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058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09:50
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装配式楼盖体系包括,支撑梁,工字形结构,其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腹板连接上下翼缘,腹板上部开通孔;装配式楼板,为带芯孔预制板或实心预制板,端部搁置于支撑梁下翼缘上;带芯孔的装配式楼板内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芯孔,端部上端面对应各芯孔设灌浆孔,上端面上还设灌浆埋筋槽,灌浆埋筋槽与支撑梁腹板通孔对应;若干穿孔连接钢筋,穿过支撑梁腹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锚固在支撑梁两侧装配式楼板上的灌浆埋筋槽内,楼板端部与支撑梁间缝隙、灌浆埋筋槽、芯孔的板端部及装配式楼板侧缝灌浆形成一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楼盖对层高影响、提供大跨灵活分割空间、经济性好、抗震性能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而装配式楼板技术是装配式建筑中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市场对于大跨可灵活分割建筑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尤其是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楼板通常位于梁上,随着层数的增加,对于房间净高的影响越大。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将楼板嵌在钢梁的高度范围之内,在解决了对层高影响的同时,给用户一个拥有平整天花板的大空间,使得灵活分割成为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具有减少楼盖对层高影响、提供大跨可灵活分割空间、经济性好、抗震性能好的特点;提供的施工方法,简单快捷、节省材料、施工质量易于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其包括,支撑梁,为钢梁或钢-混凝土组合梁,工字形结构,其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腹板连接上下翼缘,腹板上部开通孔;装配式楼板,为带芯孔预制板,其端部搁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下翼缘上;带芯孔的装配式楼板内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芯孔,近支撑梁侧的端部上端面对应各芯孔设灌浆孔,且,该上端面上还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灌浆埋筋槽,灌浆埋筋槽与支撑梁腹板通孔对应;若干穿孔连接钢筋,穿过所述支撑梁腹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锚固在支撑梁两侧的装配式楼板上的灌浆埋筋槽内,装配式楼板端部与支撑梁间的缝隙、灌浆埋筋槽、装配式楼板中芯孔的板端部及装配式楼板侧缝即相邻楼板侧间的缝隙灌浆形成一体结构。进一步,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端面还设置带钢筋网的现浇混凝土层,形成叠合层楼板。又,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与支撑梁下翼缘的连接端下部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预埋件,并与支撑梁的下翼缘焊接连接。所述的预埋件锚固在装配式楼板内。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梁为工字形钢梁,钢梁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梁腹板上部的孔的形状为倒梯形或圆环形或矩形。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梁的上翼缘为矩形钢管,内充满混凝土。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为全装配预制板(带芯孔板或实心板)或混凝土叠合板或压型钢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的支撑梁腹板上设附加支托结构,其为焊接在腹板上的钢板或角钢,所述装配式楼板搁置于该附加支托结构上。所述的穿孔连接钢筋为直线钢筋或端部向下弯钩的钢筋。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将装配式楼板并排端部搁置于支撑梁下翼缘上两侧;待楼板吊装就位后,首先放置穿孔连接钢筋,其次对灌浆孔灌浆,预先在楼板芯孔内灌浆孔位置以内20~100mm处堵孔,直到浆从楼板板端与钢梁间的缝隙即板端缝溢出,最后对楼板端缝、灌浆埋筋槽及楼板侧缝即相邻楼板侧间的缝隙进行灌浆。进一步,如设置叠合层楼板,应在以上灌浆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可铺设叠合层钢筋,进行叠合层混凝土浇筑。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梁的制作方法是将一轧制工字型钢,从腹板中间沿折线切开,形成两个T形梁,之后分别焊接上翼缘,形成两个上窄下宽且腹板带孔的工字型梁。优选的,支撑梁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条状矩形钢板在中间沿折线切开,形成两个一边为折线另一边平直的条状钢板,之后折线边焊接上翼缘,另一平直边焊接下翼缘钢板,形成两个上窄下宽且腹板带孔的工字型梁。另外,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与支撑梁下翼缘的连接端下部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预埋件,楼板吊装定位完成后,首先将预埋件与支撑梁焊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将楼板全部或大部分嵌在钢梁高度范围之内,大大减小结构楼盖对于建筑净高的影响,层数越高,有利的效果越明显。2、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楼盖体系,梁不外露,给用户提供一个平整的天花板,创造了一个大跨可灵活分割的空间,为用户的对户型的改造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3、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楼盖体系,楼板全部或大部分嵌在钢梁高度范围之内,对于钢梁的稳定及其防火性能有直接益处;且钢梁对楼板形成套箍作用,有效提高了楼盖整体的抗震性能。4、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中,支撑梁的制作节省材料;连接构造的做法简单快捷、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楼板相比,实质创新点在于:1、与传统楼板全部放在钢梁上面的楼盖形式截然不同,本专利技术楼板全部或大部分嵌在钢梁内,改变了钢梁与楼板力的传递途径,不仅在结构性能上较好解决了钢梁的稳定、防火,而且钢梁对楼板形成套箍作用,大大提高了楼盖的抗震性能。2、本专利技术带孔支撑梁的做法,充分利用材料,由一变二,制作简单快捷,且为楼板与钢梁的可靠连接创造了有利条件。