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8823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包括两个设有接苗筒和鸭嘴式打孔器的打孔栽植器本体,所述接苗筒的出苗口通过安装架与鸭嘴式打孔器的进苗口相连,所述安装架一侧设有连接轴,还包括传动支撑板、第一连栽植臂、第二连栽植臂、设有轴承的凸轮拉杆以及设有两块连接板的连接管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行距可调且调节方便,通过一个凸轮运动配合拉线组合的形式,实现同步控制两个栽植器的开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包括两个设有接苗筒和鸭嘴式打孔器的打孔栽植器本体,所述接苗筒的出苗口通过安装架与鸭嘴式打孔器的进苗口相连,所述安装架一侧设有连接轴,还包括传动支撑板、第一连栽植臂、第二连栽植臂、设有轴承的凸轮拉杆以及设有两块连接板的连接管等。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行距可调且调节方便,通过一个凸轮运动配合拉线组合的形式,实现同步控制两个栽植器的开合。【专利说明】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
技术介绍
幼苗移栽可提高复种指数,有效解决茬口矛盾,同时又具有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提早的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在移栽过程中,需要针对幼苗的娇小性、柔嫩性等特性,做到及时移栽不伤苗、不伤根,钵苗移栽相对裸苗移栽可以较好满足以上要求。栽植装置是机械化移栽作业的关键设备,目前适合钵苗移栽的栽植装置有导苗管式、吊篮式和鸭嘴式等。鸭嘴式栽植机构综合效果较好,可以在严重黏附的蹈坂田中实现免开沟打孔移栽,但是现有的鸭嘴式栽植器调整麻烦,机械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 本专利技术包括两个设有接苗筒和鸭嘴式打孔器的打孔栽植器本体,所述接苗筒的出苗口通过安装架与鸭嘴式打孔器的进苗口相连,所述安装架一侧设有连接轴,还包括传动支撑板、第一连栽植臂、第二连栽植臂、设有轴承的凸轮拉杆以及设有两块连接板的连接管,所述传动支撑板上安装有两对轴承座,所述两对轴承座内分别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同侧分别设有双排链轮和单排链轮,所述双排链轮的内侧链轮与单排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双排链轮和传动支撑板之间的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拉杆的一端铰接在传动支撑板上,所述凸轮拉杆的另一端设有主拉线,所述轴承与凸轮的轮廓相接触,所述连接轴位于连接管内并通过定位螺栓定位,所述第一连栽植臂两端分别与传动支撑板和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的一端与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滚轮轴承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是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通过第二滚轮轴承铰接,所述两个鸭嘴式打孔器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鸭嘴开合的第一分拉线和第二分拉线,所述第一分拉线和第二分拉线均与主拉线固定连接。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行距可调且调节方便,通过一个凸轮运动配合拉线组合的形式,实现同步控制两个栽植器的开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栽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拉线装置的安装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栽植臂的安装及结构示意图。 图7为凸轮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的栽植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包括两个设有接苗筒16和鸭嘴式打孔器17的打孔栽植器本体,所述接苗筒16的出苗口通过安装架4与鸭嘴式打孔器17的进苗口相连,所述安装架4 一侧设有连接轴15,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传动支撑板6、第一连栽植臂3、第二连栽植臂2、设有轴承19a的凸轮拉杆19以及设有两块连接板12的连接管13,所述传动支撑板6上安装有两对轴承座23,所述每对轴承座23内分别安装有主动轴7和从动轴8,所述主动轴7和从动轴8同侧分别设有双排链轮9和单排链轮10,所述双排链轮9的内侧链轮与单排链轮10通过链条11连接,所述双排链轮9和传动支撑板6之间的主动轴7上固定连接有凸轮18,所述凸轮拉杆19的一端铰接在传动支撑板6上,所述凸轮拉杆19的另一端设有主拉线20,所述轴承19a与凸轮18的轮廓相接触,所述连接轴15位于连接管13内并通过定位螺栓14定位,所述第一连栽植臂3两端分别与传动支撑板6和连接板12铰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2的一端与连接板12铰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滚轮轴承27与第三连杆2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8的另一端与从动轴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2上铰接有第一连杆24,所述第二连杆25的一端与主动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5是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4通过第二滚轮轴承26铰接,所述两个鸭嘴式打孔器17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鸭嘴开合的第一分拉线21和第二分拉线22,所述第一分拉线21和第二分拉线22均与主拉线20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支撑板6的形状为L形。