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432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7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柴油机。在该柴油机中,燃料喷射箱(2)与缸体座(1)形成一体,在燃料喷射箱(2)中容置有燃料喷射泵(3)和燃料喷射凸轮轴(4),燃料喷射凸轮轴(4)架设在燃料喷射泵(3)的下侧,通过连通路(5)连通曲轴箱(6)和燃料喷射箱(2),连通路(5)配置在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因曲轴箱(6)内的曲轴(7)而飞溅的发动机油经由连通路(5)进入燃料喷射箱(2)内,该柴油机具有出口上方檐部(8),出口上方檐部(8)在连通路(5)的位于上侧的连通路出口(5a)的上方,从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的箱壁(2a)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柴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详细地说,涉及能够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的柴油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柴油机,具有缸体座、燃料喷射箱、燃料喷射泵、燃料喷射凸轮轴、连通路,缸体座具有曲轴箱、缸体部,燃料喷射箱与缸体座形成一体,在燃料喷射箱中容置有燃料喷射泵和燃料喷射凸轮轴,燃料喷射凸轮轴架设在燃料喷射泵的下侧,通过连通路连通曲轴箱和燃料喷射箱,连通路配置在燃料喷射箱的缸体部侧,因曲轴箱内的曲轴而飞溅的发动机油经由连通路进入燃料喷射箱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此发动机,具有能够在不设置强制润滑装置的情况下,润滑燃料喷射凸轮的优点。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柴油机中,不具有限制燃料喷射箱内的油雾量的装置,因此存在问题。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17047号公报(参照图1~图3)《问题点》发动机油有可能进入燃料喷射泵。在专利文献1的柴油机中,由于不存在限制燃料喷射箱内的油雾量的装置,所以若发动机旋转速变高,因曲轴而飞溅的发动机油增加,则燃料喷射箱内的油雾量过量,发动机油有可能进入燃料喷射泵。此时,存在油进入燃料喷射泵的柱塞室,而发动机油所含有的碳等堵塞燃料喷嘴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的柴油机。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如下。如图2A所示,一种柴油机,具有缸体座1、燃料喷射箱2、燃料喷射泵3、燃料喷射凸轮轴4和连通路5,缸体座1具有曲轴箱6和缸体部9,燃料喷射箱2与缸体座1形成一体,在燃料喷射箱2中容置有燃料喷射泵3和燃料喷射凸轮轴4,燃料喷射凸轮轴4架设在燃料喷射泵3的下侧,通过连通路5将曲轴箱6内和燃料喷射箱2连通,连通路5配置在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曲轴箱6内的因曲轴7而飞溅的发动机油经由连通路5进入燃料喷射箱2内,其特征在于,如图2A、图2B所示,所述柴油机具有出口上方檐部8,出口上方檐部8在连通路5的位于上侧的连通路出口5a的上方,从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的箱壁2a突出,将燃料喷射凸轮轴4的架设方向作为前后方向,连通路5配置在燃料喷射箱2的前后方向端部的靠近缸体部9侧的位置,将连通路5侧作为前侧,将相反侧作为后侧,所述柴油机具有油凝集通路13、凝集油接收槽14、积油部15和后部油引导槽16,油凝集通路13与出口上方檐部8的下方空间8a连通,凝集油接收槽14形成在油凝集通路13的内底部,积油部15形成在燃料喷射凸轮轴4的下方,后部油引导槽16沿着燃料喷射箱2的宽度方向配置在积油部15的后侧,从出口上方檐部8的下方空间8a进入油凝集通路13的油雾在油凝集通路13中凝集,凝集油17从凝集油接收槽14经由后部油引导槽16供给至积油部15。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1-1》能够抑制油雾进入燃料喷射泵。