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添丁专利>正文

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33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提供一种车上货物的移位无需人力搬运、有装、卸时可大幅节省时间与人力的动力输送效果。主要是在车辆供货叠放的底床固设多条滚杆,再配以动力驱动装置,使车上货物可动力驱动的前进移入或后退移出。(*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使用于货用车辆的设备,尤其指车上货物装、卸货时,可动力驱动地前进移入或后退移出的动力输送设备。载货用车辆是物流业必备的交通工具,物流业是需要大量人力和耗体力的产业,该货用车辆系须频繁地装、卸笨重的货物。以货物搬运为人力可及的厢形车辆而言,其装、卸货窗口仅以厢形尾端为唯一的作业窗口,车厢内笨重货物的移动都是以人力为之。以装、卸货为例,装货时一般都是二人作业,一人将笨重货物搬入车厢,另一人于车厢内摆置叠放货物,绝大部份均须进入车厢,将笨重货物以人力搬动方式往作业窗口推移再下车卸货,换言之,卸货时,人员必须进出车厢,并以人力将笨重货物往作业窗口搬运,其消耗体力甚巨,尤其是炎夏季节,于密闭车厢内对笨重货物的人力搬运显得特别劳累,对于运输时行车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由此可知,已往搬运人力可及的货用车辆上的货物移动皆以人力为之,于装、卸货时或须二人力作业,或一人作业时造成劳累的耗用体力情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用车辆上的货物,移位时由动力驱动。装货时,仅须将货物往车上摆放叠置,车上的货物即可由动力逐步往内移进。卸货时,车上货物则可动力逐步往作业窗口移出,作业人员无需进入车内即可在作业窗口将货物取下卸货的车上货物输送设备。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货用车辆,该车辆供货物叠放的底床两侧固设一基座,基座上设有成间隔排列的定位座,令两侧定位座成对置。多条滚杆,两端延设有较小轴径的装配杆以装配轴承,该轴承固定于成对应设置的定位座内,使滚杆为可滚动的跨置组设,该多条滚杆一端延设的装配杆为长杆,于长杆上键设链轮,链轮为链条结联动,其中,一条滚杆的装配长杆更进一步联接传动轮,其多条滚杆圈设有输送带,以及链条实设连结片,令连结片与输送带联结。一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由电气开关控制可正、逆转的一直流马达和被该马达驱动的减速机,减速机结设有传动轮可将动力传递于滚杆的传动轮。本技术由于车上货物可动力移送,而无需人力搬运,具有装、卸货时可大幅节省时间与人力的动力输送效果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货用车辆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架构元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设有支撑座的立体示意图。图5和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货用车辆侧视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货用车辆10于底床12上排列滚杆30,由动力驱动装置70,使叠放于车上的货物有动力移动的功率。图2显示本技术主要架构元件图,该货用车辆的底床12两侧固设有供多条滚杆30成跨置架设的基座20,基座20则设有成间隔排列的定位座21、22,其两侧定位座21、22系成对应设置,使滚杆20于跨置其间有平衡架设的效果。条条滚杆30的二端为延设有较小轴径的装配杆31、32得以装配轴承33,令轴承33系于定位座21、22成定位组设,并由座盖201基座20形成盖合,使滚杆30得于跨置架设间转动,该多条滚杆30的一端系延设成长杆状的装配长杆32,得以键设链轮34和链条40,使滚杆30于动力转动时为稳定的链合连动,以及于非动力状态时受链条40和动力的牵制成不致任意转动的定位,人员其上下走动时亦有不致任意转动的定位功能;多条滚杆30其中一支滚杆的装配长杆32更键设一传动轮35以传递动力转动。图4所示,动力驱动装置70系由一直流马达71和被该马达驱动的减速机72所构成,减速机72结设有传动轮73,传动皮带74穿过底床的透孔13而与滚杆的传动轮35圈设,可将动力传递于滚杆30,受链条40的连动使每条滚杆皆成动力转动,堆叠于滚杆上之的货物即有动力移动;该直流马达可由开关控制正、逆转,以及松释该开关时即停止运转,使车上货物可有动力逐步移入或移出。图5和图6则显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系在滚杆30圈设输送带50,其中,链条40往输送带方向延伸有连结片41,令连结片41可与输送带50结合,于动力运转时输送带50更有链条结合的输送功能;该输送带50立设有靠背51,可提供高度空间货物的靠持作用;图示例显示货用车辆里端的立背11设有微动开关61,该立背的微动开关61为逐步往内移动的靠背51所触动,货物动力移入于终端位时的限位开关;当然,此种微动开关亦可为货物逐步往外移出时的动力限位设置,提供货物移入或移出于终端位时以中断动力运转的强制限位作用。本技术货用车辆承载货物的底床上架设多条滚杆,该多条滚杆在架设的一侧形成装配长杆得以装配链条链结联动,以及,其中一条装配长杆进一步联接设置一传动轮以传递动力转动,可确保每一条滚杆为动力联动,其动力驱动装置藉由减速机传递动力,一则提供载重的扭力输出,另则提供输送时平稳的运转,而圈设输送带时可立设靠背和于链条延伸结片与输送带结合,由微动开关提供货物输送于终端位时强制中断动力运转的限位作用,而展现更完善的实施例。本技术确实提供车上货物为动力输送的效果,对于装、卸货时或车上货物的移动可减用人力和体力,其结构新颖且发挥车上货物动力输送功效。权利要求1.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a.车辆供货物叠放底床两侧固设一基座,基座上设有成间隔排列的定位座,令两侧定位座成对置;b.多条滚杆,两端延设有较小轴径用以装配轴承的装配杆,该轴承固定于成对应设置的定位座内,使滚杆为可滚动的跨置组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多条滚杆一端延设的装配杆为长杆,于长杆上键设链轮,链轮为链条结联动,其中,一条滚杆装配长杆更进一步联接一传动轮,其多条滚杆圈设有输送带,以及,链条突设连结片,令连结片与输送带联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动力驱动装置,由电气开关控制可正、逆转的一直流马达和被该马达驱动的减速机,减速机结设有传动轮可将动力传递于滚杆的传动轮,该直流马达为电气开关控制得以正、逆转,滚杆的传动轮与动力驱动装置传动轮间是以传动皮带为动力传递,其中,货用车辆底床开设一透孔,给传动皮带穿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带系结设有靠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设置有微动开关。专利摘要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提供一种车上货物的移位无需人力搬运、有装、卸时可大幅节省时间与人力的动力输送效果。主要是在车辆供货叠放的底床固设多条滚杆,再配以动力驱动装置,使车上货物可动力驱动的前进移入或后退移出。文档编号B60P1/04GK2443881SQ0024060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林添丁 申请人:林添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上货物动力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a.车辆供货物叠放底床两侧固设一基座,基座上设有成间隔排列的定位座,令两侧定位座成对置;b.多条滚杆,两端延设有较小轴径用以装配轴承的装配杆,该轴承固定于成对应设置的定位座内,使滚杆为可滚动的跨置组 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添丁
申请(专利权)人:林添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