所述连接板12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双排链轮9的内侧链轮与单排链轮10的齿数相同。所述连接轴15为六方轴,所述连接管13为内六方圆管。 双排链轮9的外侧链轮通过外部动力提供,双排链轮9转动时,通过链条11带动单排链轮10同向同速转动,栽植臂为一个多杆机构,与传动装置I的连接有三个连接点,分别是主动轴7的另一端、从动轴8的另一端以及传动支撑板6的下端,与主动轴7和从动轴8的连接是固定连接,与传动支撑板6的连接是旋转连接,与连接板12的连接有两个连接点都是旋转连接。主动轴7和从动轴8的运动带动第一连栽植臂3和第二连栽植臂2的一端运动,并使其另一端周期性的上下运动。打孔栽植器本体通过连接轴15插在连接管13内,可以调整插入距离并通过定位螺栓14定位,打孔栽植器本体在第一连栽植臂3和第二连栽植臂2的带动下做上、下运动,当打孔栽植器本体运动到最上端时,接苗筒16进行接苗,此时鸭嘴式打孔器17处于闭合状态,然后向下运动,当运动到最下端时即已进入田块土壤中,鸭嘴式打孔器17进行打孔,随后向上运动,同时鸭嘴式打孔器17在第一分拉线21和第二分拉线22的作用下张开,幼苗下落,进入打好的孔中,完成栽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鸭嘴式打孔器17关闭,准备进行下次接苗。鸭嘴式打孔器17的上下运动由第一连栽植臂3和第二连栽植臂2提供,张开、闭合的运动由第一分拉线21和第二分拉线22提供。 凸轮18可以随主动轴7的转动而转动,凸轮拉杆19 一端与传动支撑板6旋转连接,中部的轴承19a与凸轮18的轮廓接触,另一端则与主拉线20连接,拉线20作为主拉线,同时与第一分拉线21和第二分拉线22的一端连接,第一分拉线21和第二分拉线22则可以通过两个拉杆与鸭嘴式打孔器17中相铰接的两片鸭嘴分别连接。凸轮18转动,使凸轮拉杆19转动,以第一分拉线21为例,第一分拉线21与鸭嘴式打孔器17的上端连接,第一分拉线21拉其上端使其互相靠近,下端则张开,使打孔栽植装置在完成打孔之后张开放下幼苗。 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板12间距为40mm,左右鸭嘴式打孔器17间距为300mm,鸭嘴式打孔器17锥角为20°,楔角为40°,凸轮18的推程为15mm,当设置此栽植装置水平前进速度为0.6m/s,主动轴7转速为2r/s时,栽植轨迹如图8所示。可见其满足零速栽植的要求,栽植后直立性好,保证了栽植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包括两个设有接苗筒(16)和鸭嘴式打孔器(17)的打孔栽植器本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距可调式钵苗打孔栽植装置,包括两个设有接苗筒(16)和鸭嘴式打孔器(17)的打孔栽植器本体,所述接苗筒(16)的出苗口通过安装架(4)与鸭嘴式打孔器(17)的进苗口相连,所述安装架(4)一侧设有连接轴(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支撑板(6)、第一连栽植臂(3)、第二连栽植臂(2)、设有轴承(19a)的凸轮拉杆(19)以及设有两块连接板(12)的连接管(13),所述传动支撑板(6)上安装有两对轴承座(23),所述两对轴承座(23)内分别安装有主动轴(7)和从动轴(8),所述主动轴(7)和从动轴(8)同侧分别设有双排链轮(9)和单排链轮(10),所述双排链轮(9)的内侧链轮与单排链轮(10)通过链条(11)连接,所述双排链轮(9)和传动支撑板(6)之间的主动轴(7)上固定连接有凸轮(18),所述凸轮拉杆(19)的一端铰接在传动支撑板(6)上,所述凸轮拉杆(19)的另一端设有主拉线(20),所述轴承(19a)与凸轮(18)的轮廓相接触,所述连接轴(15)位于连接管(13)内并通过定位螺栓(14)定位,所述第一连栽植臂(3)两端分别与传动支撑板(6)和连接板(12)铰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2)的一端与连接板(12)铰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滚轮轴承(27)与第三连杆(2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8)的另一端与从动轴(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栽植臂(2)上铰接有第一连杆(24),所述第二连杆(25)的一端与主动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5)是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4)通过第二滚轮轴承(26)铰接,所述两个鸭嘴式打孔器(17)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鸭嘴开合的第一分拉线(21)和第二分拉线(22),所述第一分拉线(21)和第二分拉线(22)均与主拉线(2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庆喜胡先朋廖宜涛丁幼春黄海东王华刘明峰万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