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082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及其制作工艺,原料为淮山、大麦、豌豆按1~2:1~2:0.5~1的比例粉碎混匀,拌入0.5~1%的酵母菌,其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为:原料粉碎→拌菌→踩曲→入房排列→长霉→晾霉→起潮火→大火期→后火期→养曲→出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曲过程容易控制,配制的酒曲质量稳定,发酵活力强;酒曲可以随酿随制,保证了酒曲质量的新鲜和稳定,用该酒曲酿造的淮山干红酒绵柔、醇甜,适合不同人群饮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酿造业制曲技术,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酒曲是在经过蒸煮的谷物或其辅料上接种或利用天然菌种(霉菌、酵母菌、细菌)定型发酵而成。酒曲是酒酿造的糖化、发酵和生香剂,含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其品质对酒的产率和品质的影响极大,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现有技术制作的酒曲时多采用大米、高粱、麦芽、荞麦等为原料。现有技术制作的酒曲多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稳定性不理想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及其制作工艺,以克服现有的酒曲制作工艺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稳定性不理想等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其特征在于,该酒曲的制作原料包括淮山、大麦、豌豆和酵母菌,淮山、大麦、豌豆的重量比为1~2:1~2:0.5~1,酵母菌的重量为淮山、大麦、豌豆的总重量的0.5~1%。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的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a.原料粉碎:淮山、大麦、豌豆按重量比为1~2:1~2:0.5~1的比例配好,粉碎均匀形成粉料,粉料中加入重量为淮山、大麦、豌豆的总重量的0.5~1%的酵母菌,搅拌均匀;b.踩曲:粉料加水拌匀,静置10~20分钟后,在曲模中将粉料制成曲坯,曲坯的含水量为30~40%;c.长霉:将曲坯存放在曲室,封闭曲室35~40小时,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上升到36~40℃;d.晾霉:曲室通风,晾霉2~4天,每天将每一曲坯上下翻转一次;e.起潮火(中温期):每一天曲室两次封闭两次开启;曲室封闭时,控制室温,使得曲坯品温上升至36~38℃,每隔1~2天翻曲一次;起潮火3~5天;f.大火期(高温期):曲室开启,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保持44~46℃,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为6~9天;g.后火期(低温期):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由44~46℃下降至33℃以下,后火期为3~5天;h.养曲: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控制在28~30℃,待曲坯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排列步骤,将曲室温度预先调节至15~20℃,在曲室底面铺上一层谷壳,将步骤b踩曲制成的曲坯成行排列在谷壳上,每行间隔2~3厘米,每层曲坯用芦苇秆隔开,共放置三层曲坯;曲坯排列后即进行步骤c的长霉处理。此外,步骤a中原料粉碎形成的粉料要求通过20目孔筛的细粉占20~30%。步骤d中曲室通风后,撤除芦苇秆后即翻动曲坯一次,重新排列时,增大曲坯间距,曲层由三层增加到四层或者五层。步骤e中翻曲时,曲层增加至六层,且曲坯呈“人”字形排列。步骤f中曲层增至七层。步骤h养曲完成后,将曲坯移入库房,曲堆间距为10厘米,保持曲库通风、干燥、无污染。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原料以淮山、大麦、豌豆为主,原料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氨基酸等,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酒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上升,可提高酒曲的香味和质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酒曲依靠酵母菌发酵制备,目前酒曲仅用于配制淮山干型红酒,且酒曲可以随酿随制,保证了酒曲质量的新鲜和稳定,用该酒曲酿造的淮山干红酒绵柔、醇甜,适合不同人群饮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酒曲制作工艺具有取材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体实施方式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其特征在于,该酒曲的制作原料包括淮山、大麦、豌豆和酵母菌。酵母菌的重量为淮山、大麦、豌豆的总重量的0.5~1%。