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9869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电机、集纳箱和绞龙组件;集纳箱的壁板上设有进污口、排污口和排渣口;排污口的高度小于进污口的高度;进污口和排渣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绞龙组件上;排渣口的高度大于进污口的高度;绞龙组件包括绞龙和滤筒;绞龙同轴配合于滤筒内;滤筒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多根纵骨和多个箍圈;纵骨的底端均固定于下端盖上,纵骨的顶端均连接在上端盖上;纵骨间隔排列围成滤筒的筒壁,且相邻的纵骨之间的间距相等;纵骨围成的筒壁外固连接箍圈;相邻的箍圈之间的间距也相等;相邻的纵骨与相邻的箍圈之间形成矩形的网格。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在其进行固液分离时,能提高污水的出水流量,能够降低细小残渣的排出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电机、集纳箱和绞龙组件;集纳箱的壁板上设有进污口、排污口和排渣口;排污口的高度小于进污口的高度;进污口和排渣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绞龙组件上;排渣口的高度大于进污口的高度;绞龙组件包括绞龙和滤筒;绞龙同轴配合于滤筒内;滤筒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多根纵骨和多个箍圈;纵骨的底端均固定于下端盖上,纵骨的顶端均连接在上端盖上;纵骨间隔排列围成滤筒的筒壁,且相邻的纵骨之间的间距相等;纵骨围成的筒壁外固连接箍圈;相邻的箍圈之间的间距也相等;相邻的纵骨与相邻的箍圈之间形成矩形的网格。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在其进行固液分离时,能提高污水的出水流量,能够降低细小残渣的排出量。【专利说明】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液分离脱水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 目.0
技术介绍
对于很多大型厨房来说,残余的食材如何处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而固液分离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类垃圾处理的问题。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固液分离器》,申请号为201310204895.6 ;包括:机壳、出渣电机、螺旋绞龙和过滤格栅,所述机壳上开有进污口、出渣口和油水出口,出渣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渣桶;所述机壳上端设有上掀板,上掀板与机壳之间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出渣电机固定在机壳外,所述螺旋绞龙一端与出渣电机铰接固定,另一端设于出渣口处;所述过滤格栅固定在螺旋绞龙外围;所述机壳下端设有喷嘴,且喷嘴出水口对准螺旋绞龙。该结构可以将餐厨垃圾中的水分去除,便于垃圾的再次利用。但是该餐厨垃圾中其过滤格栅的结构并不能有效的实现固液过滤时液体的过滤质量,会造成细小残渣漏网;而且过滤格栅的制备条件较高,不利于成本的节约。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圆孔状滤筒结构,虽然圆孔状结构的过滤效果好,但是同等面积上圆的排布数量就会小于方格孔的数量,其流量就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固液分离时因流量过大而造成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电机、集纳箱和绞龙组件;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集纳箱外;所述绞龙组件固设于所述集纳箱中;所述电机穿过所述集纳箱的壁板连接所述绞龙组件;所述集纳箱的壁板上设有进污口、排污口和排渣口 ;所述排污口的高度小于所述进污口的高度;所述进污口和排渣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绞龙组件上;所述排渣口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污口的高度;所述绞龙组件包括绞龙和滤筒;所述绞龙同轴配合于所述滤筒内;所述滤筒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多根纵骨和多个箍圈;所述纵骨的底端均固定于所述下端盖上,所述纵骨的顶端均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上;所述纵骨间隔排列围成所述滤筒的筒壁,且相邻的所述纵骨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纵骨围成的筒壁外固连接所述箍圈;相邻的所述箍圈之间的间距也相等;相邻的所述纵骨与相邻的所述箍圈之间形成矩形的网格。 优选的是,所述相邻纵骨之间的间距为0.25cm;所述相邻箍圈之间的距离为15cm0 优选的是,所述进污口和所述排渣口均位于所述集纳箱的侧壁上;所述滤筒的筒壁上设有分别对应所述进污口和所述排渣口的相应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进污口与所述所述滤筒的筒壁上的相应开口之间还设有连接网罩。 