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690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检测控制模块,与该信号检测控制模块都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低噪音放大器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以及分别为信号检测控制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都分别与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WIFI功率放大器收发分离互不干扰,实现了更远距离传输讯息,具有灵敏度高、低功耗、污染小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PDA产品没有直接合适可使用的WIFI功率放大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放大器,特别是涉及WIFI功率放大器,尤其涉及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
技术介绍
PDA是英文“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有的叫“手持设备”,又称为“掌上电脑”;按使用来分类,分为工业级PDA和消费品PDA,工业级PDA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包括条码扫描器、RFID读写器和POS机;消费品PDA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持的游戏机。本专利技术中的RFID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无线射频识别”;POS是英文Pointofsale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销售点”,全称为“销售点情报管理系统”。现有技术PDA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PDA由于高度集成化导致WIFI信号不够使得上网距离局限性很大,无法满足追求快捷方便的用户对WIFI远距离上网的需求。现有技术WIFI功率放大器不适合直接用在PDA产品上,仅仅适合作为无线路由器的固定端,而且其放大后强大的发射功率对周围环境污染大,辐射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以及分别为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100);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以及分别为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100);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通过PDA端口(800)与PDA内部的信号源相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与天线(700)相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自动检测出PDA端口(800)的信号是“发送”还是“接收”状态,从而决定整个WIFI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走向;假如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检测到是“发送”的信号状态,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这条支路接通,使PDA的信号经PDA端口(800)、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传送给天线(700)后发送出去;假如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检测到是“接收”的信号状态,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这条支路接通,外部信号经天线(700)、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后再经PDA端口(800)传送给PDA;所述电源模块(100)包括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第三集成电路U3和第一周边电路,该第一周边电路包括两个电阻R111、R112和五个电容C13~C15、C111、C112;所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型号为NCP603,所述第三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S-1170B33UC-OTSTFG;电源输入(VBAT)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一脚(Vin),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一脚(Vin)还通过电容C111接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二脚(GND)接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四脚(Cnoise)和第五脚(Vout)之间电连接有电阻R111,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四脚(Cnoise)还通过电阻R112接地,两个电容C13和C112并联后电连接在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一脚(ON/OFF)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二脚(VSS)接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四脚(Vin)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四脚(Vin)还通过电容C14接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通过电容C15接地;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包括第五集成电路U5、运算放大器U7、三极管Q3、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二周边电路,该第二周边电路包括二十二个电阻R3~R5、R14、R16~R28、R30~R34和十个电容C7、C8、C16、C23、C31~C34、C36、C37,以及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五集成电路U5的型号为DD02-92;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型号为LMV761MFX;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其型号为PMBS3904;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型号为FDN338P;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型号也为FDN338P;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六脚(RFin)通过串联的电容C23和电阻R33后与PDA端口(800)的第一脚电连接,其中电容C23与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六脚(RFin)电连接,PDA端口(800)的第二脚接地;电阻R32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PDA端口(800)的第一脚;电阻R34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容C23和电阻R33之间;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二脚和第五脚(DC/Biss/ACGND)电连接在一起后通过电容C33接地,两电阻R20和R21串联后电连接在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其中电阻R21接地,电容C32并联在电阻R21两端,第二电感L2一端电连接在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二脚(DC/Biss/ACGND),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阻R20和R21之间;两电阻R18和R17串联后电连接在集成电路U5的第三脚(TempCompOut)和地之间,其中电阻R17接地,电容C31并联在电阻R17两端;集成电路U5的第一脚(PFout)为第一节点(U5-PFOUT);集成电路U5的第四脚(DetectedOut)通过电容C34接地,两电阻R24和R22串联后电连接在集成电路U5的第四脚(DetectedOut)和运算放大器U7的正相输入端之间,其中电阻R22接运算放大器U7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23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阻R24和R2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生邓明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盈达聚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