淮山、大麦、豌豆的重量比为1~2:1~2:0.5~1,淮山、大麦、豌豆的该配比为最优配比,该组分配比能够为酵母菌提供充足养料,而酵母菌的生长速度最快,且酵母菌的存活率最高。淮山又名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的地下块茎,它含有黄酮类、多糖类、胆碱、尿囊素及薯蓣皂苷元等成分,具有补脾补肺、益精、调节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抗氧化及降血糖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淮山富含淀粉,是酿酒的良好原料。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的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a.原料粉碎:淮山、大麦、豌豆按重量比为1~2:1~2:0.5~1的比例配好,粉碎均匀形成粉料,粉料要求通过20目孔筛的细粉占20~30%,粉料中加入重量为淮山、大麦、豌豆的总重量的0.5~1%的酵母菌,搅拌均匀。b.踩曲:粉料加水拌匀,静置10~20分钟后,使原料充分吸水,以用手可捏成团状但不粘手为宜,在曲模中将粉料踩成曲坯,曲坯的含水量为30~40%,该含水量范围有益微生物可充分繁殖;曲坯要求踩得平整、饱满、松而不散为宜,搬运过程中不易破碎,且曲坯外型一致,制成的酒曲质量也较为均一。c.排列:将曲室温度预先调节至15~20℃,在曲室底面铺上一层谷壳,以保持曲室温度;将步骤b踩曲制成的曲坯成行排列在谷壳上,每行间隔2~3厘米,每层曲坯用芦苇秆隔开,共放置三层曲坯;这样的排列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温保湿,曲坯更易上霉。d.长霉:将曲坯存放在曲室,曲室温度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长出霉菌斑点,封闭曲室35~40小时后,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上升到36~40℃;期间应控制温度缓慢上升,使上霉良好。e.晾霉:曲室通风,撤除芦苇秆以排湿降温,在这个过程中将每一曲坯上下翻转一次,重新排列曲坯时,增大曲坯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有利于曲坯固定成形;曲层由三层增加到四层或者五层,晾霉2~4天,每天翻曲一次;晾霉时,曲室内不宜产生对流风,防止曲坯干裂。f.起潮火(中温期):每一天曲室两次封闭两次开启;曲室封闭时,控制室温,使得曲坯品温上升至36~38℃,每隔1~2天翻曲一次,翻曲时,曲层增加至六层,且曲坯呈“人”字形排列;起潮火3~5天后曲坯温度逐渐上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可增到七层;翻曲可调节温湿度,使曲坯均匀成熟与干燥。g.大火期(高温期):曲室开启,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保持44~46℃,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为6~9天;期间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内生长,水分和热量由内向外散失,可开启曲室门窗调节品温,大火期结束时,有50~70%的曲坯已经成熟。h.后火期(低温期):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由44~46℃下降至33℃以下,后火期为3~5天;i.养曲: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控制在28~30℃,使曲坯的水分继续增发,待曲坯完全干燥后,将曲坯移入库房,曲堆间距为10厘米,保持曲库通风、干燥、无污染。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其特征在于,该酒曲的制作原料包括淮山、大麦、豌豆和酵母菌,淮山、大麦、豌豆的重量比为1~2:1~2:0.5~1,酵母菌的重量为淮山、大麦、豌豆的总重量的0.5~1%。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淮山干红酒制作的酒曲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a.原料粉碎:淮山、大麦、豌豆按重量比为1~2:1~2:0.5~1的比例配好,粉碎均匀形成粉料,粉料中加入重量为淮山、大麦、豌豆的总重量的0.5~1%的酵母菌,搅拌均匀;b.踩曲:粉料加水拌匀,静置10~20分钟后,在曲模中将粉料制成曲坯,曲坯的含水量为30~40%;c.长霉:将曲坯存放在曲室,封闭曲室35~40小时,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上升到36~40℃;d.晾霉:曲室通风,晾霉2~4天,每天将每一曲坯上下翻转一次;e.起潮火:每一天曲室两次封闭两次开启;曲室封闭时,控制室温,使得曲坯品温上升至36~38℃,每隔1~2天翻曲一次;起潮火3~5天;f.大火期:曲室开启,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保持44~46℃,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为6~9天;g.后火期: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由44~46℃下降至33℃以下,后火期为3~5天;h.养曲:控制曲室温度,使得曲坯品温控制在28~30℃,待曲坯完全干燥后即得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炜江金兰郑朝林雷伏贵周建金李永清华树妹李丽红陈芝华杨建固曹奕鸯贺佩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