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547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0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应用,属于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玻碳电极表面修饰碳纳米管,并用多电位阶跃法在碳纳米管表面沉积纳米金制得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通过纳米金和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抗体之间的吸附作用,将抗体固定于电极表面,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吸附位点,研制了检测微囊藻毒素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微囊藻毒素与其抗体之间的特异识别作用构建“三明治”夹心结构的免疫分析模式。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作为检测信标,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实现了对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微囊藻毒素的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为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分析研究提供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的制备:玻碳电极用Al2O3抛光至镜面,依次用丙酮、硝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次蒸馏水超声清洗5 min;将处理好的玻碳电极吹干后,滴涂碳纳米管溶液并在红外灯下烘干;然后把制得的玻碳电极/碳纳米管电极放入含有0.10 mmol/L 氯金酸的硫酸溶液(0.50 mol/L)中,用多电位阶跃的方法在电极表面沉积纳米金制备玻碳电极/碳纳米管/纳米金电极,待用;(2)基于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抗体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电极用二次蒸馏水清洗并吹干后,滴涂10 μL微囊藻毒素抗体并在37ºC条件下孵育60 min,然后用磷酸缓冲溶液(PBS)清洗电极以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并晾干;在电极表面滴加10 μL 2%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并培养30 min以封闭活性位点,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爱鲁文杰耿萍申建忠蒋玉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