量极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均土壤中可生长。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宄中心、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农学院实验中心等权威机构检验表明:金花茶属无毒级、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无毒副作用。富含茶多糖、茶多酚、总皂甙、总黄酮、茶色素、咖啡因、蛋白质、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脂肪酸、B-胡萝卜素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金花茶含有茶氨酸、苏氨酸等几十种氨基酸,以及富含有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机锗(Ge)、砸(Se)、钼(Mo)、锌(Zn)、钒(V)等微量元素,和钾(K)、钙(Ca)、镁(Mg)等宏量元素。自2009年成功举办首届金花茶节以来,金花茶节成为了防城港市主打的四大文化节庆品牌之一。金花茶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桂人堂金花茶、中港高科国宝金花茶、百喜金花茶等一批龙头企业,金花茶系列产品分获广西名牌产品、广西著名商标,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产值超过12亿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能降低繁殖的成本,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方便管理、利于工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监控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田间作物的土地。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 ,包括如下步骤:(I)外植体的消毒:采摘6?7月份的金花茶叶,使用20?40%乐果乳剂稀释400?600倍液浸泡5?lOmin,取出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使用4%维生素C水溶液浸泡30min后再3%的次氯酸进行消毒5?lO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使用灭菌滤纸吸干金花茶叶表面的无菌水;使用乐果乳剂对刚采摘的金花茶叶进行消毒,能将金花茶叶上的害虫爬行过后残留下的有害液体去除,然后使用维生素C浸泡再用次氯酸消毒不仅能有效延缓外植体褐化时间和保持外植体活力,而且能将金花茶叶上的细菌杀死,再使用无菌水冲洗,确保金花茶叶上其他液体无残留,最后使用灭菌滤纸吸干金花茶叶表面的无菌水,以防将金花茶叶放入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对培养基有稀释作用。(2)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使用解剖刀沿着金花茶叶的茎干位置横切出长15?18cm,宽10?15cm的叶条片,将叶条片放入已经装入愈伤组织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轻压叶条片,在29?31°C下暗培养8?15天,而后转入26?28°C下进行8?15天的暗培养,获得金花茶愈伤组织;采用光暗培养的方式,暗培养的时间原大于光培养,可以避免金花茶叶修复期间过多的光照使其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糖类,失去金花茶叶体内的一部分物质和能量,使得完成修复过程的物质和能量的总量减少,造成形成愈伤组织的时间变慢。(3)愈伤组织分化芽:将上述得到的愈伤组织移置芽诱导培养基中,其中,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6?8g/L琼脂+25?29 g/L蔗糖+ 0.3?0.8mg/L 6?苄基嘌呤+0.8?1.5mg/L萘乙酸,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0?6.5,转入光照时间为12?14h/d、光照强度为20001X的条件下进行培育30?40天;在长期光照情况下生长,有助于其组织化芽。(4)芽生根:待步骤(3)中芽长至5?6cm时,将芽移置根诱导培养基中,其中,根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6?8g/L琼脂+25?29g/L蔗糖+0.8?2.5mg/L吲哚乙酸+0.5?1.5mg/L萘乙酸+0.8?1.5mg/L活性炭+0.8?1.5mg/L的硫酸亚铁,于25?28°C条件下,光暗培养20?30天,光照强度为20001X,培养出幼苗,组培结束。采用萘乙酸为培养基其中之一的添加物质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可诱导生根;而抗褐化剂活性炭+0.8?1.5mg/L的硫酸亚铁可降低组培过程中外植体、原球茎和丛生芽产生褐化,目前已达到外植体初诱导、原球茎继代增殖褐化率控制在15%以下,丛生芽生根诱导褐化率低于5%以下。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每个培养皿放入3?5片的叶条片。适当放入叶条片能保证每条叶条片能充分的吸收足量的养分,防止养分不足造成培养失败,即提高繁殖率。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的配方为MS+6?8g/L琼脂+25?29 g/L蔗糖+ 0.3?0.8mg/L 6?苄基嘌呤+0.8?1.5mg/L萘乙酸,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5?7.0 ;将培养基放入高温灭菌锅,在121?130°C、1.1?1.5 kg/cm2条件下进行灭菌30?50min,然后取出冷却至45 °C后迅速在超净工作台中倾倒分装到已经经过高温灭菌锅灭菌的培养皿中。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培养皿的规格为90 X 15mm ;所述装入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为培养皿体积的1/3?1/2。采用直接倾倒的方法,相比使用量筒量取定量的培养基,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的光培养周期为不超过15h。。在愈伤组织发芽和生根期间,需要吸收足够的光源来形成叶绿素继而能通过吸收光源来完成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合成能源,补充生长所需的能量。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金花茶叶为颜色嫩绿、完整、无病虫害;金花茶叶的采摘时间为晚上I?2点。在深夜对金花茶叶进行采摘,深夜的金花茶叶已经停止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还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淀粉,为金花茶叶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减少形成愈伤组织的时间。与现有技术中先采摘叶片后进行暗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的工序更加简单。本专利技术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是: 1.本专利技术利用深夜的金花茶叶进行组培,为金花茶叶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能够快速使金花茶叶形成金花茶叶愈伤组织,进而减少了组培的时间。2.本专利技术形成金花茶叶愈伤组织后发芽、生根都进行光暗培养,不仅仅通过光培养促进金花茶叶愈伤组织形成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能源提供生长所需能量,而且通过暗培养促进其进行呼吸作用,物质转换,促进生长。3.本专利技术光培养中期培育使用的是中强的光照强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种植培育速度; 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有利于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花茶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消毒:采摘5~7月份的金花茶叶,使用20~40%乐果乳剂稀释400~600倍液浸泡5~10min,取出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使用4%维生素C水溶液浸泡30min后再3%的次氯酸进行消毒5~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使用灭菌滤纸吸干金花茶叶表面的无菌水;(2)愈伤组织培养:使用解剖刀沿着金花茶叶的茎干位置横切出长15~18cm,宽10~15cm的叶条片,将叶条片放入已经装入愈伤组织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轻压叶条片,在29~31℃下暗培养8~15天,而后转入26~28℃下进行8~15天的暗培养,获得金花茶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分化芽:将上述得到的愈伤组织移置芽诱导培养基中,其中,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6~8g/L琼脂+25~29 g/L蔗糖+ 0.3~0.8mg/L 6~苄基嘌呤+0.8~1.5mg/L 萘乙酸,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为6.0~6.5,转入光照时间为12~14h/d、光照强度为20001X的条件下进行培育30~40天(4)芽生根:待步骤(3)中芽长至5~6cm时,将芽移置根诱导培养基中,其中,根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6~8g/L琼脂+25~29g/L蔗糖+0.8~2.5mg/L吲哚乙酸+0.5~1.5mg/L萘乙酸+0.8~1.5mg/L活性炭+0.8~1.5mg/L的硫酸亚铁,于25~28℃条件下,光培养20~30天,光照强度为20001X,培养出幼苗,组培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莘蔓韦玲菊陈程罗生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