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合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创伤、恶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212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创伤、恶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其由以下原料制得:赤芍、全当归、密陀僧、乳香、白及、大黄、没药、青黛、黄柏、白蔹、白芷、海螵蛸、苦参、桔梗、冰片、甘草。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对创伤、恶疮的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并且还具有见效快、不易留疤、无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便、易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创伤是指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在闭合性创伤,受伤局部疼痛、 肿胀、瘀血及血肿。疼痛剧烈时可引起晕厥或休克;若受伤部位深组织或器官同时有破坏, 可有内出血而出现一系列休克的症状,如四肢湿冷、呼吸急促而浅、意识障碍、脉搏快、血压 低、尿量减少等。开放性创伤,局部的伤口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伤口内有不同程度的外出 血;若开放伤口深及脏器或深部血管,可有内出血。休克常是严重开放性创伤的主要临床表 现。 中医治疗创伤: 1、运脾益气法。中医认为"脾者,运化之官"、"气者,人之根本"。人的生长发育和各种 功能活动都与"脾"和"气"密切相关,不论什么疾病都应重视脾胃的运化和元气的调摄、培 补。中医辨证运用健脾化湿、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脾胃、增进食欲、增强体质的作用,加快切 口与骨折的愈合。 2、养阴清热法。创伤不仅耗气而且损伤阴血,且有低热、盗汗、多梦、五心烦热等表 现,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剂。 3、和营通络法。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辩证理论,可以用理气活血、和 营通络的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疼痛,促进创伤愈合。 4、清热解毒法。有时伤口迟迟不能愈合是由于病菌侵入,尤其是顽固的绿脓杆菌、 阴沟杆菌,或是绝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屎球菌等少见 病菌。此时常见创口红肿不愈,有脓液流出且经久不停。这时选用内服或外用清热解毒的 中药也能有效地帮助控制感染,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吸收。 中医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 湿,湿热相合,溃败肌肤,浸淫不休,不可以定名命之,故谓之恶疮也。然有辨焉,如疥癣、瘾 瘆之属,怫郁气血,在皮肤腠理间者,可以表而散。《内经》有谓:汗之则疮已者,是已。 若郁气血在肌肉之分,外连皮肤,作寒热而生脓者,或七情所招,或膏粱之变,皆宜 解内热不宜汗也。张仲景所谓:疮家不可发汗,汗之则痉者,是已。一疮而有宜汗、不宜汗 之别,热有浅深表里故也。故疮在皮肤,则当因其轻而扬之,汗之浴之,外以杀虫润燥,皆解 凝结涎沫之药敷之。疮在肌肉,则当因其重而减之,泻经络之热,清凉气血外,以化脓生肌膏 之。疮在头巅,则当射而取之,用酒制寒凉剂,更以风药升而上之,外以杀虫解热药敷之。能 明此三者,其于治疮思过半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中药,使其在做成现代临床需求的试剂的情 况下,仍然对创伤、恶疮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结合自身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和丰富的现代制药 技术知识,通过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摸索,根据加工特点重新配伍药材,专利技术了一个中药组 方和将其做成成品制剂的方法。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 赤芍7-17份、全当归8-16份、密陀僧16-28份、乳香9-19份、白及17-29份、大黄11-25 份、没药7-13份、青黛8-18份、黄柏7-17份、白蔹6-14份、白芷8-20份、海螵蛸10-22份、 苦参9-21份、桔梗8-16份、冰片2-6份、甘草8-14份。 在该组方范围内优选出了三个具有最好治疗效果的配比,分别如下(以重量份 计): 1、赤芍12份、全当归12份、密陀僧22份、乳香14份、白及23份、大黄18份、没药10 份、青黛13份、黄柏12份、白蔹10份、白芷14份、海螵蛸16份、苦参15份、桔梗12份、冰 片4份、甘草11份。 2、赤芍11份、全当归14份、密陀僧25份、乳香13份、白及22份、大黄19份、没药 11份、青黛12份、黄柏11份、白蔹12份、白芷16份、海螵蛸17份、苦参14份、桔梗11份、 冰片5份、甘草12份。 3、赤芍13份、全当归13份、密陀僧23份、乳香15份、白及24份、大黄17份、没药 9份、青黛15份、黄柏13份、白蔹12份、白芷15份、海螵蛸18份、苦参16份、桔梗11份、冰 片4份、甘草12份。 将上述中药组方做成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1)按本专利技术组方比例准确称取各味原料药材; 步骤(2)将海螵蛸、没药、白芷分别炒干,混合粉碎研磨,过120目筛,得细粉a,备用; 步骤(3)将冰片粉碎研磨,过120目筛,得细粉b,备用; 步骤(4)将赤芍、全当归、密陀僧、乳香、白及、大黄、青黛、黄柏、白蔹、苦参、桔梗、甘草, 分别粉碎,混合,加7-10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0-20小时,回流煎煮2次,每次2-4小时, 过滤(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55°C时相对密度为1. 15-1. 20,得水提浓缩液,备用; 步骤(5)将步骤(4)的滤渣加6-9倍重量的65-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4小 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得醇提浓缩液; 步骤(6)将醇提浓缩液和水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55°C时相对密度1. 28-1. 32,减压干 燥,将所得干膏粉碎,研磨,过120目筛,获得细粉c,备用; 步骤(7)将细粉a、b、c混合均匀,添加适当的辅料,以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 床所需剂型,如粉剂、软膏剂、膏剂、贴剂、酊剂等剂型。 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原料的性质特点: 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 瘀止痛。 全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 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密陀僧:天然的矿产密陀僧很稀少,呈橘黄色小片或土状粉末,其成分为PbO,系 由方铅矿氧化而成。味咸、辛,性平;燥湿,杀虫,敛疮。 乳香: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药胶香树及野乳香树等,以其树干皮部伤口渗 出的油胶树脂入药。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白及: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收 敛止血,消肿生肌。 大黄:本品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 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没药: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的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味 苦,性平;入肝经;散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 青黛: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寥科植物寥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 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味咸,性寒;归肝经;清热解毒,凉血,定惊。 黄柏: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 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白蔹: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味苦,性微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白芷: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海螵蛸: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味咸、涩,性温;归脾、 肾经;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 苦参: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 热燥湿,杀虫,利尿。 桔梗: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 痰,排脓。 冰片: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 的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气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又称"艾粉" 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创伤、恶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得:赤芍7‑17份、全当归8‑16份、密陀僧16‑28份、乳香9‑19份、白及17‑29份、大黄11‑25份、没药7‑13份、青黛8‑18份、黄柏7‑17份、白蔹6‑14份、白芷8‑20份、海螵蛸10‑22份、苦参9‑21份、桔梗8‑16份、冰片2‑6份、甘草8‑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霞王霄鹏
申请(专利权)人:崔合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