如图2A、图2B所示,所述柴油机具有出口上方檐部8,出口上方檐部8在连通路5的位于上侧的连通路出口5a的上方,从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的箱壁2a突出,因此,即使发动机旋转速变高,因曲轴7而飞溅的发动机油增加,从连通路出口5a向上方飞溅的发动机油也由于出口上方檐部8返回连通路出口5a,从而抑制燃料喷射箱2内的发动机油扩散,避免出现在燃料喷射箱2内油雾量过量的缺陷,由此能够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3。《效果1-2》能够抑制燃料喷射凸轮磨损。如图1所示,从出口上方檐部8的下方空间8a进入油凝集通路13的油雾在油凝集通路13中凝集,凝集油17从凝集油接收槽14经由后部油引导槽16供给至积油部15,因此,如图3所示,能够通过积油部15的凝集油17润滑燃料喷射凸轮4a。技术方案2的柴油机具有前部堤坝18,前部堤坝18沿着燃料喷射箱2的宽度方向配置在积油部15的前缘,凝集在积油部15中的凝集油17能够从前部堤坝18溢出。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上,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如图1、图3、图4所示,具有前部堤坝18,前部堤坝18沿着燃料喷射箱2的宽度方向配置在积油部15的前缘,凝集在积油部15中的凝集油17从前部堤坝18溢出,因此,如图3所示,不用担心在积油部15凝集过量的凝集油17的情况,能够抑制由于凝集油17的扩散而在燃料喷射箱2内产生过量的油雾的缺陷,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3。技术方案3的柴油机的前部堤坝18的溢出面18a设置在比燃料喷射凸轮4a的朝向正下方的凸轮尖端4b的下端低的位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上,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如图3、图4所示,前部堤坝18的溢出面18a设置在比燃料喷射凸轮4a的朝向正下的凸轮尖端4b的下端低的位置,因此,如图3所示,难于出现积油部15中的凝集油17因凸轮尖端4b而飞溅的缺陷,能够抑制由于凝集油17的扩散而在燃料喷射箱2内产生过量的油雾的缺陷,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3。技术方案4的柴油机具有油排出引导面19,油排出引导面19在前部堤坝18的前侧配置在燃料喷射凸轮轴4的下方,朝向连通路出口5a向下倾斜。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上,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如图1、图2A所示,具有油排出引导面19,油排出引导面19在前部堤坝18的前侧,配置在燃料喷射凸轮轴4的下方,朝向连通路出口5a向下倾斜,因此,从前部堤坝18溢出的凝集油17通过油排出引导面19迅速向连通路出口5a排出,能够抑制由于凝集油17扩散而在燃料喷射箱2内产生过量的油雾的缺陷,抑制发动机油进入燃料喷射泵3。技术方案5的柴油机具有工作装置20和后部油供给孔21,工作装置20安装在燃料喷射箱2的箱后壁2b上,借助来自燃料喷射凸轮轴4的输出进行动作,后部油供给孔21设置在燃料喷射箱2的箱后壁2b上,用于从后部油引导槽16向工作装置20供给凝集油17。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上,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润滑工作装置。如图1、图3所示,后部油供给孔21设置在燃料喷射箱2的箱后壁2b上,从后部油引导槽16向工作装置20供给凝集油17,因此能够润滑工作装置20。技术方案6的柴油机具有后部堤坝22,后部堤坝22沿着燃料喷射箱2的宽度方向配置在后部油引导槽16和积油部15之见的边界处。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上,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抑制向工作装置供给的油中断。如图1、图3、图5所示,具有后部堤坝22,后部堤坝22沿着燃料喷射箱2的宽度方向配置在后部油引导槽16和积油部15的边界处,因此,如图3所示,即使由于发动机倾斜而燃料喷射箱2的前方向下倾斜,后部油引导槽16内的凝集油17也被后部堤坝22阻挡,因此,能够持续向工作装置20供给凝集油17,抑制向工作装置20供给的油中断。技术方案7的柴油机具有连通间隙23,连通间隙23形成在后部堤坝22的与缸体部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用于连通后部油引导槽16和积油部15。