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07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壳体上连接有抽气管道和若干进液管道,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顶部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与转轴连接的活塞缸以及设置在活塞缸周向的搅拌叶,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转轴内设置有通道,通道连接活塞缸与壳体外部,抽气管道设置于反应釜的最上端,抽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采用这种结构的反应釜使得抽气泵消耗的能量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壳体上连接有抽气管道和若干进液管道,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顶部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与转轴连接的活塞缸以及设置在活塞缸周向的搅拌叶,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转轴内设置有通道,通道连接活塞缸与壳体外部,抽气管道设置于反应釜的最上端,抽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采用这种结构的反应釜使得抽气泵消耗的能量大大降低。【专利说明】一种反应爸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相应配套的辅助设备:分馏柱、冷凝器、分水器、收集罐、过滤器等。 反应釜使用时常常需要将反应釜内部的空隙抽真空,这对反应釜的密封性以及抽气泵的性能要求很高,而在需要将反应釜抽真空的反应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化学试剂都不能接触到空气,因而将整个反应釜抽真空的操作浪费大量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反应釜,这种反应釜方便将反应釜内部的空腔抽真空,且节省大量能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抽气管道和若干进液管道,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活塞缸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缸周向的搅拌叶,所述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转轴内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连接所述活塞缸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抽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最上端,所述抽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这种反应釜工作时,先将可以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通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再通过抽气泵的抽气,使得活塞向活塞缸的外部滑动,从而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液面升高,直到抽气管道内有液体渗出时关闭阀门,从而使得反应釜内达到真空,然后再将不能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通入到反应釜内,此时活塞滑动使得反应釜内容腔增大用于通入这些不能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采用这种结构的反应釜使得抽气泵消耗的能量大大降低。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缸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在活塞与活塞缸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在不能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通入时活塞缸能提供吸力,不需要进液管道提供压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抽气管道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储液腔。设置观察口方便观察液体被抽出的时机,从而及时的关闭抽气泵和阀门,设置储液腔防止化学试剂进入到抽气泵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储液腔下方设置有放液口,设置放液口用于放出被抽出来的化学试剂,防止其进入抽气泵。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反应釜工作时,先将可以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通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再通过抽气泵的抽气,使得活塞向活塞缸的外部滑动,从而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液面升高,直到抽气管道内有液体渗出时关闭阀门,从而使得反应釜内达到真空,然后再将不能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通入到反应釜内,此时活塞滑动使得反应釜内容腔增大用于通入这些不能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采用这种结构的反应釜使得抽气泵消耗的能量大大降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I,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壳体I上连接有抽气管道3和若干进液管道4,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I顶部的电机5、与所述电机5输出轴连接的转轴6、与所述转轴6连接的活塞缸7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缸7周向的搅拌叶8,所述活塞缸7内设置有活塞9,所述转轴6内设置有通道61,所述通道61连接所述活塞缸7与所述壳体I外部,所述抽气管道3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最上端,所述抽气管道3上设置有阀门10。这种反应釜工作时,先将可以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通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再通过抽气泵的抽气,使得活塞向活塞缸的外部滑动,从而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液面升高,直到抽气管道内有液体渗出时关闭阀门,从而使得反应釜内达到真空,然后再将不能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通入到反应釜内,此时活塞滑动使得反应釜内容腔增大用于通入这些不能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采用这种结构的反应釜使得抽气泵消耗的能量大大降低。 所述活塞9与所述活塞缸7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1。在活塞与活塞缸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在不能与空气接触的试剂通入时活塞缸能提供吸力,不需要进液管道提供压力。 所述抽气管道3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口 31,所述观察口 31处设置有储液腔32。设置观察口方便观察液体被抽出的时机,从而及时的关闭抽气泵和阀门,设置储液腔防止化学试剂进入到抽气泵内。 所述储液腔32下方设置有放液口 33。设置放液口用于放出被抽出来的化学试剂,防止其进入抽气泵。【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1),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壳体(I)上连接有抽气管道(3)和若干进液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I)顶部的电机(5)、与所述电机(5)输出轴连接的转轴(6)、与所述转轴(6)连接的活塞缸(7)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缸(7)周向的搅拌叶(8),所述活塞缸(7)内设置有活塞(9),所述转轴(6)内设置有通道(61),所述通道(61)连接所述活塞缸(7)与所述壳体(I)夕卜部,所述抽气管道(3)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最上端,所述抽气管道(3)上设置有阀门(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9)与所述活塞缸(7)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道(3)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口( 31),所述观察口( 31)处设置有储液腔(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32)下方设置有放液口(33)。【文档编号】B01J19/18GK104511268SQ201410694137【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专利技术者】王淑英 申请人:宁波远欧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1),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抽气管道(3)和若干进液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顶部的电机(5)、与所述电机(5)输出轴连接的转轴(6)、与所述转轴(6)连接的活塞缸(7)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缸(7)周向的搅拌叶(8),所述活塞缸(7)内设置有活塞(9),所述转轴(6)内设置有通道(61),所述通道(61)连接所述活塞缸(7)与所述壳体(1)外部,所述抽气管道(3)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最上端,所述抽气管道(3)上设置有阀门(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远欧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