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8430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0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立柱(1)、支架(2)、移动框篮(3),所述支架(2)位于所述立柱(1)的顶部;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2)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篮(3)相铰接;所述立柱(1)上设有顶翻架(4),所述顶翻架(4)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顶翻架(4)与所述移动框篮(3)相接触且使所述移动框篮(3)绕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框篮(3)的铰接点转动。该物料输送装置中的液压缸或气缸不会受到来自移动框篮的反作用力,完全克服了推头、液压缸或气缸弯曲变形或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立柱(1)、支架(2)、移动框篮(3),所述支架(2)位于所述立柱(1)的顶部;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2)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篮(3)相铰接;所述立柱(1)上设有顶翻架(4),所述顶翻架(4)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顶翻架(4)与所述移动框篮(3)相接触且使所述移动框篮(3)绕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框篮(3)的铰接点转动。该物料输送装置中的液压缸或气缸不会受到来自移动框篮的反作用力,完全克服了推头、液压缸或气缸弯曲变形或损坏的缺陷。【专利说明】物料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物料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物料,包括立柱、支架、移动机构和移动框篮,支架位于立柱的顶部;移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支架的底部,另一端与移动框篮相铰接。在移动框篮到达卸料位置时,需要使用顶翻机构驱动移动框篮绕移动框篮与移动机构的铰接点转动以实现卸料。 目前,顶翻装置都是用液压缸或气缸连接的推头直接作用于移动框篮上以使框篮倾翻,从而实现卸料。这样在卸料过程中,推头直接与移动框篮相接触使得推头、液压缸或气缸会受到相应的反作用力,从而会导致推杆、油缸或气缸的弯曲变形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该物料输送装置中的液压缸或气缸不会受到来自移动框篮的反作用力,完全克服了推头、液压缸或气缸弯曲变形或损坏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该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立柱、支架、移动机构和移动框篮,支架位于立柱的顶部;移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支架的底部,另一端与移动框篮相铰接;立柱上设有顶翻架,顶翻架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顶翻架与移动框篮相接触且使移动框篮绕移动机构与移动框篮的铰接点转动。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单元、定滑轮和连接链;定滑轮设置于立柱上且位于动力单元和顶翻架的上方;连接链绕设于定滑轮上,连接链的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接,另一端与顶翻架相连接。 优选地,动力单元为气缸和/或液压缸。 优选地,连接链为钢丝绳。 优选地,移动框篮的底部向外延伸有顶翻块,顶翻块能够与移动框篮相接触。 优选地,在移动框篮处于静止状态下,顶翻块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为30-60° ο 优选地,移动机构包括输送链和连接杆,移动框篮依次通过连接杆和输送链连接于支架的底部且移动框篮铰接于连接杆的底端。 优选地,支架上设有滑轨,输送链设置于滑轨上且能够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运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中移动机构将移动框篮输送至卸料装置后,驱动机构便可驱动顶翻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直至顶翻架与移动框篮相接触,那么移动框篮便可绕着移动机构与移动框篮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卸料;同理,在卸料完成后,同样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顶翻架运动使得顶翻架远离移动框篮,从而使得移动框篮回复至初始状态,那么移动机构便可再次使得移动框篮去进行装料。在上述卸料过程中,驱动机构中的部件并未直接与移动框篮相接触,从而避免了来自的移动框篮的反作用力,从保证了在卸料过程中驱动机构中的部件不会受到损伤。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柱2、支架 3、移动框篮 4、顶翻架 5、定滑轮 6、连接链 7、顶翻块 8、输送链 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底、顶、上、下和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该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立柱1、支架2、移动机构和移动框篮3,支架2位于立柱I的顶部;移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支架2的底部,另一端与移动框篮3相铰接;立柱I上设有顶翻架4,顶翻架4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顶翻架4与移动框篮3相接触且使移动框篮3绕移动机构与移动框篮3的铰接点转动。 上述的物料输送装置中移动机构将移动框篮输送至卸料装置后,驱动机构便可驱动顶翻架4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直至顶翻架4与移动框篮3相接触,那么移动框篮3便可绕着移动机构与移动框篮3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卸料;同理,在卸料完成后,同样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顶翻架4运动使得顶翻架4远离移动框篮3,从而使得移动框篮3回复至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那么移动机构便可再次使得移动框篮3去进行装料。在上述卸料过程中,驱动机构中的部件并未直接与移动框篮3相接触,从而避免了来自的移动框篮3的反作用力,从保证了在卸料过程中驱动机构中的部件不会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可以是任何一种本领域中常规的驱动机构,为了便于安装与拆卸,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单元、定滑轮5和连接链6 ;定滑轮5设置于立柱I上且位于动力单元和顶翻架4的上方;连接链6绕设于定滑轮5上,连接链6的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接,另一端与顶翻架4相连接。那样只需启动动力单元便可使得连接链6绕定滑轮5的外周壁运动从而使得顶翻架4沿着竖直方向在立柱I上运动,直至顶翻架4与移动框篮3相接触且使绕着移动机构与移动框篮3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卸料;同理,启动动力单元使得顶翻架4作相反运动,使得顶翻架4远离移动框篮3,从而使得移动框篮3回复至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那么移动机构便可再次使得移动框篮3去进行装料。 在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机构的动力单元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电机,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优选地,动力单元为气缸和/或液压缸。 同时,驱动机构的连接链6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可以是高分子材质的绳子,也可以是无机非金属材质的绳子,考虑到连接链6需要承受的力以及连接链6耐磨性,优选连接链6为钢丝绳。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方便顶翻架4驱动移动框篮3绕着移动机构与移动框篮3的铰接点转动,优选地,移动框篮3的底部向外延伸有顶翻块7,顶翻块7能够与与移动框篮3相接触。这样顶翻块7便作为受力点以此驱动移动框篮3的转动,避免了顶翻架4需要直接接触移动框篮3的外壁来驱动移动框篮3的转动,且避免了顶翻架4对移动框篮3造成的损坏。进一步优选地,在移动框篮3处于静止状态下,顶翻块7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锐角为30-60°。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移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为了便于操作移动框篮3的装料和卸料,优选地,移动机构包括输送链8和连接杆9,移动框篮3依次通过连接杆9和输送链8连接于支架2的底部,移动框篮3铰接于连接杆9的底端。优选地,支架2上设有滑轨,输送链8设置于滑轨上且能够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立柱(1)、支架(2)、移动框篮(3),所述支架(2)位于所述立柱(1)的顶部;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2)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篮(3)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有顶翻架(4),所述顶翻架(4)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顶翻架(4)与所述移动框篮(3)相接触且使所述移动框篮(3)绕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框篮(3)的铰接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美余闫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