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上,具有如下的效果。《效果》能够润滑燃料喷射凸轮。如图1、图5所示,具有连通间隙23,连通间隙23形成在后部堤坝22的反缸体部侧的端部,用于将后部油引导槽16和积油部15连通,因此,即使存在后部堤坝22,后部油引导槽16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柴油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具有缸体座(1)、燃料喷射箱(2)、燃料喷射泵(3)、燃料喷射凸轮轴(4)和连通路(5),缸体座(1)具有曲轴箱(6)和缸体部(9),燃料喷射箱(2)与缸体座(1)形成一体,在燃料喷射箱(2)中容置有燃料喷射泵(3)和燃料喷射凸轮轴(4),燃料喷射凸轮轴(4)架设在燃料喷射泵(3)的下侧,通过连通路(5)将曲轴箱(6)内和燃料喷射箱(2)连通,连通路(5)配置在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曲轴箱(6)内的因曲轴(7)而飞溅的发动机油经由连通路(5)进入燃料喷射箱(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具有出口上方檐部(8),出口上方檐部(8)在连通路(5)的位于上侧的连通路出口(5a)的上方,从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的箱壁(2a)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30 JP 2013-2030101.一种柴油机,具有缸体座(1)、燃料喷射箱(2)、燃料喷射泵(3)、燃料喷射凸轮轴(4)和连通路(5),缸体座(1)具有曲轴箱(6)和缸体部(9),燃料喷射箱(2)与缸体座(1)形成一体,在燃料喷射箱(2)中容置有燃料喷射泵(3)和燃料喷射凸轮轴(4),燃料喷射凸轮轴(4)架设在燃料喷射泵(3)的下侧,通过连通路(5)将曲轴箱(6)内和燃料喷射箱(2)连通,连通路(5)配置在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曲轴箱(6)内的因曲轴(7)而飞溅的发动机油经由连通路(5)进入燃料喷射箱(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具有出口上方檐部(8),出口上方檐部(8)在连通路(5)的位于上侧的连通路出口(5a)的上方,从燃料喷射箱(2)的缸体部(9)侧的箱壁(2a)突出,将燃料喷射凸轮轴(4)的架设方向作为前后方向,连通路(5)配置在燃料喷射箱(2)的前后方向端部的靠近缸体部(9)侧的位置,将连通路(5)侧作为前侧,将相反侧作为后侧,所述柴油机具有油凝集通路(13)、凝集油接收槽(14)、积油部(15)和后部油引导槽(16),油凝集通路(13)与出口上方檐部(8)的下方空间(8a)连通,凝集油接收槽(14)形成在油凝集通路(13)的内底部,积油部(15)形成在燃料喷射凸轮轴(4)的下方,后部油引导槽(16)沿着燃料喷射箱(2)的宽度方向配置在积油部(15)的后侧,从出口上方檐部(8)的下方空间(8a)进入油凝集通路(13)的油雾在油凝集通路(13)中凝集,凝集油(17)从凝集油接收槽(14)经由后部油引导槽(16)供给至积油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具有前部堤坝(18),前部堤坝(18)沿着燃料喷射箱(2)的宽度方向配置在积油部(15)的前缘,凝集在积油部(15)中的凝集油(17)能够从前部堤坝(18)溢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前部堤坝(18)的溢出面(18a)设置在比燃料喷射凸轮(4a)的朝向正下方的凸轮尖端(4b)的下端低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具有油排出引导面(19),油排出引导面(19)在前部堤坝(18)的前侧配置在燃料喷射凸轮轴(4)的下方,并朝向连通路出口(5a)向下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具有工作装置(20)和后部油供给孔(21),工作装置(20)安装在燃料喷射箱(2)的箱后壁(2b)上,借助来自燃料喷射凸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谕森本达也宫田雄介山口隆志后藤英之内藤庆太山本信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