3、本专利技术楼盖的施工方法,针对本专利技术的楼盖,巧妙组合,将穿孔连接钢筋、灌浆两种手段优化组合,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特定施工工序下,可实现楼盖的有效整体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纵剖面(板长度方向)即图1的A-A剖面;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横剖面(板宽度方向)即图1的B-B剖面;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纵剖面(板长度方向);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纵剖面(板长度方向);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带钢管混凝土上翼缘的支撑梁的横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支撑梁腹板上设附加支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梁加工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和图11~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其包括,支撑梁1,为钢梁或钢-混凝土组合梁,工字形结构,其上翼缘11宽度小于下翼缘12宽度,腹板13连接上下翼缘11、12,腹板13上部开通孔131;装配式楼板2、2’、2”,其端部搁置于所述支撑梁1的下翼缘12上;装配式楼板2、2’(以装配式楼板2、2’为例,下同)内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芯孔21、21’,近支撑梁1侧的端部上端面对应各芯孔21、21’设灌浆孔22、22’,且,该上端面上还沿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灌浆埋筋槽23、23’,灌浆埋筋槽23、23’与支撑梁腹板通孔131对应;若干穿孔连接钢筋3,穿过所述支撑梁腹板13上的通孔131,两端分别锚固在支撑梁1两侧的装配式楼板2、2’上的灌浆埋筋槽23、23’内,装配式楼板2、2’端部与支撑梁1间的缝隙、芯孔21、21’的板端部、灌浆埋筋槽23、23’及装配式楼板侧缝即相邻装配式楼板2、2”侧间的缝隙24灌浆形成一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穿孔连接钢筋3为直线钢筋。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装配式楼板2、2’(预制混凝土板)上有现浇混凝土层4(叠合层),所述现浇混凝土层4内有钢筋网5,叠合层4顶面高于支撑梁1上翼缘11顶面。参见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所述的支撑梁1与装配式楼板2的连接构造,增加了锚固在装配式楼板2内的预埋件6,即所述的装配式楼板2与支撑梁1下翼缘的连接端下部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预埋件6,预埋件6与所述支撑梁1下翼缘12焊接。参见图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带钢管混凝土上翼缘11的支撑梁1,上翼缘11由内部充满密实混凝土112的钢管111形成。参见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所述的支撑梁1腹板13上设附加支托结构,其为焊接在腹板13上的钢板或角钢7,所述装配式楼板2搁置于该附加支托结构的钢板或角钢7上。参见图8~图12,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梁1加工方法,将普通轧制工字钢10沿其腹板101上的通孔折线102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为钢梁或钢‑混凝土组合梁,工字形结构,其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腹板连接上下翼缘,腹板上部开通孔;装配式楼板,为带芯孔预制板或实心预制板,其端部搁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下翼缘上;带芯孔的装配式楼板内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芯孔,近支撑梁侧的端部上端面对应各芯孔设灌浆孔,且,该上端面上还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灌浆埋筋槽,灌浆埋筋槽与支撑梁腹板通孔对应;若干穿孔连接钢筋,穿过所述支撑梁腹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锚固在支撑梁两侧的装配式楼板上的灌浆埋筋槽内,装配式楼板端部与支撑梁间的缝隙、灌浆埋筋槽、芯孔的板端部及装配式楼板侧缝即相邻楼板侧间的缝隙灌浆形成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为钢梁或钢-混凝土组合梁,工字形结构,其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腹板连接上下翼缘,腹板上部开通孔;装配式楼板,为带芯孔预制板,其端部搁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下翼缘上;带芯孔的装配式楼板内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芯孔,近支撑梁侧的端部上端面对应各芯孔设灌浆孔,且,该上端面上还沿楼板宽度方向开设平行布置的若干灌浆埋筋槽,灌浆埋筋槽与支撑梁腹板通孔对应;若干穿孔连接钢筋,穿过所述支撑梁腹板上的通孔,两端分别锚固在支撑梁两侧的装配式楼板上的灌浆埋筋槽内,装配式楼板端部与支撑梁间的缝隙、灌浆埋筋槽、芯孔的板端部及装配式楼板侧缝即相邻楼板侧间的缝隙灌浆形成一体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端面还设置带钢筋网的现浇混凝土层,形成叠合层楼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与支撑梁下翼缘的连接端下部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预埋件,并与支撑梁的下翼缘焊接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件锚固在装配式楼板内。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为工字形钢梁,钢梁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腹板上部的孔的形状为倒梯形或圆环形或矩形。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腹板上部的孔的形状为倒梯形或圆环形或矩形。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的上翼缘为矩形钢管,内充满混凝土。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的上翼缘为矩形钢管,内充满混凝土。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的上翼缘为矩形钢管,内充满混凝土。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为全装配预制板或混凝土叠合板或压型钢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12.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腹板上设附加支托结构,其为焊接在腹板上的钢板或角钢,所述装配式楼板搁置于该附加支托结构上。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腹板上设附加支托结构,其为焊接在腹板上的钢板或角钢,所述装配式楼板搁置于该附加支托结构上。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腹板上设附加支托结构,其为焊接在腹板上的钢板或角钢,所述装配式楼板搁置于该附加支托结构上。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昭祥孙绪东蒋路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