优选的是,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加热风扇;所述加热风扇固定于所述集纳箱的外壁上;所述集纳箱外壁上设有热风口 ;所述加热风扇通过所述热风口加热所述绞龙组件中的固体垃圾。 优选的是,所述纵骨和所述箍圈均选用扁钢为型材。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该固液分离装置能够将混合垃圾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在其进行固液分离时,不仅能提高污水的出水流量,而且能够降低细小残渣的排出量。同时,其结构简单,便于制备,可以节约设备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绞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的绞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电机;2、加热风扇;3、集纳箱;4、绞龙组件;5、进污口 ;6、排污口 ;7、排渣口 ;8、绞龙;9、滤筒;10、上端盖;11、下端盖;12、纵骨;13、箍圈;14、抽水泵;15、连接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至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该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电机1、加热风扇2、集纳箱3和绞龙组件4 ;其中,电机I用于驱动绞龙组件4,而电机I则位于集纳箱3底板外部,绞龙组件4固设于集纳箱内,电机I穿过集纳箱3的底壁连接到绞龙组件4的主轴上。在集纳箱3的壁板上设有进污口 5、排污口 6和排渣口 7 ;进污口 5和排渣口 7均位于集纳箱的侧壁上,排污口 6则位于集纳箱的底壁上。因此排污口 6的高度小于进污口 5的高度,可以使得固液分离效果和排污效果更好。进污口 5和排渣口 7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绞龙组件4上,且排渣口 7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污口 5的高度;结合附图1并综合上述的结构可以看出,混合垃圾通过进污口 5和其连接的管道从集纳箱3外进入到绞龙组件4内部,经过绞龙组件4的挤压使得油水分离;随着绞龙组件4的工作,绞龙组件4内部的固态残渣便会从上部的排渣口 7排出去;而液态的垃圾便会从底部的排污口 6流出去。为了防止垃圾凝固,加热风扇2固定于集纳箱3的外壁上;而在集纳箱3外壁上还设有热风口,加热风扇2通过热风口加热绞龙组件4中的固体垃圾。 实施例1中,绞龙组件4包括绞龙8和滤筒9,绞龙8同轴配合于滤筒9内。滤筒9则包括上端盖10、下端盖11、多根纵骨12和多个箍圈13。纵骨12的底端均固定于下端盖11上,纵骨12的顶端均连接在上端盖10上。纵骨12间隔排列围成一圈就形成了滤筒的筒壁,相邻的纵骨12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均为0.25cm ;在纵骨12围成的筒壁外固连接箍圈13,相邻的箍圈13之间的间距也相等且均为15cm。与同一箍圈13相邻的所有纵骨12与该箍圈13均是固连的,这样相邻的纵骨12与相邻的箍圈13之间就形成了矩形的网格。由于集纳箱3上的进污口 5、排渣口 7与绞龙组件4是通过管道相连的,那么在滤筒9的筒壁上就设有分别对应进污口 5和排渣口 7的相应开口。为了提高过滤质量,纵骨12和箍圈13均选用扁钢为型材,宽条形的型材可以有效的阻止细小的颗粒漏出网孔;而且选用扁钢可以节约制备成本:其滤筒9的筒壁制备是采用一个底板,在该底板上设有用于竖直放置纵骨的一系列定位孔;相邻定位孔之间的间距为0.25cm,而且这些定位孔的排列正好是滤筒筒壁的外形轮廓。将每根纵骨竖直配合在相应的定位孔中,就形成了初步形态的筒壁;在初步形态的筒壁外套装隔圈,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电机、集纳箱和绞龙组件;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集纳箱外;所述绞龙组件固设于所述集纳箱中;所述电机穿过所述集纳箱的壁板连接所述绞龙组件;所述集纳箱的壁板上设有进污口、排污口和排渣口;所述排污口的高度小于所述进污口的高度;所述进污口和排渣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绞龙组件上;所述排渣口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污口的高度;所述绞龙组件包括绞龙和滤筒;所述绞龙同轴配合于所述滤筒内;所述滤筒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多根纵骨和多个箍圈;所述纵骨的底端均固定于所述下端盖上,所述纵骨的顶端均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上;所述纵骨间隔排列围成所述滤筒的筒壁,且相邻的所述纵骨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纵骨围成的筒壁外固连接所述箍圈;相邻的所述箍圈之间的间距也相等;相邻的所述纵骨与相邻的所述箍圈之间形成矩形的网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