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摆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386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摆正器,包括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所述前轮移动台架上设有支撑架、扩张架、平移滚轮组、滑动板、平移回位弹簧、导向装置、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扩张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心,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平移滚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扩张架一侧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扩张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气缸用于推动扩张架向两侧移动,所述平移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汽车前照灯检测仪配合使用时,可确保汽车的检测结果精度,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摆正器
技术介绍
汽车摆正器是GB7258-2012《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和GA468-2004《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中推荐配置的前照灯检测仪配套设备。前照灯检验仪检测时要求保证汽车纵向轴线与其导轨垂直,并使前照灯与之保持标准距离(依前照灯检验仪型号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此处最为恰当,因此实际检测时一定要尽可能地使车辆纵向轴线与前照灯检测仪导轨垂直。由于汽车检测站基本上都是自动控制各工位的检测过程,而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前照灯检测仪尚不能对被检汽车停放位置进行感知,从而不能对汽车停放不正进行自动补偿。因此,汽车停放不正而带来的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测量误差在所难免。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程度,首先要保证检测条件的一致性。为此,设计一种灯光检测时提高停放位置准确性的设备-汽车摆正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汽车摆正器,可提高汽车放置位置的准确度,提高测试精度,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摆正器,包括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所述前轮移动台架上设有支撑架、扩张架、平移滚轮组、滑动板、平移回位弹簧、导向装置、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扩张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心,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平移滚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扩张架一侧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扩张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气缸用于推动扩张架向两侧移动,所述平移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优选的,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结构相同。优选的,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轴、杆一和杆二,固定轴设置于导向装置上,杆一的中心转动式设置于固定轴上,杆二为两根,一端铰接于杆一的两端,另一端固定于扩张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当汽车的前后轮分别停放在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上时,若汽车的纵向中心线与检测线的中心线不重合,气缸会推动扩张架向外移动,直至该处车轮的内侧与扩张架紧贴,使先接触到的车轮在滑动板上移动;扩张架继续向外侧移动,使另一侧的车轮与外侧移动。扩张架是对称于行车中心线平移的,当汽车的后轮分别与两侧的扩张架贴合时,车轮即被摆正,汽车的中心线与检测线的中心线重合。当汽车从检测线驶出时,平移回位弹簧带动滑动板回复原位。本技术与汽车前照灯检测仪配合使用时,可确保汽车的检测结果精度,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汽车摆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前轮移动台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汽车摆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的部件名称:1.前轮移动台架2.后轮移动台架3.支撑架4.扩张架6.滑动板7.平移回位弹簧8.导向装置9.连杆机构91.固定轴92.杆一 93.杆二 10.气缸11.辊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摆正器,包括前轮移动台架I和后轮移动台架2,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结构相同,仅尺寸有差异。前轮移动台架I上设有支撑架3、扩张架4、平移滚轮组、滑动板6、平移回位弹簧7、导向装置8、连杆机构9和气缸10,扩张架4设置于支撑架3的中心,滑动板6通过平移滚轮组(图中未画出)设置于支撑架3上,扩张架4 一侧通过导向装置8和连杆机构9与扩张架4的另一侧连接,气缸10用于推动扩张架4向两侧移动,平移回位弹簧7 —端固定在滑动板6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3上。连杆机构9包括固定轴91、杆一 92和杆二 93,固定轴91设置于导向装置上,杆一92的中心可转动式的设置于固定轴91上,杆二 93为两根,一端铰接于杆一 92的两端,另一端固定于扩张架4上。滑动板是表面具有防滑层的板状结构。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滑动板结构不同。其结构为框架结构上并列设置多根辊子11。这些辊子与汽车轮胎平行,可有效防滑,并且多根辊子与轮胎的接触贴合度好,不会出现左右滑移的问题。可以更为快速、准确的达到摆正的效果。工作原理:当汽车的前后轮分别停放在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上时,若汽车的纵向中心线与检测线的中心线不重合,气缸会推动扩张架向外移动,直至该处车轮的内侧与扩张架紧贴,使先接触到的车轮在滑动板上移动;扩张架继续向外侧移动,使另一侧的车轮与外侧移动。扩张架是对称于行车中心线平移的,当汽车的后轮分别与两侧的扩张架贴合时,车轮即被摆正,汽车的中心线与检测线的中心线重合。当汽车从检测线驶出时,平移回位弹簧带动滑动板回复原位。本技术与汽车前照灯检测仪配合使用时,可确保汽车的检测结果精度,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汽车摆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所述前轮移动台架上设有支撑架、扩张架、平移滚轮组、滑动板、平移回位弹簧、导向装置、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扩张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心,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平移滚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扩张架一侧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扩张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气缸用于推动扩张架向两侧移动,所述平移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摆正器,其特征在于,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摆正器,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轴、杆一和杆二,固定轴设置于导向装置上,杆一的中心转动式设置于固定轴上,杆二为两根,一端铰接于杆一的两端,另一端固定于扩张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摆正器,包括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所述前轮移动台架上设有支撑架、扩张架、平移滚轮组、滑动板、平移回位弹簧、导向装置、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扩张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心,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平移滚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扩张架一侧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扩张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气缸用于推动扩张架向两侧移动,所述平移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本技术与汽车前照灯检测仪配合使用时,可确保汽车的检测结果精度,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IPC分类】G01M17-007, G01M11-06【公开号】CN204269385【申请号】CN201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摆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移动台架和后轮移动台架,所述前轮移动台架上设有支撑架、扩张架、平移滚轮组、滑动板、平移回位弹簧、导向装置、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扩张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心,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平移滚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扩张架一侧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扩张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气缸用于推动扩张架向两侧移动,所述平移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仕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捷程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